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安平級變回海軍沱江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2月美國宣布出售台灣16門76砲砲座,是從庫存中檢整出來的派里級中古品。台灣可能換新砲管跟匿蹤外殼之後,安裝到兩艘輕巡與12艘安平級上。不過因為錦江級還有6艘在服役,安平級要2025才能接收第一艘,可能會把這16門中的5門安裝到塔江級最後5艘,讓6艘錦江級雄三繼續服役到2028年,等安平級接收6艘以後,才開始陸續除役。

raw-image

安裝76快砲之後,安平級前甲板就要增加覆蓋面積,好讓甲板下方的上彈機構有空間操作,所以可能要拆除高壓水砲。另外就是駕駛台上方要增加射控雷達,好導引76快砲射擊,而維星天線則移到後方空位。

預計進度,三線交錯,接收安平級12艘/軍購自由級4~8艘/建造輕巡2~12艘
2025,濟陽級除役1~2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1艘/軍購自由級4~8艘?
2026,濟陽級除役2~4艘
塔江級5艘下水,接收改裝安平級2艘,輕巡原型艦2艘交船
軍購自由級4艘?

2027,濟陽級除役1~2艘,錦江級除役1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2艘
2028,濟陽級除役1~2艘,錦江級除役2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2艘/輕巡量產艦1艘交船?
如接收自由級,安平級可能減少轉交海軍,輕巡量產數量也減少

2029,錦江級除役1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2艘
2030,錦江級除役1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2艘
2031,錦江級除役1艘
接收改裝安平級1艘
●●●●●●●●●
沱江級三兄弟,大哥是原型艦沱江艦(沱江級1型),是馬英九8年任內海軍司令陳永康唯一新開發的戰鬥船隻,其他只買兩艘美國除役派里級,跟新建一艘油彈補給磐石艦。重點的巡防艦跟潛艦則是完全空白,等著終極統一馬習會而沒有進度。

二哥是塔江級(沱江級2型),放大船體加強馬力,裝上海蜂眼雷達跟16枚海劍二,取消拖曳聲納跟魚雷管的三級艦,防空能力強化。

小弟是海巡安平級,採用塔江級船體的商規警用船隻,便宜很多。交給海軍之後就是沱江級3型。
●●●●●●●●●
因為海軍艦艇建造與購買不利,濟陽級又老到無法應對中國灰色作戰的戰備壓力,2024年12月傳出要將海巡安平級轉交海軍使用,以填補新船服役前的戰力空缺。雖然海軍跟海巡都否認傳聞,但如果2025年1月川普就任,海軍還是拿不到美國LCS自由級的話,除役兩艘濟陽級,可能就要轉由海巡安平級當備案了。那安平級要怎樣改,才會跟沱江級差不多?

最基本原則是,安平級的船體不會大改,甚至不變動,只是拆除海巡裝備,加裝最低限度的海軍武裝。因為安平級本來就是用塔江級船體修改而來,理論上回來當海軍艦艇容易很多,那要改變哪些地方?看圖最快。

raw-image

1.鎮海火箭彈拆除,交回海巡,改裝40快砲。40快砲不需要穿透甲板,不需要射控雷達,算是最有可能的便宜選項。海軍目前庫存的40快砲約10或6門,也可能移裝升級康定級的12門40砲,康定級則用其他小口徑火砲取代。
■40快砲x44使用中,剩餘10(6?)門未安裝。

2.XTR112雙聯裝20公厘遙控機砲,一種選項是交回海巡,移裝其他海巡艦艇使用,二是跟康定級40快砲交換,原位置換裝海軍的方陣快砲。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x67,剩餘16座未安裝,可支應12艘安平級的量,就算加輕巡2座用中古也夠。

3.對空搜索雷達,考慮重量,只能安裝沱江艦使用的CS/SPG-6N(S)二維對空搜索雷達,主要考量是反制無人機威脅,提供方陣快砲預警時間。此型雷達有錦江級7艘雄三型使用,1艘已經除役,射控雷達也安裝在玉山級兩棲船塢登陸艦上。如果要全部安裝,還需要新購5座,或者是其他雷達選項,比如海劍羚獨立型的雷達。

4.雄二雄三飛彈,2022特別預算已有編列,平時可以減半裝備,4枚雄二+4枚雄三,提升戰備時才16枚全上。
★2022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
八、海巡艦艇加裝戰時武器系統,2023~2026。安平級的雄二、雄三飛彈,32億

5.工作小艇,沿用海巡小艇,或者換成海軍的,安裝在後甲板座左側露天使用。

6.佈雷系統,空下的後方甲板右側,可以比照沱江級安裝佈雷系統,可能是減半的10枚水雷。

7.噴水系統,夜視紅外線、維星天線,1座高壓水砲沿用,可當灰色作戰或消防使用。FLIR SeaFLIR 280-HD紅外熱像儀看跟海軍規格是否相容,交回海巡或是沿用皆可。

8.新增7.62公厘T-74機槍座x4,比照沱江級配置。

9.電子設備可沿用,MF/HF/VHF/UHF通訊天線,「維星」衛星通訊系統,海巡智慧船舶指揮管理系統(CGICS),大成戰術數位資訊鏈路。也可使用錦江級12艘拆下的戰系,或是新購沱江級相同的戰系。

