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晚期頭頸癌治療瓶頸!免疫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突破晚期頭頸癌治療瓶頸!免疫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突破晚期頭頸癌治療瓶頸!免疫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頭頸癌在過去20年間的死亡人數都名列前茅,與10年前相比,死亡人數更上升了30%。其中最大宗的口腔癌,甚至已連續20年進榜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症。

謝佳訓醫師說,頭頸癌是指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包括了不同部位的腫瘤,例如口腔癌、舌癌、臉頰癌等,雖然發病部位不同,但它們的特徵相似,因此統稱為頭頸癌。其中98%以上屬於鱗狀上皮癌,也是頭頸癌主要的病理類型。

頭頸癌與長期吸菸、飲酒及嚼檳榔有很強的關聯性。謝佳訓醫師說,頭頸癌容易復發,即使經過治療,仍有約5成的頭頸癌病灶將在3年內復發,更有近3成會轉移。在腫瘤復發或轉移後,一年存活率大約只有10%。

在經過多次局部治療後,容易導致患者臉部外觀、發音、吞嚥和呼吸功能受損,使生活品質及謀生能力受到影響。由於頭頸癌患者以45至65歲的中壯年男性為主,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容易復發、死亡率高的頭頸癌

容易復發、死亡率高的頭頸癌

過去,頭頸癌患者在確定診斷時大多已是晚期。謝佳訓醫師說,在口腔癌篩檢的推廣下,早期診斷頭頸癌的機會提升了許多,幫助改善病人的預後。部分患者確診晚期的原因在於延遲就診,可能是不喜歡看病,或是覺得看病不方便,而拖延到症狀嚴重才就醫。

免疫治療是目前晚期頭頸癌治療中較新的選擇,他的機轉與傳統的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都是以破壞癌細胞為目標,而免疫治療則是運用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

在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能夠辨識並攻擊癌細胞,但癌細胞會偽裝自己,避免被免疫系統發現。謝佳訓醫師解釋,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解除癌細胞的偽裝,讓免疫細胞能夠重新識別並攻擊癌細胞,例如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阻斷癌細胞上的PD-1或PD-L1,讓患者體內的免疫T細胞不再受到癌細胞抑制,進而可以辨識並毒殺癌細胞。

免疫治療喚醒T細胞、毒殺癌細胞

免疫治療喚醒T細胞、毒殺癌細胞

研究顯示,晚期頭頸癌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後,存活時間能夠顯著延長。相對傳統治療,五年存活率可提高近三倍,因此國際上,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建議,復發轉移頭頸癌一線治療應使用免疫合併化療;而在國內,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及台灣免疫暨腫瘤醫學會,也於今年更新治療指引,將免疫合併治療納入復發轉移頭頸癌一線建議。近期就有位40多歲男士,在頭頸癌復發後採用免疫治療,在藥物的控制下,腫瘤目前獲得穩定控制,且因治療期間不需要住院,讓患者能夠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僅需持續在門診追蹤。

免疫治療突破晚期頭頸癌治療瓶頸

免疫治療突破晚期頭頸癌治療瓶頸

幾乎所有類型的頭頸癌患者都適合使用免疫療法,並不需要根據癌症類型來區分。謝佳訓醫師說,對於大部分頭頸癌患者,免疫治療都可以帶來顯著的益處,目前健保也已將晚期頭頸癌患者的免疫治療納入有條件的給付範圍,若符合給付條件,便可以申請使用。即便不符合資格,也可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有相關保險能申請補貼治療費用。患者要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


