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效應:少數決定多數的成功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財務與投資的世界裡,我們常聽到「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但 Morgan Housel 在他的著作《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中,深入探討了一個更有趣且深刻的概念:「長尾效應」(long tails)。這個效應說明了少數事件如何創造了絕大多數的成果,並且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Housel 在書中提到了一位高明的藝術品經紀商的例子,他的經營方式與指數基金的操作頗為相似。這位經紀商不會只挑選自己喜歡的單一作品,而是買下整個收藏品組合,然後耐心等待其中的「黑馬」出現。即使他收購的作品中有 99% 最終一文不值,但那 1% 的畢卡索級巨作便足以讓整個投資組合大賺特賺。這種策略充分體現了長尾效應的核心精神:成功不在於每一步都正確,而在於少數關鍵事件能夠扭轉全局。

這種現象在創投領域尤為明顯。Housel 引用了投資公司 Correlation Ventures 的研究數據,分析了 2004 年至 2014 年間超過 21,000 筆創投案的結果。其中,65% 的投資案是虧損的,只有 2.5% 的案子賺進 10 至 20 倍的報酬,1% 的案子創造超過 20 倍的回報,而僅 0.5% 的案子帶來了 50 倍以上的獲利。這些數據清楚地說明了,少數幾個成功案例如何彌補大多數失敗案的損失,並最終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這種「少數決定多數」的現象不僅限於創投領域,也存在於公開上市的企業中。Housel 提到,即使是那些已經成功上市的公司,也有相當高的失敗率。例如,在羅素三千指數中的企業,有超過 40% 最終失去了大部分市值並退出市場。然而,這支指數自 1980 年以來仍然上漲了 73 倍,原因在於其中 7% 的企業表現極度優異,足以抵消其他失敗企業的負面影響。這些數據讓我不禁反思,許多人在面對投資失敗時,是否過度專注於短期的挫折,而忽略了長期的整體表現。

Housel 進一步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曾經製作過《藍波》(Rambo)系列電影與《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的 Carolco 公司。這家電影製片廠在 1987 年上市後締造了多部賣座大片,一度成為好萊塢的耀眼明星。然而,到了 1990 年代中期,因為接連的高預算失敗案,Carolco 最終於 1996 年破產,股價歸零。這樣的故事聽起來令人唏噓,但更重要的是,它並非特例,而是屢見不鮮的現象。即使是那些曾經成功的企業,也可能因為無法應對市場變化而迅速衰落。

然而,這些失敗的故事並未阻止整體市場的成長。Housel 提到,2018 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漲幅中,有 6% 是由 Amazon 推動的,而這幾乎完全歸功於其 Prime 會員制與雲端運算服務(AWS)。這些產品可以說是 Amazon 的內部長尾事件,儘管該公司同時也嘗試過數百種失敗的產品,例如 Fire Phone 智慧型手機與旅行業務等。

這些例子讓我感受到長尾效應的雙重啟發。一方面,它提醒我們,成功的關鍵不在於避免失敗,而在於抓住少數能夠帶來巨大回報的機會。另一方面,它也挑戰了我們的直覺,因為大多數人傾向於低估失敗的普遍性,並對短期的挫折過度反應。這種心態上的偏差,可能會導致我們在面對失敗時失去耐心,甚至放棄原本可能帶來長期回報的計畫。

不過,長尾效應雖然強調了耐心與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但在實務操作中,過度依賴長尾效應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這時,敏捷的精神也能派上用場。透過快速嘗試與快速失敗,我們能在早期階段識別出哪些方向值得繼續投入,哪些應該果斷放棄,從而避免「廣撒網卻一無所獲」的情況。同時,這種敏捷的做法也要求我們對潛在成功標的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分散與聚焦之間取得平衡。畢竟,敏捷並不意味著盲目行動,而是以科學化、數據導向的方式快速驗證假設,並在必要時迅速調整方向,從而最大化資源的利用效率。

