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成為新窮人的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貨幣貶值、國家債務(國債)上升和通脹問題日益嚴重,這使得中產階級的生活質量受到重大威脅。社交媒體的崛起加深了資本主義對中產階級的影響,導致他們在追求即時滿足的過程中,陷入過度消費的泥潭,最終成為新窮人。

經濟危機的背景

以1970年代的經濟環境跟現在2024的環境做比較,主要是讓大家明白這一代為何比上一代上一代辛苦,或許很多長輩覺得哪裡辛苦我們只是比較懶惰,或認為我們是草莓族。但我希望透過接下來的內容的幫助年輕人辯護,不要對我們有太多的誤解。

此外,美國為全球經濟指標先驅,未來的經濟多半會受美國影響,因此我們以美國作為我們分析的對象,當助了解未來會遇到的困境。

1.消費物價值(CPI),收入與房價的影響


1970年跟2024年,消費物價值稱作CPI及收入對照


以下是1970年至1980年間美國消費者物價值稱作(CPI)的年度數據概覽:


美國CPI指數(1970-1980)

| 年份 | CPI指數 |

| 1970 | 38.8 |

| 1971 | 40.5 |

| 1972 | 41.8 |

| 1973 | 44.4 |

| 1974 | 49.3 |

| 1975 | 53.8 |

| 1976 | 56.9 |

| 1977 | 60.6 |

| 1978 | 65.2 |

| 1979 | 72.6 |

| 1980 | 82.4 |

美國1970-1980中位數收入

1970年:9870

1975年:11800

1980年:19000

面對2024年CPI所面對的困境

以下是2021年至2024年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預估數據概覽:

美國CPI指數(2021-2024) | 年份 | CPI指數(預估)

|2020 | 262 | | 2021 | 280.8 | | 2022 | 298.8 | | 2023 | 308.7 | | 2024 | 317.5(預估) | 美國2020-2024中位數收入

2020年:67521

2021年:70000

2022年:74580

2023年:77000

2024年:79000

房價

1970年代:

中位家庭收入(美國1970年):$9,870美金

平均房價:約$23,000美金(中位收入的2.3倍)。


2020年代:

中位家庭收入(美國,2023年):$74,580美金。

平均房價:約$417,000美金(中位收入的5.6倍)。

雖然表面上1970年代感覺過得比我們還辛苦,cpi指數年成長呈現的漲幅遠遠超越了我們現在cpi年漲幅,如果我們搭配收入去做比較的話,我們可以發現,1970年代的年收入跟CPI成正比房價相對便宜,反觀我們現在CPI物價指數房價成長過快,有點跟不上我們的收入。

2.國家債物對中產的影響

國債是指政府因發行債券而產生的負債。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截至2024年,美國的國家債物已經超過36萬億美元,這相當於GDP的約125%。高額的國債使得政府在經濟危機時期難以進行有效的財政策略,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不穩定。

raw-image

國家債務佔國內生產出售值(GDP)比率(赤字率)

高國債率通常會導致政府提高稅收以償還債務,這對中產階級的可支配收入造成了直接影響,這也是1970年代沒出現的問題。

根據皮尤美國民調研究中心的報告,約60%的中產階級認為高稅負是他們財務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

3 中產階級心理壓力的來源

根據皮尤美國民調研究中心的調查,約70%的中產階級表示他們對未來的經濟狀況感到不安。雖然這種焦慮感在1970年代同樣存在,當時的高失業率和經濟不穩定使得許多家庭面臨財務壓力。

然而受到美國國債日益嚴重影響,稅收的提高造成人民負擔更加擴大,心理的壓力遠大於1970年代的壓力。

這種心理壓力促使中產階級在消費上做出短視的選擇,追求即時滿足。

4.社交媒體的影響

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得中產階級接觸到奢華生活的展示,這種文化影響使得他們更容易陷入過度消費的陷阱。根據Statista的數據,

全球社交媒體用戶在2023年已達到超過40億,而在1970年代,媒體的影響主要來自於電視和報紙,並不如今天這樣直接和強烈。


社交媒體與消費行為

社交媒體平台上展示的奢侈品和生活方式,往往使中產階級感到壓力,迫使他們在經濟上做出不理智的選擇。這種現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

中產階級成為新窮人的原因

1 收入不穩定

在1970年代,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中產階級的工作往往依賴於傳統產業的穩定性。隨著自動化和外包的增長,許多傳統工作面臨威脅。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許多國家的中產階級在過去十年中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下降的情況。例如,根據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數據,2019年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實際收入僅比1970年高出約30%。

2 過度消費與負債

中產階級在追求社會認同和即時滿足的過程中,往往陷入過度消費的陷阱。根據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數據,2022年美國家庭的平均信用卡債務達到超過1萬美元,而在1970年代,雖然信用卡的使用尚未普及,但消費信貸的增長同樣使得家庭負債上升。這些負債使得中產階級的財務狀況更加脆弱。