筆記重點整理

  • 頭頸癌即使治療後,約5成患者的病灶在3年內復發,近3成會轉移,因此藥物治療成為延長存活期的關鍵。
  • 晚期頭頸癌的治療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都是以破壞癌細胞為目標,而免疫治療則是運用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
  • 免疫系統通常能辨識並攻擊癌細胞,但癌細胞會偽裝自己以躲避攻擊,免疫治療原理就是透過解除這種偽裝,使免疫細胞重新識別並殺死癌細胞。
  • 研究顯示,免疫治療可顯著延長晚期頭頸癌患者的存活時間,五年存活率提高近三倍。國內外治療指引建議晚期患者優先選用免疫治療或結合化療。
  • 幾乎所有頭頸癌患者都適合免疫療法,無需按癌症類型區分,大多數患者可從免疫治療中獲益,且目前健保已將其納入有條件給付範圍,符合條件者可申請,不符合條件者也可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有合適的相關保險可支付。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38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頭頸癌在過去20年間的死亡人數都名列前茅,與10年前相比,死亡人數更上升了30%。其中最大宗的口腔癌,甚至已連續20年進榜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症。 謝佳訓醫師說,頭頸癌是指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包括了不同部位的腫瘤,例如口腔癌、舌癌、臉頰癌等,雖然發病部位不同,但它們的特徵相似,因此統稱為頭頸癌。其
Thumbnail
頭頸癌在過去20年間的死亡人數都名列前茅,與10年前相比,死亡人數更上升了30%。其中最大宗的口腔癌,甚至已連續20年進榜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大癌症。 謝佳訓醫師說,頭頸癌是指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包括了不同部位的腫瘤,例如口腔癌、舌癌、臉頰癌等,雖然發病部位不同,但它們的特徵相似,因此統稱為頭頸癌。其
Thumbnail
全球每年有超過 30 萬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其中 80% 的死亡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90% 的死亡是由於難以獲得預防、篩檢和治療而造成的。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及早發現是可以治療的!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某些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長期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HPV
Thumbnail
全球每年有超過 30 萬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其中 80% 的死亡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90% 的死亡是由於難以獲得預防、篩檢和治療而造成的。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及早發現是可以治療的!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某些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長期感染是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HPV
Thumbnail
「有位70多歲的男士,來到診間時,頸部有顆非常大的腫瘤,位於頸部中央,大約7、8公分,已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讓病人無法說話、無法進食,呼吸也比較喘」陳彥豪醫師表示。因為不適合開刀,所以在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基因檢測顯示有BRAF基因突變後,跟病人討論並決定使用針對BRAF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Thumbnail
「有位70多歲的男士,來到診間時,頸部有顆非常大的腫瘤,位於頸部中央,大約7、8公分,已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讓病人無法說話、無法進食,呼吸也比較喘」陳彥豪醫師表示。因為不適合開刀,所以在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基因檢測顯示有BRAF基因突變後,跟病人討論並決定使用針對BRAF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Thumbnail
近年癌症十大原因之中,肺癌已連續18年穩居癌症頭號殺手,死亡人數、醫療支出、末期比例全都是最高,「三冠王」!!! 治療費用逐年一直增高,也是大家的額外沉重的負擔。 肺癌近五年平均成長率來到 7.19%,為十大癌症之冠,該如何去預防提高存活率呢?
Thumbnail
近年癌症十大原因之中,肺癌已連續18年穩居癌症頭號殺手,死亡人數、醫療支出、末期比例全都是最高,「三冠王」!!! 治療費用逐年一直增高,也是大家的額外沉重的負擔。 肺癌近五年平均成長率來到 7.19%,為十大癌症之冠,該如何去預防提高存活率呢?
Thumbnail
近期媒體報導許多公眾人物罹患肺腺癌,甚至因此而死亡。那麼,甚麼是肺腺癌?到底是甚麼因素造成的?肺腺癌的症狀又是如何?如何預防和及早篩檢出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此外,我們還會討論肺腺癌治療的新進展,包括ICIs。 什麼是肺腺癌? 肺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癌症。該疾病是由中央
Thumbnail
近期媒體報導許多公眾人物罹患肺腺癌,甚至因此而死亡。那麼,甚麼是肺腺癌?到底是甚麼因素造成的?肺腺癌的症狀又是如何?如何預防和及早篩檢出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此外,我們還會討論肺腺癌治療的新進展,包括ICIs。 什麼是肺腺癌? 肺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癌症。該疾病是由中央
Thumbnail
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超過38年,包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癌症治療已朝向精準醫療的方向邁進,至於癌症檢測也發展出了液態切片。
Thumbnail
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超過38年,包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癌症治療已朝向精準醫療的方向邁進,至於癌症檢測也發展出了液態切片。
Thumbnail
肺腺癌分為許多基因種類,約占50%的EGFR突變基因發生比例最高,約占5%的ALK突變基因次之,其他還有發生比低於5%的BRAF、MET、ROS1、RET等突變基因。每一種突變基因都有專屬的治療策略及方式,想要打造個人化治療,就要先找出致病基因型,醫師才能對症下藥。
Thumbnail
肺腺癌分為許多基因種類,約占50%的EGFR突變基因發生比例最高,約占5%的ALK突變基因次之,其他還有發生比低於5%的BRAF、MET、ROS1、RET等突變基因。每一種突變基因都有專屬的治療策略及方式,想要打造個人化治療,就要先找出致病基因型,醫師才能對症下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