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即時顯影的魔法:寶麗來如何超越日常成為藝術

桌長10-avatar-img
發佈於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師大美術館

師大美術館

趕在展覽結束前,我來到了師大美術館,欣賞范承宗哥的力推分享的「The Polaroid Proje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

逛展的過程,不禁讓我回想起國高中時曾在家中翻出一台老舊的拍立得。 


攝影展的票卷有如熟悉的拍立得相片

攝影展的票卷有如熟悉的拍立得相片

寶麗來拍立得與我

那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也尚未普及,我們四處尋訪了幾家相館,才買到2卷珍貴的底片。換算下來,一張照片就要30、40元,對當時一週零用錢僅有百餘元的我和姊姊來說,是筆昂貴的費用,但我們仍興奮地拿著那台拍立得,一次次按下快門。

隨著年歲增長,拍出來的照片早已不知收到何方,拍立得相機也在底片耗盡後被捲入雜物的深淵不知去向。 

然而,我仍清晰記得按下快門的瞬間,未知影像逐漸浮出時的驚喜,就像是個神秘的魔法,對著一張張空白的白紙給予祝福。 

那種不確定的稀缺感,讓我們在下好離手前多了幾分的思量,而不是憑著運氣隨意嘗試。 在展覽之中,我彷彿看見了當年微微顫抖著按下快門的自己。


關於《The Polaroid Project》

《The Polaroid Project》展示當年突破性的即時攝影技術,如何廣泛地影響美學的各種層面,展覽中展示 120名藝術家的約 300多件拍立得作品。

寶麗來的創辦人是美國物理學家的蘭德(Edwin H. Land)先生,某次在他三歲小女兒天真無邪的提問下:「為什麼我不能馬上看到照片呢?」。 

因而立志製作出一台可以即時顯影的相機(這爸拔是多啦A夢吧),意外開創了寶麗來相機在世界70多年的輝煌歷史,成為傳奇的品牌。

它以一種至今仍能感受到的方式徹底改變了攝影,打破了專業攝影與大眾的邊界,讓每個人不用透過相館即能即時取得自己拍攝的作品,其影響至今仍轉化成各種數位的應用程式和透過 IG 繼續存在我們的生活中。

寶麗來最早的顧問之一是以黑白攝影聞名的美西風景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他同時也是喜愛藝術與文學的創辦人蘭德的好友。因而催生了《The Polaroid Project》,邀請眾多藝術和攝影領域的知名人士和新秀(相當於今日的KOL們)使用寶麗來相機與膠片創作,才累積了如今豐富的藝術藏品其中一位正是我很喜歡的普普藝術倡導者—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他大量的使用這種媒介進行創作,也確保了寶麗萊照片在藝術領域的地位。


跨時代的即時顯影超越日常成為藝術載體

當時沒有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沒有AI合成,沒有Photoshop 的年代,藝術家們只有一次成功的機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如何透過手邊既有的素材、光影,甚至成像的過程前後的加工,來完成每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 

然而,展覽中作品的種類更遠遠超乎我的想像,不僅僅是張照片,更像一幅幅精彩的畫作。 


除了有以巨幅網點肖像畫聞名的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 拍攝的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等紀實人像攝影,她面部輪廓細節如此清晰,彷彿人物就在眼前呼吸吐納。 


還有著各種實驗性的作品,如一進門就能看到的艾倫.凱莉(Ellen Carey)使用寶麗來公司研發的最巨大機型,透過定影前抽拉相紙的方式,任其顯影劑漫流,創作出抽象、隨機的純色圖像,高達2米高的《拉(CMY)》,完全顛覆我們對寶麗來的印象。 

艾倫.凱莉(Ellen Carey)《拉(CMY)》

艾倫.凱莉(Ellen Carey)《拉(CMY)》


好想在家中擺上皮耶·路易斯·馬丁(Pierre-Louis Martin)的作品《蒲公英的種子(Graines de Pissenlit)》乍看有如版畫般的黑白線條,在畫面中不規則地爆炸、飄散,喜歡他以微觀的視角探索日常的細微之處。

