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系列四:流動的瞬間(下篇) 波浪、風與時間的藝術重現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沃爾田野中的風之瞬間

現代藝術家傑夫·沃爾(Jeff Wall)對「瞬間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有了另一種詮釋。他善於在攝影中重塑「真實與虛構」,以獨特的方式致敬葛飾北齋的浪花。他的作品《突如其來的一陣風 A Sudden Gust of Wind》(借鑒葛氏北齋after Hokusal),重現了葛飾北齋的經典意象:在展覽中,我看到他的一幅大型攝影作品,畫面中,一片寬闊的田野,在安排場景中、臨時演員耐心等待,而風起的瞬間,姿態動感如北齋畫作中的浪花,攝影作品重現了北齋筆下的流動之美,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邊界,讓時間、風與藝術在同一瞬間交融。

葛飾北齋 Ejiri in Suruga Province

葛飾北齋 Ejiri in Suruga Province




從我拍攝的展場照片中,許多民眾駐足於這幅作品前,讓畫面的力量感和規模變得更加震撼。那一刻,現代藝術與自然的真實瞬間,透過藝術與觀者、傳統與現代、靜止與流動之間的對話,悄然在展場中展開。傑夫・沃爾曾說:「真實世界中難以共存的事物,可以在繪畫中輕易實現。」 這句話貼切地形容了他的藝術追求。


raw-image


衝浪者展現的自然的真實動態之美

自然界的海浪,並不像藝術作品那般被定格,而是持續流動、轉瞬即逝。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印尼峇里島拍攝的衝浪者。浪花翻騰間,衝浪者穿梭而過,那是一種純粹的動態之美。每一道浪花,都是天地間即興而出的舞蹈,沒有預設,沒有重來,卻能在瞬間將生命的力量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畫面,與竇加舞者的律動、北齋浪花的定格,以及傑夫・沃爾的攝影作品,形成了奇妙的呼應。藝術或真實,流動或靜止,都在這天地間共存,並讓人感受到「大美不言」的境界。

印尼峇里島衝浪者

印尼峇里島衝浪者


靜止與流動的永恆對話

無論是馬泰·內格里諾的砂玻璃的波浪、竇加筆下輕盈的芭蕾舞者,北齋筆下凝固的浪花,傑夫・沃爾的田野之作,還是印尼海岸上翻騰的真實浪花,它們都在各自的形式中呈現「流動的永恆」。這是一場跨越時代、媒介與形式的對話,而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靜靜凝視、感受,並讓心靈沉浸於這無聲的大美之中,感受它們各自以不同的形式,捕捉時間、流動與永恆的對話。



版權聲明:

本文及展場拍攝照片之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葛飾北齋的畫作取自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博物館)的Public Doma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89會員
137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真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Thumbnail
2025/04/26
蜘蛛不只是布爾喬亞的象徵,更是她為情緒打造的空間結構。 我站在那張蛛網裡,看見了記憶、身體、失控與療癒的形狀。 藝術是維持神智清醒的保證(Art is a guarantee of sanity.)— Louise Bourgeois
Thumbnail
2025/04/19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4/19
「我從你身上理解愛的模樣。」在布爾喬亞的作品裡,我重返那些關於愛、身體與母親的記憶。這不是藝術評論,而是一段深深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4/12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從《田園交響曲》的清晨到音樂廳裡的靜默時刻,從小提琴的呢喃到 New Age 的情緒流動,我的成長被一首首旋律悄悄塑形。那些聲音沒有教我理論,卻教我如何感受,如何靜下來,如何成為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 專訪主角:嘉世強 (時報出版第四編輯部總編輯) ❦ 專訪主題:《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 中廣流行網 / 蘭萱選書 ❦ 專訪內容:喬治.桑德斯,曾被《時代雜誌》譽為當代最傑出短篇小說家,廿多來在紐約雪城大學的藝術創作碩士課程中教授俄羅斯短篇小說;他的課每年有600人報名,但只錄
Thumbnail
❦ 專訪主角:嘉世強 (時報出版第四編輯部總編輯) ❦ 專訪主題:《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 中廣流行網 / 蘭萱選書 ❦ 專訪內容:喬治.桑德斯,曾被《時代雜誌》譽為當代最傑出短篇小說家,廿多來在紐約雪城大學的藝術創作碩士課程中教授俄羅斯短篇小說;他的課每年有600人報名,但只錄
Thumbnail
萬無有靈,世間有愛,《寂靜的緯線》短短數行,便將天人合一拉升至另一個維度的層次,可惜現代人不再寫情書,否則首章節對普拉薩德這般痴男的描寫,堪稱是隱晦示愛的模範楷模。儘管史瓦盧普認為自己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讀到的遠遠不止於此,於她筆下所鋪排開來的,其實是一個浩瀚的宇宙。
Thumbnail
萬無有靈,世間有愛,《寂靜的緯線》短短數行,便將天人合一拉升至另一個維度的層次,可惜現代人不再寫情書,否則首章節對普拉薩德這般痴男的描寫,堪稱是隱晦示愛的模範楷模。儘管史瓦盧普認為自己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讀到的遠遠不止於此,於她筆下所鋪排開來的,其實是一個浩瀚的宇宙。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新藝術運動對美學的影響。該運動挑戰19世紀歐洲傳統,強調自然和優雅曲線,融合東西方風格。討論曲線派與直線派,以及後續風格。呼籲珍惜各風格貢獻,並注入智慧創作,開創美的可能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新藝術運動對美學的影響。該運動挑戰19世紀歐洲傳統,強調自然和優雅曲線,融合東西方風格。討論曲線派與直線派,以及後續風格。呼籲珍惜各風格貢獻,並注入智慧創作,開創美的可能性。
Thumbnail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
Thumbnail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之後,許多攝影的議題都進入我的腦海中。這是我的觀後 感第三篇,談些嚴肅的話題,也是最後一篇。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   後印象派沿襲印象派對於光與物體的關係,但誇大個人主觀性,突破只重視世界的面貌的印象派,改往更深處的途徑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手法是色彩的運用,直接感受.......
Thumbnail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t)   後印象派沿襲印象派對於光與物體的關係,但誇大個人主觀性,突破只重視世界的面貌的印象派,改往更深處的途徑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手法是色彩的運用,直接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