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市場的地下通道連接著整個市場群,是個迷宮般的網絡。
白天,攤販們用它運送貨物;夜裡,卻沒人敢獨自進入。
除了送貨工阿強,他負責在凌晨兩點到四點巡視這些通道。
「地下通道不只是運貨的,」老劉曾警告他,「有些貨,是要送去你看不見的地方。」
阿強的工作很簡單:
推著手推車,按照固定路線巡視。
每個轉角都要停,確認貨物有確實送達。
奇怪的是,某些轉角的貨物總是不見了,但收貨單上會出現古怪的印章。
那些印章多是日據時期的商行:
「大正商會」
「昭和雜貨」
「明治行號」
最詭異的是B7號通道。
地圖上標示這條路通往中央市場,但阿強發現,每到凌晨三點,這條通道會延伸出一條平常不存在的岔路。
「那是老路,」市場裡最年長的攤販說,「以前這整片都是運河,地下有很多祕密水道。後來填平蓋市場,那些路就被封起來了。但是有些商家,還在那些看不見的店舖做生意。」
某個特別潮溼的夜晚,阿強在B7通道看見了異常的景象。
原本黑暗的岔路亮起了昏黃的燈光,牆上掛著殖民時期的招牌。
一整排的舖面出現在通道兩側,每家店都有客人進進出出。
他們的衣著老舊,說著日語或台語,臉色慘白。
更詭異的是,這些人的腳不著地,行走時沒有聲音。
有人推著裝滿魚的推車,有人扛著整隻豬,彷彿回到市場最熱鬧的年代。
一位穿著和服的老闆娘向他招手:
「啊,是新的運貨人來了。」
她遞給阿強一張清單,上面密密麻麻列著貨品,但都是些早已不用的老單位。
「這些要送去樓上的永樂市場,」她說,「我們和活人的市場一直有生意往來。」
阿強這才明白,為什麼某些貨物會憑空消失,為什麼收貨單會蓋上老舊商號的印章。
地下通道是兩個市場的交界:
陽間的永樂市場,和這個看不見的老市場。
每天凌晨,這些早已過世的商販依然在做生意。
他們需要真實的貨物來維持運作,而作為交換,他們會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
預知天氣的變化
警告可能的災禍
指點發財的門路
阿強的工作冊裡,漸漸記滿了這些特殊的送貨地點:
「轉角三步,古井下的雜貨店」
「紅磚牆後,老布莊」
「漏水處右轉,明治居酒屋」
但最重要的是時間。
每個店家都有固定的營業時辰,錯過了,就得等到明天。
更要命的是,如果送錯了貨,或是遲到了,那些「特殊服務」也會跟著出錯。
「你知道為什麼老劉的肉那麼搶手嗎?」
一位老商販告訴阿強,「因為他懂得在正確的時間,把貨送到正確的地方。」
現在,如果你在凌晨時分走進永樂市場的地下通道,可能會遇見阿強推著他的手推車。
車上放著各式貨物,有些是送給活人的,有些是給那些看不見的老店家。
而那些昏暗的岔路依然存在,等待著懂得規矩的人發現。
因為在永樂市場的地下,兩個世界的生意,從來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