·路易斯·馬丁(Pierre-Louis Martin)的作品《蒲公英的種子(Graines de Pissenlit)》

·路易斯·馬丁(Pierre-Louis Martin)的作品《蒲公英的種子(Graines de Pissenlit)》


也喜歡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在《照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將顯影過程中,運用加熱、塗抹等手法,打破自拍清晰的畫面,徒留部分身體特徵,其他部分的色彩變得模糊,創造出有如油畫般地迷幻效果,吸引人探索。

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照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

盧卡斯.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照片轉換(Photo-Transformation)》


在伊恩·巴克斯特(Ian Baxter)的《紅黃與藍色蠟燭及灼傷》(Red, Yellow, & Blue Candle and Burn)將蠟燭的拍立得以該蠟燭燃燒過的燒痕作為背景,創造了虛實之間的呼應,讓我們似乎穿透畫面感受到蠟燭的灼熱,多了更多的想像與詮釋空間。

伊恩·巴克斯特(Ian Baxter)的《紅黃與藍色蠟燭及灼傷》(Red, Yellow, & Blue Candle and Burn)

伊恩·巴克斯特(Ian Baxter)的《紅黃與藍色蠟燭及灼傷》(Red, Yellow, & Blue Candle and Burn)


從威廉・韋格曼(William Wegman)在《定格(Stop Action)》裡一系列拍攝自家狗狗局部特寫跑動姿態,組合起來的畫面故意誤導觀眾是馬在奔跑,看見藝術家們對生活的好奇與玩心。


還有第十位登上月球的NASA太空人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把家族合照帶上月球,與自己在月球上的腳印合影的《月球表面上的家族合影,阿波羅十六號(Family Photograph On Lunar Surface, Apollo 16)》,也許是人類得以實現的最高浪漫。

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月球表面上的家族合影,阿波羅十六號(Family Photograph On Lunar Surface, Apollo 16)》

查爾斯·杜克(Charles Duke)《月球表面上的家族合影,阿波羅十六號(Family Photograph On Lunar Surface, Apollo 16)》

透過展覽中種種精彩的作品,不僅讓我們看到拍立得「即時」取得攝影作品的魅力,同時也看到它應用於概念性作品的各種可能性。


獨特成像過程激發創作的無限可能

藝術家們將拍立得攝影利用光化學反應、化學顯影過程和多層結構的膠片來快速生成照片的獨特之處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技術的結合使得拍攝者可以在影像還在發展時進行操控,並且後來還可以提取底片,以進行進一步的實驗。


從成像後的著色、書寫、剪裁、拼貼、即時翻拍,到干預顯影時的加熱、撕扯、刮擦,甚或結合藍曬、鉑鈀等古老印相工藝(如森本洋充),寶麗來相機就像藝術家們的大型遊樂場,深刻地影響了藝術家的創作方式,因為資源和技術有限,反而創造了無限的可能。 他們令人驚嘆的想像力和創作能量,不只是記錄了當下的瞬間,更提供了我們重新欣賞世界的視角。


重新感知生活中每個瞬間的美麗

展覽最後,呈現了寶麗來相機從無到有的過程,從圖紙上的構想,逐漸成形,從紙模演化到一代代實體的寶麗來相機;小小的機身卻承載著超過半世紀人們的生命故事,光看著就讓人激動,也手癢了起來,讓人不由得開始想像,如果是我,會想拿它做些什麼?

