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 擊拍中的共時性 [大鼓雙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好一陣子沒碰面的老同學聚會,其中一位聲樂教育背景同學,聽我正在學爵士鼓好奇又欣羨地:「打鼓聽起來可以宣洩壓力,發洩怒氣,挺好!」。

歪了頭,遲疑一會的我思索「是這樣嗎?」要怎麼回答...;

另一位舞蹈教育背景學妹很快接上話,「妳說的應該是拳擊吧,那才真是發洩怒氣與宣洩情緒壓力!」;

「我還知道有些人透過學習拳擊,可以鍛鍊心智...」湊熱鬧的我接話,想了幾秒,乾脆把在方格子寫的練爵士鼓心得一口氣幾哩呱啦分享;

聲樂同學睜大圓滾滾的雙眼發亮,像是說「等等... 我聽到了什麼!」那般詫異~。



我說,其實打鼓對我而言說不上是舒壓,也還沒到需要發洩情緒狀態,反而打不對拍更氣餒吧。倒是在小空間鼓室裡練習時,除了肢體要找到對的施力方式外,敲擊給出的氣力,身體會接應到鼓組回饋的聲波,看似坐著省力手腳不酸沒事,但其實會有承接不住覺得疲憊的時候,慢慢調整一回練習兩小時才好,不超過三小時最佳。


這份體驗自然與彈奏鋼琴和吉他不同,以往練吉他彈到發現手指起水泡,讓手浸泡熱水休息一會,還能繼續再彈...。有趣的發現是,當鋼琴或吉他彈不出想要的音符與旋律時,在譜上小節來往幾回微調指尖按壓的角度或力度,直到聽見完整旋律,會像在收音機上轉對調頻電台頓然清楚明白;而敲擊爵士鼓組時,在一陣手腳肢體不夠穩定與打擊趕不上拍子速度的混亂中,重複練到在最對時間點撞擊合拍,會像與好友同時間說出同一句話或一樣的想法那般默契擊掌「HighFive」,真是很不一樣的體驗。


這兩週由大鼓單擊切分音練習開始,加入更多頻繁切分音,循序漸進到大鼓雙擊(Double -bass Drum)的練習。淡定老師順道解釋大鼓單一踏板的踩踏方式,隨著音樂種類多元發展而演變出四種踩踏方式:Heel-up(Ankle Motion腳踝技巧)、Slide(滑動技巧)、Heel-toe(腳趾與腳掌滾動)與Flat-Foot(Full Foot Motion全腳動作)。早期爵士鼓原本採用Heel-up踩踏大鼓雙擊,需要訓練腳踝的靈活性與耐力,後來樂種演變至搖滾與重金屬,配合大鼓音量與速度踩踏,鼓手練習時逐漸趨向Slide踩踏法(也因個人習慣有異)。淡定老師讓我先以Slide踩法練習,利用腳掌在踏板上後前滑移,以腳掌與踏板之間的摩擦力達到快速雙擊效果。


另外還有器樂發展使用雙踏板或雙大鼓的雙腳協調訓練,「課程暫時不以此爲練習目標。」我想到最近看的一齣Netflix影片《弗瑞德·阿米森:給鼓手的喜劇》中借用雙大鼓與雙踏板的相似梗搞笑。這位擅長配音的鼓手兼喜劇演員Fred Armisen為台下鼓手聽眾們設計演出的一場脫口秀,當中一段嘲諷近代持續擴增大鼓直到可以圍成一圈,鼓手在中間像跳佛朗明哥舞步般踩鼓,看來滑稽搞笑又無違和感。找影片同時,順道欣賞短片裡,Fred Armisen與Jimmy Fallon兩位鼓手在《吉米法倫深夜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中尬鼓,既輕鬆又隨拍子緊張精彩^^!


🎞️ Fred Armisen: Standup For Drummers | Official Trailer | Netflix

喜劇演員弗瑞德·阿米森暢談音樂流派(片尾展示鼓組)、鼓手並模仿地方口音的脫口秀

🎞️ Fred Armisen-Questlove Drumoff (Late Night with Jimmy Fallon)

兩位鼓手在《吉米法倫深夜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中尬鼓

|Week31-32 練習整理


|延伸閱聽


|歌曲與影片


  • Lindsey Raye Ward (1993-):美國鼓手,獨立音樂家,9歲習鼓,受鼓手Travis Poker(Blink-182)啟發。17歲加入YouTube自媒體頻道,分享創作與爵士鼓翻奏影片,近年持續平均每週更新三回,至今累計共245隻影片,超過2千500萬觀看次數。2023年由眾多出色鼓手中脫穎而出,獲Drumeo Awards提名YouTube年度鼓手。



