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這部劇,一部刻畫義大利戰後時期貧民社區兩個女子從幼年到老年的情誼。不同於片名帶給我的誤導,這部劇跟同志或喜劇毫無關係(我以為是女同志的浪漫喜劇),更多是從歷史、社會和階層的背景,映射出兩個女孩間的友情、欣羨、妒恨,既相互需要,又彼此矛盾的關係。在整部劇如同老照片且油畫般的渲染,很容易的我的情緒就被帶入其中。
雖然劇本身是個從歷史、社會、文化甚至語言方面,我毫無深刻認識的地方,但太多的故事、人物間的情感,就很容易讓我勾起無限的共鳴。貧窮的小鎮、男性主宰的暴力、稀缺的資源,小女孩唯一改變自身出路的方式,就是教育,這樣的設定太熟悉,曾經的我,也像是主角Lenu或Lila,在很小時的時候就感受到天分能為自己帶來不同的道路,小鎮那種窒息感,人們只能閒言閒語,前方的路似乎一眼就可看到盡頭,女性最終不是繼續待在同個地方,就是試圖透過婚姻改變自身處境。或許也不是自己,自己的母輩那代,小學中學看到的師長,或曾經聽過某個長輩的故事,都勾勒出相似的故事線條。
當然,故事是更為殘酷且戲劇化的,而我們的人生,相對是幸運的。就像某個劇評提到,我們都曾經希望自己是Lila,綻放出天才般的耀眼,那是家庭的灰色也掩蓋不了的光芒,但最後,我們都活成Lenu,承認著自己的不足,嗑嗑碰碰地讓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
片中更令人吸引的點,從來都不只是雞湯般地賣弄姊妹情誼,那份感情更像是彼此成就彼此而成為對方肉中的一根刺,女性關係,從來就是混和著共感又參和著嫉妒,當看到對方受傷,焦急地憐惜對方,但當對方展翅,希望為對方驕傲的同時,又不免地難受,感到自己剎那間被甩在後頭,成了布景一般的存在。而男人更是常常導致這段關係的變質甚至毀壞,即使這一切都是在男人建造出的秩序中,將女性劃縮一個只能彼此傷害彼此的位置。我更會想像,或許Lila更像是Lenu (或作者) 想像出的一個自己,在退縮無力的自己面前,像是個鏡像般的投射,Lila是個強大的靈魂,刺激著帶著Lenu往前走,在貧瘠資源匱乏的處境,Lila充滿能量天分,在索拉拉兄弟和父兄的無情剝削,Lila無懼無畏的反抗,Lila是Lenu的謬思,也是刺痛著自己近乎卑微的存在,直白傷人的(自我)對話,鞭策自己要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往往不也是這樣,看著鏡中卑微無力的自己,幻想著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會是怎樣。
整部劇宛如女性的各種圖像,映照著男人秩序下女性的生存策略,也映射出時代背景的轉變下,女人們做出甚麼樣的決定,又怎麼被決定著。
很久沒有用中文寫心中的想法,希望之後能多寫一些,找回寫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