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投】北投豆花蔥抓餅|簡單卻不簡單的蔥抓餅 吃完會想念

【台北北投】北投豆花蔥抓餅|簡單卻不簡單的蔥抓餅 吃完會想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北投豆花蔥抓餅在哪裡?

捷運搭到新北投捷運站一號出口,過個馬路大概兩三分鐘就到了。不過我是從北投站走路過來的,大概15分鐘左右,不趕時間的話這樣慢慢散步、看看沿途風景及小吃店家也蠻不錯的。

raw-image

身為路易莎的愛好者,本來是要去位於北投捷運站出來步行幾分鐘就到的老宅特色路易莎,想說再去喝杯咖啡之前,搜尋看看北投有什麼好吃的。

搜尋出來的結果大部分都是小吃類型,滷肉飯或是麵攤這一類,還意外發現到拉麵店也不少,看著看著都快要被說服吃拉麵了(笑

由於平常吃滷肉飯那類小吃的頻率有點高,這次去北投想吃點不一樣的,看到一間「上全肉羹」的賣相有點吸引我的目光,聽說是北投市場裡面蠻有名的肉羹老店,結果一看營業時間,好的,計畫要去的那天剛好公休(哭

最後被我找到了《北投豆花蔥抓餅》,google評論近乎5星的店家,就決定是它了!

raw-image


》北投豆花蔥抓餅介紹

北投豆花蔥抓餅從中午12點開始營業到晚上8點,星期日公休,店內有三、四張桌子,如果胃裡有足夠的空間,可以來這裡點一份蔥抓餅、一碗豆花,不僅飽足一餐,也是吃膩飯麵的好選擇。

raw-image
raw-image

蔥抓餅口味多達十幾種,豆花可以選冷或熱,任選兩種料。

raw-image
raw-image

我點了起司蛋蔥抓餅跟一碗冰豆花。

raw-image


》北投豆花蔥抓餅餐點介紹

起司蛋蔥抓餅

紙袋完全沒有油膩感,不管是在視覺及觸覺上面都很加分!

raw-image

蔥抓餅裡面有加九層塔,餅皮外皮非常酥脆還有撒上些許胡椒粉,酥脆外皮底下的餅皮不會太硬,吃起來就是外酥內軟然後吃得到每一種食材的香氣,超級好吃!我一下子就吃完了。

raw-image
raw-image


冰豆花(紅豆+綠豆)

冰豆花有小碎冰,吃起來有甜度但是不會很甜,豆花沒有明顯的焦香味,兩種豆吃起來綿密,吃完蔥抓餅再接續吃眼前這碗豆花,完美的為我的午餐畫下句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

老闆娘跟老闆態度都很親切,有兩位內用客人點了一份蔥抓餅,老闆娘詢問是要一起分享嗎?幫客人直接對切並分裝成兩份,如果是我的話會覺得蠻貼心的。

用餐結束後,準備要結帳離開,老闆娘亦是溫和的詢問我:「餐點還可以嗎?」

「很好吃(豎起大拇指),餅皮很酥脆,謝謝。」

「下次再帶朋友來喔~」


吃完後帶著滿足及飽足的心情走回新北投捷運站,發現旁邊就是新北投車站景點,車站內可以免費參觀,旁邊也有免費溫泉手湯可以體驗,好適合來這裡吃個蔥抓餅再去逛逛,或是先逛再來吃也很不錯。下次帶朋友來就走一次這樣的行程好了,順便去吃吃看沒吃到的上全肉羹!

raw-image
raw-image


》店家資訊

北投豆花蔥抓餅

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23號

捷運新北投站一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


#蔥抓餅 #豆花 #北投豆花蔥抓餅 #小吃 #下午茶 #點心 #台北北投 #北投 #新北投 #下午茶推薦 #台北小吃 #台北美食 #捷運美食

avatar-img
栗子菇散步中
12會員
52內容數
美食/閱讀/戲劇/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栗子菇散步中 的其他內容
超商喝什麼?這次來喝聯名飲品!全家與插畫家Cherng推出芝麻牛奶,7-11與得正推出金焙烏龍奶。
這次跟友人挑了彌生軒吃生日餐。我們點了蜜黑醋燴野菜雞肉定食跟和風豆腐鍋定食。
全家期間限定抹茶口味霜淇淋,與日本第一茶品牌伊藤園合作,採用百分之百日本直輸鹿兒島抹茶。不經意遇到販售雙口味的全家,超幸運的:D
超商喝什麼?這次來喝聯名飲品!全家與插畫家Cherng推出芝麻牛奶,7-11與得正推出金焙烏龍奶。
這次跟友人挑了彌生軒吃生日餐。我們點了蜜黑醋燴野菜雞肉定食跟和風豆腐鍋定食。
全家期間限定抹茶口味霜淇淋,與日本第一茶品牌伊藤園合作,採用百分之百日本直輸鹿兒島抹茶。不經意遇到販售雙口味的全家,超幸運的:D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