🎵Switchfoot|When We Come Alive - Drumcover by Lindsey Ward

原唱|Switchfoot - When We Come Alive

🎵Top 5 Emo Anthems Mashup - Drumcover by Lindsey Raye Ward

五首Emo搖滾(Emotional Hardcore, 情感硬核)組曲:The Anthem-Good Charlotte;Misery Business-Paramore;Ohio Is For Lovers-Hawthorne Heights;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My Chemical Romance;I Miss You-Blink182(鼓手Travis Poker)

🎵Sia|Santa's Coming For Us - Drumcover by Lindsey Raye Ward

🎵原唱|Sia - Santa's Coming For Us 

avatar-img
144會員
354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清月-avatar-img
2025/02/17
希浠|YH.CC-avatar-img
3
發洩壓力,不應該學拳擊吧? 學拳擊很注重空間距離感,腳步、呼吸、抗打擊力 呼吸節奏、步伐的節奏、發力的壓力 打輸的懊惱 還有現在多元格鬥 所帶來的困惑 現代格鬥的花招太多 只學拳擊 挫折感超級重的 還有,沒有專業教練指導的話 學拳擊很容易內傷+受傷
希浠|YH.CC-avatar-img
3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1
清月 真是一回特別的體驗^^,也謝謝清月提醒。
1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14
2
謝謝您的分享❤️
2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5
旅人小萌 祝福小萌閱聽舒心~。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4/12/19
1
手腳腦要並用,看起來很具挑戰性,等掌握要訣也會成就感非凡!打鼓真的很帥氣!👍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2
1
天敏的天空 謝謝天敏,剪輯看來好像挺有一回事,但現場可能鼓棒打到手或揮飛出去~^^(好險旁邊沒聽眾),一步步跟著老師指導練習,身體真能體會調整,初學階段能打對已經很有成就感喔~。
1
這次分享的"大鼓雙擊"練習,感覺您在大鼓切分音這一關已經控制自如、漸入佳境,而正要進階到更上一級(擊)囉👍! 聲樂背景的同學以「宣洩壓力,發洩怒氣」形容爵士鼓,舞蹈背景的同學則接到拳擊去了,果然是術業有專攻,聲樂的對爵士鼓的想像可能來自於丹田的一股氣,要把"夜后"唱到極限的感覺,而學舞蹈的則對肢體有專攻而聯想到拳擊了,至於您回答「透過學習拳擊,可以鍛鍊心智」,這更是"跨領域"學習的精髓了,看來洛基第七集的編劇靈感得要來本文尋找了!不過當時席維斯史特龍確實是如您說的「用拳擊成功鍛鍊了自己的心智」,也讓他從三餐無以為繼到成為巨星! https://tw.news.yahoo.com/%E6%B4%9B%E5%9F%BA-%E7%BE%8E%E5%9C%8B%E9%9A%8A%E9%95%B7-%E7%BE%8E%E5%9C%8B%E5%A4%A2-162728327.html 1982年Eye of the Tiger/Surviv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8TNqQw2hY 文章中的教學影片講解的很清楚,以前我學爵士鼓的時候如果有這些影片就好了,以前要學鼓只能靠老師教,但窮學生又沒錢,後來沒錢上課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而且"大鼓雙擊"在當時/1987年的歌曲應用還不多,因為80年初重金屬開始發跡時主要是以電吉他為主,後來speed metal冒出頭,爵士鼓的重要性提升,從雙擊演化成雙踏與雙大鼓,後來RAP、嘻哈舞曲風行,大鼓節奏也變得很多樣化(不過可以用電腦編曲完成,不一定是真人打的),所以現在應用就變多啦! 雙踏與雙大鼓比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xH2sx5zKs&t=39s HELLOWEEN-Eagle Fly Free(雙大鼓的威力)/1988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QVCIWocB4 Lindsey演奏真精彩,幾乎忘了她是在cover Switchfoot的原曲了,來補聽一首他們的聖誕歌曲吧! California Christm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71ojczyX44&list=PL6Mb92FE5WdV7_5EIqoezu3LzPqZF9UVO&index=2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7