3 社會期望與心理壓力

中產階級面臨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雙重期望,這使得他們在消費上做出不理智的選擇。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社會期望往往會導致個體在消費上過度支出,最終陷入財務困境。這種現象在1970年代和現在的中產階級中都普遍存在。

幫助中產階級翻身的6策略

前先提要 投資回報的歷史數據 根據歷史數據,長期投資於股市的年均回報率約為7%至10%。例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過去十年中的年均回報率為14.3%。相比之下,投資於債券的年均回報率約為3.5%。

薪資增長的數據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1970年至2020年間,美國中產階級的實際薪資增長僅為30%左右,而同期的生活成本卻上升了大約80%。這使得中產階級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生活壓力加大。

我們可以看出投資的重要性,是翻身的關鍵之一。

1 提升財務知識

中產階級應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理解,學習如何制定預算、控制支出和進行投資。金融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做出明智的經濟決策。 具體措施: 參加財務規劃工作坊或在線課程。 閱讀有關個人理財的書籍和文章,如《富爸爸,窮爸爸》。 使用財務管理應用程序來追踪支出和收入。

2 制定儲蓄與投資計劃

中產階級應制定儲蓄計劃,並考慮長期投資以抵禦通膨影響。根據歷史數據,長期投資於股市的年均回報率約為7%至10%。 具體措施: 設立緊急基金,通常建議儲蓄3至6個月的生活費。 投資於指數基金或退休金計劃,以實現資本增值。 定期檢視和調整投資組合,根據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3 理性消費

中產階級應學會理性消費,避免受到社交媒體文化的影響。通過設定消費上限和優先考慮必要開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財務壓力。 具體措施: 制定每月的消費預算,並堅持執行。 購物前進行比較,避免衝動性消費。 設置購物清單,限制非必要的開支。

4 尋求社會支持

中產階級可以通過參加社區活動和專業組織來建立社會資本,獲得支持和資源。這不僅能提供經濟機會,還能在面對困難時獲得情感支持。 具體措施: 參加當地的商會或職業協會,擴展人脈。 加入志願者組織,提升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資本。 - 與其他中產階級家庭分享經驗和資源,互相支持。

5 政策倡導

中產階級應積極參與政策倡導,推動政府制定有利於經濟穩定和增長的政策,如可負擔住房、教育和醫療政策。 具體措施: 參加公共聽證會,表達對政策的看法。 聯合其他中產階級家庭,推動社會運動。 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倡導政策改變,增加影響力。

6 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

中產階級應重視持續學習和自我提升,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和市場競爭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未來的職業將更加依賴技術和創新能力。 具體措施: 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課程。 利用在線學習平台(如Coursera)進行自我學習。 定期更新簡歷,尋找更好的職業機會。