《致富心態》書中對長尾效應的探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無論是投資人還是企業管理者,都應該認識到大多數成功來自於少數事件的真相,並學會接受失敗的普遍性。同時,我們也需要在耐心與策略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將長尾效應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多數目光聚焦在追趕指數時,總有另一種著重真實價值的投資視野。一起深入「絕對報酬」的世界,探索如何運用逆向思維避開狂熱、透過「集中押注」精準打擊,並從企業的「事件驅動」變革中尋找獨特契機。這條路需要非凡耐心與鋼鐵紀律,但最終目標是發掘市場盲點,穩步累積可觀的長期財富。
Thumbnail
當多數目光聚焦在追趕指數時,總有另一種著重真實價值的投資視野。一起深入「絕對報酬」的世界,探索如何運用逆向思維避開狂熱、透過「集中押注」精準打擊,並從企業的「事件驅動」變革中尋找獨特契機。這條路需要非凡耐心與鋼鐵紀律,但最終目標是發掘市場盲點,穩步累積可觀的長期財富。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效率前緣理論建立高CP值的投資組合,降低風險並提升報酬。文章說明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效率前緣的概念、計算方法及實際案例,並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平衡,以及過去數據無法預測未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效率前緣理論建立高CP值的投資組合,降低風險並提升報酬。文章說明分散投資的重要性、效率前緣的概念、計算方法及實際案例,並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平衡,以及過去數據無法預測未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致富心態》中提到的「長尾效應」,闡述少數事件如何創造大多數成果的現象。透過創投數據、公開上市公司以及 Carolco 的案例,說明長尾效應在投資與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文章同時提出反思,強調應在分散投資與聚焦策略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 Morgan Housel 在《致富心態》中提到的「長尾效應」,闡述少數事件如何創造大多數成果的現象。透過創投數據、公開上市公司以及 Carolco 的案例,說明長尾效應在投資與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文章同時提出反思,強調應在分散投資與聚焦策略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前言 我之前看了《致富心態》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概念一直圍繞在我的腦海,就是「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說實在的,其實就是長期的準備加上運氣。 長尾效應 任何一件巨大、有利可圖、知名度高或有影響力的事情,就是長尾事件(tail event)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說,那是千分之一或百萬
Thumbnail
前言 我之前看了《致富心態》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概念一直圍繞在我的腦海,就是「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說實在的,其實就是長期的準備加上運氣。 長尾效應 任何一件巨大、有利可圖、知名度高或有影響力的事情,就是長尾事件(tail event)導致的結果,也就是說,那是千分之一或百萬
Thumbnail
1.成功者是可以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他們的成功來自於從基本原則思考商業,而不是想用成功方程式來思考。 2.常常去思考,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因為普通的真相雖然很重要,但是已經無法帶給自己什麼優勢。 3.作者認為,獨佔事業才可以帶動社會進步,因為獨佔所能獲取
Thumbnail
1.成功者是可以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他們的成功來自於從基本原則思考商業,而不是想用成功方程式來思考。 2.常常去思考,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因為普通的真相雖然很重要,但是已經無法帶給自己什麼優勢。 3.作者認為,獨佔事業才可以帶動社會進步,因為獨佔所能獲取
Thumbnail
關於致富,大家的想法是什麼呢? 是不是想說要擁有的更多,才能夠變得更快樂,但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預測。 彼得·林區曾經說過:「如果你在某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那你十次有六次都做對了。」 我們在面對決策時,是否也常常有這樣的盲點,導致我們無法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
Thumbnail
關於致富,大家的想法是什麼呢? 是不是想說要擁有的更多,才能夠變得更快樂,但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預測。 彼得·林區曾經說過:「如果你在某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那你十次有六次都做對了。」 我們在面對決策時,是否也常常有這樣的盲點,導致我們無法面對自身的財務狀況。
Thumbnail
2004年十月,《連線》雜誌主編Chris Anderson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只要通路夠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總銷量」也能夠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銷量抗衡。 在精進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增加自己的財富這兩方面,請記得「時間是你的朋友,而時機不是」。
Thumbnail
2004年十月,《連線》雜誌主編Chris Anderson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只要通路夠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總銷量」也能夠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銷量抗衡。 在精進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增加自己的財富這兩方面,請記得「時間是你的朋友,而時機不是」。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出正確決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會抱著驚世駭俗的構想,並且將它們付諸實踐。「你看對或看錯並不重要,」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曾說:「重要的是你看對時賺了多少錢,看錯時又賠了多少錢。」你大可搞砸一半的機會,最終仍可以大賺一筆。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出正確決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會抱著驚世駭俗的構想,並且將它們付諸實踐。「你看對或看錯並不重要,」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曾說:「重要的是你看對時賺了多少錢,看錯時又賠了多少錢。」你大可搞砸一半的機會,最終仍可以大賺一筆。
Thumbnail
80% 的財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中。或許比例不真的剛好是80/20,而只是表示大部分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這個現象可以籠統地用八二法則稱呼,也稱作 Pareto principle。
Thumbnail
80% 的財富集中在 20% 的人手中。或許比例不真的剛好是80/20,而只是表示大部分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這個現象可以籠統地用八二法則稱呼,也稱作 Pareto principle。
Thumbnail
當一個好消息出來的時候,看到的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有看懂,另一種是沒看懂。於是,有看懂的人決定買進,加入買方陣營。沒看懂的人就沒有買進的動機,可是等到晚一點他看懂了,那他也會加入買方陣營。這個第二波的買進,也可以說成是好消息的「長尾效應」,算是落後跟進。
Thumbnail
當一個好消息出來的時候,看到的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有看懂,另一種是沒看懂。於是,有看懂的人決定買進,加入買方陣營。沒看懂的人就沒有買進的動機,可是等到晚一點他看懂了,那他也會加入買方陣營。這個第二波的買進,也可以說成是好消息的「長尾效應」,算是落後跟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