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篇小報告分享了很特別的銀鹽相紙與鐵鹽藍曬法交疊的藍曬流明技法,這篇小報告則延續了銀鐵鹽的複合體,我將分享氰版和凡戴克疊加法。氰版就是藍曬法,也是這系列小報告的主體,前六篇文章已經有十分詳盡的介紹;而凡戴克是一種類似氰版藍曬法的古典顯影工藝,然而與藍曬相異的是,凡戴克最終會形成紅棕色的銀圖像。
我在某篇(寫太多忘了在哪)小報告也有提過,藍曬法的感光材料是鐵鹽,就是某些特定的鐵化合物,諸如經典的檸檬酸鐵銨、草酸鐵銨、草酸鐵鉀、草酸鐵等。當鐵鹽受光之後還原為亞鐵鹽,而亞鐵鹽是諸多金屬的還原劑,例如金、銀、銅、鉑、鈀、汞、錳等等,上述這些材料也是早期攝影領域常見的圖像材料。
今天的主角凡戴克法即是以檸檬酸鐵銨為感光劑,而硝酸銀則作為待還原的銀。換句話說,雖然凡戴克法有銀鹽的參與,但銀鹽不用作光敏劑,而是銀離子來源。當銀離子被亞鐵鹽還原之後,即會在紙張上形成銀圖像。反過來想,檸檬酸鐵銨並不是構成銀圖像唯一的可能,事實上凡戴克在整體攝影術的視野裡不算是一種嚴肅與熱門的技法,今天會有比較多人知道其實是因為凡戴克比較簡單,算是藍曬法的小升級版。
氰版與凡戴克疊加法簡單來說是製作完一層氰版藍曬圖之後,再疊加上一層凡戴克棕圖像,這兩個流程要倒轉並非不可能,但鐵氰化鉀在暗房的用途除藍曬法以外,更主流的一種用法是作為銀鹽相紙的漂白劑,也就是說,藍曬藥水基本上會直接把凡戴克影像層漂白,除非我們把濃度降低至沒有影響。
那麼,凡戴克棕到底要怎麼做呢?對於疊加法的流程而言,即是由檸檬酸鐵銨與硝酸銀混合後,像藍曬法那樣塗布於紙張、曝光、水洗;至於正規的流程還有定影與海波清除這兩步,定影是清除銀鹽,海波清除是清除殘留的定影劑,但是這兩步不會在疊加法施作,因此可以直接忽略。

第一部分,製作氰版藍曬圖:
- 以「正常比例」的氰版藥劑塗布於水彩紙上,最好是雙層塗布。
- 蓋上負片於紫外光下曝光,曝光時間要比平常更久(過曝)。
- 正常水洗、乾燥、壓平。
第二部分,疊加凡戴克圖層:
- 以「稀釋」過的凡戴克藥水輕輕塗布於藍曬圖上。
- 蓋上負片,對準位置,並於紫外光下曝光。
- 正常水洗、乾燥。
ㄧ、製作氰版藍曬圖
由於先前已經介紹過了,這邊直接放圖,第一張是曝光後,第二張是水洗乾燥後。


二、疊加凡戴克圖層
製作好「過曝」(比較深)的藍曬圖之後,我們要使用「稀釋」過的凡戴克藥水再次塗布於紙張上,就是直接塗在剛才做好也乾燥的藍曬圖上。稀釋成大約四分之一,太濃的話會蓋過藍曬層,便失去了疊加的意義。

塗太多凡戴克藥水的樣子,藍色完全消失(曝光後,水洗前)

藥水再少一點、稀一點

開始有點成功了

看起來還不錯(曝光後,水洗前)

上一張的水洗、乾燥後,我個人很喜歡
由於海波屬於鹼性,對藍曬圖而言是漂白劑,因此我在疊加法的程序便省略了定影,這樣的結果就是銀鹽會隨著時間、光而持續變化。下圖是上圖的半年後:

雖然兩種工藝都是簡單的技法,結合起來卻完全不簡單,我自己至少試了六次才得到比較漂亮的成果。其實這才是常態,我是指在古典的領域中,很少有機會一次到位。我的其他教學也是如此,往往要經歷一番折騰,才能把尚可接受的成品的端上檯面。推薦給喜歡古典顯影的你,隨著筆刷與藥水的自然流動,碰撞出不可預期的成果!
相關消息會放在Instagram。
假如你願意付出一點點的經費支持我從事攝影教育,想請我喝杯咖啡或珍奶,請點擊我的贊助頁面,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