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芬老師所有的繪本創作裡面,我最喜歡這本《狐狸拔了11顆牙》。
淑芬老師有在教兒童美術,果然很了解兒童的心理,用牙齒換算食物的那頁教人會心一笑。如果要讓超級貪吃的狐狸,停止偷吃雞、鴨、鵝,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呢?《狐狸拔了11顆牙》運用了反向思考,跟我平常的一些思考邏輯不謀而合。
舉個例子,你如果有一位家人是老菸槍,但你希望他戒菸,會用什麼方式呢?告訴他抽菸有害健康、唸他快去看戒菸門診、說二手菸影響到別人,這些都是常規操作。想也知道,常規操作是沒有用的,如果有用,老菸槍就不叫老菸槍了。如果是我,我會試看看每隔兩天,買包全新未拆的菸送給老菸槍,維持至少一個月,一包菸如果120元,兩天買一次,整個月的成本是1800元,就算沒奏效,也成功「試了錯」。這麼做至少有機會讓老菸槍嚇一跳:「為什麼不碎碎唸叫我戒菸了,而是每隔兩天就買包菸給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啊?」
這種反向思考不代表會成功,但老菸槍可能會重新思考抽菸對他的意義,戒菸的機率至少會從0提高到1%以上。
能打動我的繪本,通常不是因為寓意有多深遠或是故事有多跌宕,而是在圖文關係中,能不能產生出一種新鮮的能量感。《狐狸拔了11顆牙》就完全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