1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聽您這樣分析,還真像從聲樂、舞蹈、跨域來看爵士鼓(感覺您坐隔壁桌😁)。應該是小時候看的"洛基"劇情印象不深,讀這篇文章簡述精彩,覺得Netflix紀錄片"席維斯·史特龍:不只是傳奇"會看到更多細節。我也欣賞Lindsey演奏,她是我找女鼓手資料中鮮少沒加入樂團的獨立鼓手,跟席維斯史特龍一樣,她也離家搬到加州,租了一間提供拍攝錄音的工作室,以自媒體全職鼓手生活約五年,逐漸受同業青睞與關注。其實我學爵士鼓前有想過「或許打爵士鼓能鍛鍊某部分心智」(讓我再想想怎麼說),跨域學習珍貴在過程中連結先備經驗受啟發,這些筆窮試著記下的什麼,在(隔壁桌)馬克先生的回饋補給中添加靈感,真是太好~🌟! 現在用關鍵字查數位學習訊息真是多到令我驚喜,謝謝您找到分享的影片從雙踏與雙大鼓比較更容易聽出音色差異,但不及這場HELLOWEEN樂團演唱的Eagle Fly Free讓我驚艷,歌曲旋律催促的鼓點好繽紛(應該說因鼓而生的節奏才對),Bass旋律帶動鼓音打點,好像彩度飽滿的潑墨創作抽象畫,歌詞更富饒意義,維基百科介紹他們是德國力量金屬樂團,真有感受樂團帶來激勵人心的"力量";聽說Switchfoot樂團的歌偏福音搖滾,這首California Christmas裡的和聲加上悅耳配樂好有耶誕氣氛,現場版更好聽^^~🎄|https://youtu.be/odpcKPR5F6I?si=jRYl3q4IL-riBadx 潑墨創作抽象畫|https://www.alamy.com/stock-photo-abstract-splash-painting-art-strokes-with-different-color-patterns-138501179.html
1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5
謝謝格編~🌺
Week29-30/切分音是指把強拍的重音轉移到弱拍,或者在弱拍的部分加入強調,製造一種「推拉」的感覺,增加節奏的張力。
Week25-28/以身體為核心在雙腳與雙手之間轉換動能,這當中有重心與動能的細膩轉換,鼓手經過多次練習才能成為反射動作與肌肉記憶,猶如舞者熟記舞步。
Week23-24/在一樣時間區段裡面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或許是更多「音符」與「拍號」吸引我注意,多加一份心思在時間曲段裡,讓我感覺因爲變得豐富而相對放慢,讓我想起看過的兩部影集,也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
Week21-22/究竟先前「手腕」有多偷懶,又或是手臂慣性「操勞」,一時難改...。
Week10-20/原來爵士鼓對我而言像是繪畫技法中的點描法,而我擅長與熟悉的是線條素描,但這並不影響我去理解與欣賞一幅點描畫的美。
Week7-9/在還無法記憶鼓譜時,除了眼睛忙看鼓譜還要穩定拍速,確實手忙腳亂...
Week29-30/切分音是指把強拍的重音轉移到弱拍,或者在弱拍的部分加入強調,製造一種「推拉」的感覺,增加節奏的張力。
Week25-28/以身體為核心在雙腳與雙手之間轉換動能,這當中有重心與動能的細膩轉換,鼓手經過多次練習才能成為反射動作與肌肉記憶,猶如舞者熟記舞步。
Week23-24/在一樣時間區段裡面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或許是更多「音符」與「拍號」吸引我注意,多加一份心思在時間曲段裡,讓我感覺因爲變得豐富而相對放慢,讓我想起看過的兩部影集,也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
Week21-22/究竟先前「手腕」有多偷懶,又或是手臂慣性「操勞」,一時難改...。
Week10-20/原來爵士鼓對我而言像是繪畫技法中的點描法,而我擅長與熟悉的是線條素描,但這並不影響我去理解與欣賞一幅點描畫的美。
Week7-9/在還無法記憶鼓譜時,除了眼睛忙看鼓譜還要穩定拍速,確實手忙腳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這是當代論壇一條關於組樂團的討論串「大家來聊聊組樂隊甘苦談」,整理了一些組樂團常碰到的狀況,其中有些是讓人難忘甘苦的滋味,有些是又有趣又讓人生氣的故事,歡迎來逛逛,以後組樂團千萬要注意別再犯傻了。
Thumbnail
瞬間演作當下心法。藍調和弦整理節奏 單點節奏。一拍一下。一拍兩下。一拍三下。一拍四下。當吉他是打擊樂器。 說他是。他就是。單點180。 單點合切分節奏再合複合型。長音唱。搭。短音唱。ㄘ。 節奏切分SWING。任何節奏均能融入Jazz Swing。 基礎小調藍調和弦整理: 附加減五度如下: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Week2/在不及三坪空間大小的鼓室裡聽見的爵士鼓原音特別細緻好聽...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這是當代論壇一條關於組樂團的討論串「大家來聊聊組樂隊甘苦談」,整理了一些組樂團常碰到的狀況,其中有些是讓人難忘甘苦的滋味,有些是又有趣又讓人生氣的故事,歡迎來逛逛,以後組樂團千萬要注意別再犯傻了。
Thumbnail
瞬間演作當下心法。藍調和弦整理節奏 單點節奏。一拍一下。一拍兩下。一拍三下。一拍四下。當吉他是打擊樂器。 說他是。他就是。單點180。 單點合切分節奏再合複合型。長音唱。搭。短音唱。ㄘ。 節奏切分SWING。任何節奏均能融入Jazz Swing。 基礎小調藍調和弦整理: 附加減五度如下: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