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系列四:流動的瞬間(下篇) 波浪、風與時間的藝術重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系列四:流動的瞬間(下篇) 波浪、風與時間的藝術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沃爾田野中的風之瞬間

現代藝術家傑夫·沃爾(Jeff Wall)對「瞬間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另一種詮釋。他善於在攝影中重塑「真實與虛構」,以獨特的方式致敬葛飾北齋的浪花。他的作品《突如其來的一陣風 A Sudden Gust of Wind》(借鑒葛氏北齋after Hokusal),重現了葛飾北齋的經典意象:在展覽中,我看到他的一幅大型攝影作品,畫面中,一片寬闊的田野,在安排場景中、臨時演員耐心等待,而風起的瞬間,姿態動感如北齋畫作中的浪花,攝影作品重現了北齋筆下的流動之美,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邊界,讓時間、風與藝術在同一瞬間交融。

葛飾北齋 Ejiri in Suruga Province

葛飾北齋 Ejiri in Suruga Province




從我拍攝的展場照片中,許多民眾駐足於這幅作品前,讓畫面的力量感和規模變得更加震撼。那一刻,現代藝術與自然的真實瞬間,透過藝術與觀者、傳統與現代、靜止與流動之間的對話,悄然在展場中展開。傑夫・沃爾曾說:「真實世界中難以共存的事物,可以在繪畫中輕易實現。」 這句話貼切地形容了他的藝術追求。


raw-image


衝浪者展現的自然的真實動態之美

自然界的海浪,並不像藝術作品那般被定格,而是持續流動、轉瞬即逝。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印尼峇里島拍攝的衝浪者。浪花翻騰間,衝浪者穿梭而過,那是一種純粹的動態之美。每一道浪花,都是天地間即興而出的舞蹈,沒有預設,沒有重來,卻能在瞬間將生命的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畫面,與竇加舞者的律動、北齋浪花的定格,以及傑夫・沃爾的攝影作品,形成了奇妙的呼應。藝術或真實,流動或靜止,都在這天地間共存,並讓人感受到「大美不言」的境界。

印尼峇里島衝浪者

印尼峇里島衝浪者


靜止與流動的永恆對話

無論是馬泰·內格里諾的砂玻璃的波浪、竇加筆下輕盈的芭蕾舞者,北齋筆下凝固的浪花,傑夫・沃爾的田野之作,還是印尼海岸上翻騰的真實浪花,它們都在各自的形式中呈現「流動的永恆」。這是一場跨越時代、媒介與形式的對話,而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靜靜凝視、感受,並讓心靈沉浸於這無聲的大美之中,感受它們各自以不同的形式,捕捉時間、流動與永恆的對話。



版權聲明:

本文及展場拍攝照片之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葛飾北齋的畫作取自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博物館)的Public Domain。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77會員
108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