台灣問題

含有「台灣問題」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Thumbnail
民主陣營、印太區域安全、台灣問題,命運共同體相關國家萬事皆備。然其實尚缺「台灣人民」關鍵東風臨門一腳。「台灣人民自決投票」(獨立公投),台灣人民對自決內容必須先有「正確的認知」,投票結果才具有法效力。
2021/11/02 黃年發行人《此書》雄辯地證明,他才是新聞界有主見的諸葛武侯。他為了保護「杯子」七出祁山,因為懦夫式的挑釁與機會主義的偏安都沒有出路。筆者學淺,嚮往他的的精神,也盼望兩岸有更多人,幫他在風暴來臨前,把和平屋頂撐住。
Thumbnail
其實習近平的很多對台政策早在前幾任就已定下(一中原則、兩岸關係、台灣國際關係問題),只是在態度、作風上是更為強硬,不外乎近年中國經濟、軍事、外交實力越發強大有關。很尷尬的是,現在台灣民意希望維持現狀其實與中國堅持統一立場態度完全相反。
歡迎參戰 大家都不是白痴 作者oneegglin 你的政見會是什麼?? 更多漫畫 https://www.instagram.com/oneegglin/
Thumbnail
「2024台灣大選」台灣人應該主張「行使自決權」=獨立建國台灣全民投票(獨立公投)=台灣人民行使具有法理意義的「具體行動」!
2024台灣人民內外雙面受敵顯而易見。2024之前,台灣人民一面需要防範台灣內部的中國勢力,將「金門和平倡議」列為親中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形成出賣台灣的壓力,另一面則必需防範,中華民國台灣國防相關部門,可能對北京屈膝投降的勢力。
在49年2月至3月間,有三份NSC 37報告提交給國安委並有一次國安委會議。 軍方和國務院的分歧不斷加劇。 參聯會建議部署少量軍艦到台灣,但遭到國務卿艾奇遜的反對。 艾奇遜堅持主張使用外交和經濟手段穩定台灣局勢以此減小美國對台灣的干預來避免引起北京的反感,同時製造中蘇之間的矛盾。
Thumbnail
從1948到1950年杜魯門政府時期,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制定對台政策的過程。未了防止台灣落入共產黨手中,國務卿Acheson力排眾議決定使用經濟和外交手段鞏固台灣,但也遭到了軍方的反對和阻撓。
Thumbnail
郭台銘於中國領土金門,所提出的「金門和平倡議」,列入中國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共同政見的「這件事」,不是千萬分之一機率,而是具有法理意義,是具體可行的「全民投票」(公投)行動。台派唯一參選人和支持者不能繼續掉以輕心,必需立即採取具體行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