10,海巡的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UAV),應該交回海巡,要用也會改用海軍版本的UAV。

錦江級可移裝系統
◆射控裝置:
H-930 MCS 作戰系統
CS/SPG-6N 射控雷達(7具)

◆偵搜系統:
Scanter 平面搜索雷達
Decca251/6 導航雷達
LSEOS MK-2A 光電射控儀(11具)

◆武器裝備:
2座 Mk-6 水雷佈雷軌
2座 MK-9 深水炸彈投放軌

◆電子設備:
WD-2A 電子支援系統

◆電戰系統:
衛江電戰系統(1組)
T-MASS干擾火箭發射器
●●●●●●●●●
沱江艦搭載人數:軍官7人,士官兵27人,共34人,可再加載7人
塔江級搭載人數:53人
海巡安平級搭載人數:30人
光六飛彈快艇搭載人數:17人,31艘
濟陽級搭載人數:軍官17人,士官兵250人,共267人

安平級轉交海軍後,乘員可能比照沱江艦的34人,12艘需要408人,除役兩艘濟陽級534人還有剩。等輕巡服役,則可以除役部分光六飛彈快艇,改由24艘沱江級支應任務。
●●●●●●●●●
海巡安平級現況
★600噸級/750噸/中信造船/塔江級設計,12艘,2018~2027建造
CG601安平艦,2018開工,2020交船,南機隊,預計2025移交海軍
CG602成功艦,2019開工,2021交船,東機隊,預計2026移交海軍
CG603淡水艦,2020開工,2021交船,北機隊,預計2026移交海軍
CG605旗津艦,2020開工,2022交船,南機隊,預計2027移交海軍
CG606八里艦,2021開工,2022交船,北機隊,預計2027移交海軍
CG607吉安艦,2021開工,2023交船,東機隊,預計2028移交海軍
CG609萬里艦,2023交船,北機隊,預計2028移交海軍
CG610永康艦,2024交船,南機隊,預計2029移交海軍
CG611長濱艦,2024下水,預計2029移交海軍
CG612,預計2025交船,2030移交海軍
CG613,2024安龍骨,預計2025交船,2030移交海軍
CG615,2024開工,預計2026交船,2031移交海軍

安平級現在剩下4艘建造中與未交船,因為要等中信的5年維修合約結束再移交給海軍,所以交付期程會是2025~2031。如果其他新船進度提前,也可能不會全收?解套方案可以是把維修合約中的幾年,轉換成改裝海軍版的費用,這樣就不用等5年,也許3年就能轉交,2025年海軍就能拿到5艘。

下面四艘500噸級,可能就要延後除役。海巡造艦計畫已經多了10艘千噸以上的大船,新計畫又加10艘2000噸級,500噸這個級數的可能就要減少以維持人力。

★500噸級/827噸/慶富造船/2001年關稅總局移撥,四艘
CG119花蓮艦/東機隊/(原廷星艦)預計2023除役
CG120澎湖艦/第八(澎湖)海巡隊/ (原居星艦)預計2024除役
★500噸級/742噸/中信造船/同台北艦,錦江級設計
CG122南投艦/東機隊/2005服役,原命名台東艦。預計2025除役
★500噸級/688噸/中信造船,兩艘
CG123金門艦/中機隊/2008服役,預計2026除役