在這個僅需幾個關鍵字就能用 AI 創造出數以萬計畫作的時代,或許我們什麼都不缺了,但那種獨一無二、只有當下存在的感動,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桌長10
7會員
35內容數
擁抱真實的自己,就也能同理對方的脆弱 收聽Podcast:隔壁的桌子 https://solink.soundon.fm/nextable
桌長10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國民黨提案修法,想把「特別預算」的緊急動支權從行政院收回給立法院! 這是影響重大的修法,這不是監督,這是癱瘓政府! 國民黨提案修正《預算法》第83、84條,要求: • 行政院若要提出「重大政事」的特別預算(例如:戰爭、災害、經濟巨變),必須先經立法院同意,才可提出(原本不需要)。 • 同時刪
Thumbnail
2025/04/14
國民黨提案修法,想把「特別預算」的緊急動支權從行政院收回給立法院! 這是影響重大的修法,這不是監督,這是癱瘓政府! 國民黨提案修正《預算法》第83、84條,要求: • 行政院若要提出「重大政事」的特別預算(例如:戰爭、災害、經濟巨變),必須先經立法院同意,才可提出(原本不需要)。 • 同時刪
Thumbnail
2025/04/13
跟深藍的家人吵了三個月,能貼能分享的資訊都貼了,能說的也都說了,原本希望哪一個議題可以打到他,結果只是越吵越兇。 今天把我們的對話丟給GPT,請它分析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它幫我將各自的立場、討論的議題整理成表格,也點出我們溝通上的盲點和問題,讓我發現,我們不是立場不同而已,而是根本在雞同鴨講。
Thumbnail
2025/04/13
跟深藍的家人吵了三個月,能貼能分享的資訊都貼了,能說的也都說了,原本希望哪一個議題可以打到他,結果只是越吵越兇。 今天把我們的對話丟給GPT,請它分析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它幫我將各自的立場、討論的議題整理成表格,也點出我們溝通上的盲點和問題,讓我發現,我們不是立場不同而已,而是根本在雞同鴨講。
Thumbnail
2025/03/25
前幾天許多人為剴剴案上街頭,其中有位女性在受訪時表示,她不知道總統是誰,平時也沒在看新聞,沒在關心政治。 此話一說,所有人傻眼。 有些人笑她,但其實這些人,超乎想像的多。 就像我之前提過的,我有個朋友,當我跟他分享立法院的事情時,他很意外地問我說:「賴清德是民進黨的喔?」,他甚至完全不知道
Thumbnail
2025/03/25
前幾天許多人為剴剴案上街頭,其中有位女性在受訪時表示,她不知道總統是誰,平時也沒在看新聞,沒在關心政治。 此話一說,所有人傻眼。 有些人笑她,但其實這些人,超乎想像的多。 就像我之前提過的,我有個朋友,當我跟他分享立法院的事情時,他很意外地問我說:「賴清德是民進黨的喔?」,他甚至完全不知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法律百科 X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同舉辦講座「當 AI 成為藝術家?——攝影、科技與法律的對話」,邀請專研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的黃絜老師,進行法律與攝影產業的交流。
Thumbnail
法律百科 X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共同舉辦講座「當 AI 成為藝術家?——攝影、科技與法律的對話」,邀請專研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的黃絜老師,進行法律與攝影產業的交流。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The Polaroid Proje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展示即時攝影技術對美學影響,逾120名藝術家的約300件拍立得作品,從不同角度觀賞然超越日常成為藝術載體
Thumbnail
「The Polaroid Proje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展示即時攝影技術對美學影響,逾120名藝術家的約300件拍立得作品,從不同角度觀賞然超越日常成為藝術載體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拍攝過程中的主視覺,以及拍攝過程中的靈感和挑戰。同時,我們將介紹徵件的詳細資訊和期限。期待大家的參與和精彩作品的展出。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拍攝過程中的主視覺,以及拍攝過程中的靈感和挑戰。同時,我們將介紹徵件的詳細資訊和期限。期待大家的參與和精彩作品的展出。
Thumbnail
每種光線都有它特定的功用,巧妙運用這些光線,就像施展了魔法般,為作品賦予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也大大提升作品的視覺效果和感染力,今天跟你介紹八個光線提示詞,來讓作品賦予獨特的情感和意境。
Thumbnail
每種光線都有它特定的功用,巧妙運用這些光線,就像施展了魔法般,為作品賦予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也大大提升作品的視覺效果和感染力,今天跟你介紹八個光線提示詞,來讓作品賦予獨特的情感和意境。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