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由現金流?簡單介紹與生活例子

什麼是自由現金流?簡單介紹與生活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是自由的⋯




但重點不是在他自不自由,而是他為什麼自由?




自由現金流量的公司也非常的簡單,「營業活動的淨現金流➖投資活動的淨現金流」。




按照公式的字面來看,就是一家公司在「本業上」賺進了現金的淨收入,公司再用這樣的現金淨收入來做「本業上比要的投資」,比如說最常聽到的「資本支出」,除此之外,也常會「收購子公司」來提升整體的經營綜效,現金太多的話,也可以投資一般的股票債券、房地產來提升現金使用的效率。




以上的必要投資做完後,若還有剩下現金,便可以「自由」運用在其他的事情上面,也許是發股利給股東、也許是現金再增資擴大營運範圍、又或者是純粹放在銀行做定存,總而言之,這些剩下的現金就由公司自由運用,因此才叫做自由現金流。




舉生活上的例子大概像是,我的薪水$30,000進來了,我做了必要的投資,比如說上繳$28000給老婆安太座、上繳$1500給小孩買PS5遊戲片做孝子,最後我就還有$500的自由現金讓我麥當勞薯條加大,好不快樂。




那麼這就是一些自由現金的簡單介紹,祝大家感恩節快快樂樂。

avatar-img
銀行家PaPa的沙龍
404會員
39內容數
就是想說自由地分享我想分享的。 也許是財報分析、也許是職場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銀行家PaP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活化資產,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是好是壞,取決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策略。本文以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成功的企業家,透過活化資產獲得資金,進而開創更成功的商業模式;另一個則是虧損企業,活化資產僅為彌補虧損,最終可能走向失敗。因此,企業在決定是否活化資產時,務必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在寒冷的聖誕節季節,回顧當年在澳盛銀行的一次教訓。文章分享了在撰寫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一個錯誤,解析了稅後淨利與保留盈餘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理解負債淨值比率的計算。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偶然回想起自己學習財報分析的起點。從MBA課程到朋友的請教,我意識到自己對財報的無知,這促使我下定決心要深入學習。
活化資產,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是好是壞,取決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策略。本文以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成功的企業家,透過活化資產獲得資金,進而開創更成功的商業模式;另一個則是虧損企業,活化資產僅為彌補虧損,最終可能走向失敗。因此,企業在決定是否活化資產時,務必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在寒冷的聖誕節季節,回顧當年在澳盛銀行的一次教訓。文章分享了在撰寫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一個錯誤,解析了稅後淨利與保留盈餘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理解負債淨值比率的計算。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偶然回想起自己學習財報分析的起點。從MBA課程到朋友的請教,我意識到自己對財報的無知,這促使我下定決心要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