結論 全球經濟的崩塌、貨幣貶值和通脹問題對中產階級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財務困境。為了幫助中產階級翻身,成為富人,需要提升財務知識、制定儲蓄與投資計劃、理性消費、尋求社會支持等策略。只有通過這些方法,中產階級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實現經濟獨立和穩定,最終走向繁榮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財經學院
2會員
30內容數
你想賺錢嗎?你願意提升你的理財觀念嗎? 五人平均理論說過身邊的五個人的財富的平均值等於你的財富 本頻道使渴望改變財富的人有所提升,使你理財觀念有所提升。 大家如果在本頻道有所成長我希望大家能把我的內容分享出去,讓更多得到幫助。 本頻道主要是幫助更多人財富提升,你的無私的奉獻是我將內容更好的動力。
財經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本文探討如何應對股市崩跌,並提供一些判斷股市高點和崩跌來臨時的準備策略,包含賣出手中股票、購買美債、融券和售出權證等,最終目標是把握低點抄底房市,翻轉人生。
2025/03/30
本文探討如何應對股市崩跌,並提供一些判斷股市高點和崩跌來臨時的準備策略,包含賣出手中股票、購買美債、融券和售出權證等,最終目標是把握低點抄底房市,翻轉人生。
2025/01/19
人生翻篇不容易?本文提供十個方法,協助你從失敗、失落中重新出發,包含接受現實、反思學習、設定目標、培養正面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嘗試新事物、照顧身心健康、尋求專業協助、實踐耐心、保持開放的心態等,助你開啟人生新篇章。
Thumbnail
2025/01/19
人生翻篇不容易?本文提供十個方法,協助你從失敗、失落中重新出發,包含接受現實、反思學習、設定目標、培養正面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嘗試新事物、照顧身心健康、尋求專業協助、實踐耐心、保持開放的心態等,助你開啟人生新篇章。
Thumbnail
2025/01/12
忙碌的現代人如何在投資理財中取得平衡?本文探討波段投資的優勢,說明其相較於短線操作的優點,例如:時間彈性、降低壓力、減少研究時間等,尤其適合年輕上班族。
Thumbnail
2025/01/12
忙碌的現代人如何在投資理財中取得平衡?本文探討波段投資的優勢,說明其相較於短線操作的優點,例如:時間彈性、降低壓力、減少研究時間等,尤其適合年輕上班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間所有看到的人事物、眼前的景象、過程或暫時的結果,都一定有脈絡可尋…
Thumbnail
世間所有看到的人事物、眼前的景象、過程或暫時的結果,都一定有脈絡可尋…
Thumbnail
先說好,這裡不帶有任何的政治立場 只是從你的退休金角度去檢視 我們是否低估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威力 這幾年因為世界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 讓市場上湧入了大量的熱錢 進而推升了物價快速上漲 台灣消費者最有感的莫過於房價一路飆升! 再來我們吃的、喝的、穿的...等物價都變貴了!
Thumbnail
先說好,這裡不帶有任何的政治立場 只是從你的退休金角度去檢視 我們是否低估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威力 這幾年因為世界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 讓市場上湧入了大量的熱錢 進而推升了物價快速上漲 台灣消費者最有感的莫過於房價一路飆升! 再來我們吃的、喝的、穿的...等物價都變貴了!
Thumbnail
經濟成長、人口快速增加的時代 有一些論點說房價過去50年都是上漲,所以未來還是會上漲。 這大概要從民國60年說起,當時人口數大約1,500萬人,民國70年代迎接經濟快速起飛潮,人口快速飛增。 隨著經濟成長,炒作氣氛四起,民國79年股市來到12,682點,房地產供不應求,也與日本一樣地噴漲,接著股市、
Thumbnail
經濟成長、人口快速增加的時代 有一些論點說房價過去50年都是上漲,所以未來還是會上漲。 這大概要從民國60年說起,當時人口數大約1,500萬人,民國70年代迎接經濟快速起飛潮,人口快速飛增。 隨著經濟成長,炒作氣氛四起,民國79年股市來到12,682點,房地產供不應求,也與日本一樣地噴漲,接著股市、
Thumbnail
探討美國經濟過熱與衰退轉折點,分析物價、就業、銀行放款及殖利率利差等多個經濟指標。經濟過熱特徵包括物價上揚、就業數據良好等,而經濟衰退時聯邦儲備可能降息,影響短長期利差。在經濟轉折點,投資者應結合物價、就業與銀行放款等數據觀察市場狀況,更保守的做法是等到利差擴大至過往高水位時再進場,以確保投資安全。
Thumbnail
探討美國經濟過熱與衰退轉折點,分析物價、就業、銀行放款及殖利率利差等多個經濟指標。經濟過熱特徵包括物價上揚、就業數據良好等,而經濟衰退時聯邦儲備可能降息,影響短長期利差。在經濟轉折點,投資者應結合物價、就業與銀行放款等數據觀察市場狀況,更保守的做法是等到利差擴大至過往高水位時再進場,以確保投資安全。
Thumbnail
大部分人都認為中產家庭生活穩定,擁有房產和汽車,擁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穩定是因為所處時代趨勢的順利,不是因為個人能力和努力。大部分中產階級只是順應了時代趨勢,利用自己的勞動力資本獲得了一些財富,但是他們缺乏資本家的認知和資源,也沒有窮人的抱負和毅力,只是擁有了一個不錯的生活環境而
Thumbnail
大部分人都認為中產家庭生活穩定,擁有房產和汽車,擁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穩定是因為所處時代趨勢的順利,不是因為個人能力和努力。大部分中產階級只是順應了時代趨勢,利用自己的勞動力資本獲得了一些財富,但是他們缺乏資本家的認知和資源,也沒有窮人的抱負和毅力,只是擁有了一個不錯的生活環境而
Thumbnail
FED的貨幣政策給予了房租向上的支持(房東資金與貸款成本增加),加劇了通脹與經濟衰退的隱憂。 房租絕對值趨勢上揚處(藍線箭頭),緊隨而來的每次都有金融海嘯(1980、2008) 房租年增率凹過8%(粉色線),緊隨而來的也都是金融海嘯(1970、1975、1980) 藍線代表的是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
Thumbnail
FED的貨幣政策給予了房租向上的支持(房東資金與貸款成本增加),加劇了通脹與經濟衰退的隱憂。 房租絕對值趨勢上揚處(藍線箭頭),緊隨而來的每次都有金融海嘯(1980、2008) 房租年增率凹過8%(粉色線),緊隨而來的也都是金融海嘯(1970、1975、1980) 藍線代表的是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儲蓄率談起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09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綜合分析,但如果只顯示109(2020)年,可能無法看出比較長期的變化,因此我抓了1980、1990、2000、2010、2020,每隔十年的變化來進行比較 其中第12表是有關於儲蓄率>,我就將相關數據繪製如下圖: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從儲蓄率談起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09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綜合分析,但如果只顯示109(2020)年,可能無法看出比較長期的變化,因此我抓了1980、1990、2000、2010、2020,每隔十年的變化來進行比較 其中第12表是有關於儲蓄率>,我就將相關數據繪製如下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