未來台灣海巡艦隊規模:
8000噸級/2艘?
4000噸級/CG5001~5005/4艘
3000噸級/CG128、129/2艘
2000-1000噸級/CG126、127,CG1001~1008/8艘,+10艘?
1000噸級/CG131~136/4艘
600噸級/CG122、CG123、CG601/14艘,移交海軍12艘?
高緯度遠洋巡護船2000噸級/6艘
遠洋巡護船1000噸級/巡護七號~九號/3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b Chen的沙龍
108會員
844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Bob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4/08
如果中國要打台灣,要看打哪邊,就得花多少時間。要打全壘打、犧牲打、 安打、短打,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要登陸台灣,至少要留6個月可以持續登陸,不然就是犧牲打。最早4月可以登陸,打到10月就得控制台灣,不然運補受阻於東北季風,就算已經登陸幾萬人,可能都壓不住。3、4月有春雨,5月有梅雨,6月以後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3/31
中國要如何打台灣,完全取之於台灣防衛能力有多強。如果以台灣陸基反艦飛彈射程200公里,海空軍制海範圍400公里來看,假設中國航母防衛範圍也要200公里,既然出海就要到陸基空軍到不了的地方才有戰略意義,那中國航母艦隊要能發揮戰略效果,又能夠維持基本安全作戰的區域大概只有3個。 安全區域選定的條件: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2025/01/16
雷達的原理也類似這個CPU跟GPU。 傳統都卜勒雷達就是CPU,有強大性能一次掃一個地方,所以雷達要不斷旋轉,掃到一遍,處理一個地方。是雷達技術的起始,現在看來省電、體積小、便宜。 陣列雷達則是GPU,有一堆小雷達聚合在一個雷達陣列上,專門掃描各自的區塊,然後整合成方位跟高度的資訊,完成掃描(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沱江級三兄弟,大哥是原型艦沱江艦(沱江級1型),是馬英九8年任內陳永康海軍司令下唯一新開發戰鬥船隻,其他只買兩艘美國除役派里級,跟新建一艘油彈補給磐石艦。重點的巡防艦跟潛艦則是完全空白,等著終極統一馬習會而沒有進度。 二哥是塔江級(沱江級2型),放大船體加強馬力,裝上海蜂眼雷達跟16枚海劍二,取消
Thumbnail
沱江級三兄弟,大哥是原型艦沱江艦(沱江級1型),是馬英九8年任內陳永康海軍司令下唯一新開發戰鬥船隻,其他只買兩艘美國除役派里級,跟新建一艘油彈補給磐石艦。重點的巡防艦跟潛艦則是完全空白,等著終極統一馬習會而沒有進度。 二哥是塔江級(沱江級2型),放大船體加強馬力,裝上海蜂眼雷達跟16枚海劍二,取消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的前6艘第一批次量產型,近日已全部交艦,也算完了一半的汰換計畫,未來還有5艘的第二次批,準備開始興建,完成後海軍總共會有12艘的沱江級巡邏艦。媒體對於沱江級巡邏艦的報導,因其立場而褒貶不一,溢美之詞稱其為「航母殺手」,強調沱江艦以小搏大的不對稱戰力,質疑的批評則認為台灣發展.....
Thumbnail
沱江級巡邏艦的前6艘第一批次量產型,近日已全部交艦,也算完了一半的汰換計畫,未來還有5艘的第二次批,準備開始興建,完成後海軍總共會有12艘的沱江級巡邏艦。媒體對於沱江級巡邏艦的報導,因其立場而褒貶不一,溢美之詞稱其為「航母殺手」,強調沱江艦以小搏大的不對稱戰力,質疑的批評則認為台灣發展.....
Thumbnail
自從二戰後中華民國跑來台灣,海軍一直都是以接收美軍二手艦,維持一個數量龐大的海軍艦隊,所以本質上海軍預算的額度完全不能匹配海軍船隻的數量。這點從陽字號驅逐艦,到1990年代以後的二代艦,都是如此。 19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以便宜的價格接收美軍8艘濟陽級巡防艦(一艘約23億),花大錢買6艘法國的拉
Thumbnail
自從二戰後中華民國跑來台灣,海軍一直都是以接收美軍二手艦,維持一個數量龐大的海軍艦隊,所以本質上海軍預算的額度完全不能匹配海軍船隻的數量。這點從陽字號驅逐艦,到1990年代以後的二代艦,都是如此。 199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以便宜的價格接收美軍8艘濟陽級巡防艦(一艘約23億),花大錢買6艘法國的拉
Thumbnail
2023/3月 海軍5艘「反艦型」塔江級90.7億船體儎台建造標案在3月15日決標,由龍德造船得標,要在2026年底前全數交艦完成。「反艦型」塔江級配置「8枚雄三+4枚雄二」反艦飛彈,強化對中國大型艦艇遠程打擊戰力。
Thumbnail
2023/3月 海軍5艘「反艦型」塔江級90.7億船體儎台建造標案在3月15日決標,由龍德造船得標,要在2026年底前全數交艦完成。「反艦型」塔江級配置「8枚雄三+4枚雄二」反艦飛彈,強化對中國大型艦艇遠程打擊戰力。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輕型巡防艦=海巡1000噸級CG1001的船體+塔江級的武器偵蒐裝備+華陽VLS/拖曳式聲納,盡量挑選成熟裝備的組合。
Thumbnail
隨著康定級升級啟動,以及輕型巡防艦建造確定,成功級的升級方向也就跟前兩案連動。但是因為這幾年戰備需求極大,成功級可能要2025年後才有空檔可以進行改良,到時可能連需求都會轉移到6500噸震海艦,或者接收美國自由級+堤康的二手艦,因此直接除役。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可以想想成功級的升級可能,做為輕巡與
Thumbnail
隨著康定級升級啟動,以及輕型巡防艦建造確定,成功級的升級方向也就跟前兩案連動。但是因為這幾年戰備需求極大,成功級可能要2025年後才有空檔可以進行改良,到時可能連需求都會轉移到6500噸震海艦,或者接收美國自由級+堤康的二手艦,因此直接除役。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可以想想成功級的升級可能,做為輕巡與
Thumbnail
海巡署2023年預算書: 4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4月29日第1艘交艦及第2艘下水,6月28日第3艘開工,12月27日第3艘安放龍骨。 1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2月3日第2艘開工,9月9日第1艘下水,11月24日第2艘安放龍骨,12月6日第3艘開工。
Thumbnail
海巡署2023年預算書: 4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4月29日第1艘交艦及第2艘下水,6月28日第3艘開工,12月27日第3艘安放龍骨。 1000噸級巡防艦2021年2月3日第2艘開工,9月9日第1艘下水,11月24日第2艘安放龍骨,12月6日第3艘開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