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道理」,是台灣台語中非常古典的說法,意指去教會做禮拜,尤其盛行於老一輩長老教會信徒,也顯示出改革宗神學中,「講道」的重要性。
也許標題乍看下很局限於#基督徒向,但我的書寫目標是,非基督徒朋友們也能閱讀,並從中獲得些什麼,而不是當代基督教社群流行的那種荒謬又反智的論述。
-
這是我到職後初次參加的大專主日,也是 2024 年的最後一個主日,BN 哥的講道以「日常的重要」為題,經文是路加二:42-52,也就是小孩耶穌在逾越節過後,竟逗留在聖殿裡,讓他的父母遍尋不到的故事。
但我很喜歡 BN 哥的詮釋,將這段經文拉出一個很有趣,關於「時間轉換」的提醒:在節慶過後,當我們回到日常之中,是否有持續將這樣的熱情或收穫,以及對上主的恩典,實踐在各人的生活裡面?
-
-
1.BN 哥指出,按照猶太人傳統,女生的成年是 12 歲,男生則是 13 歲,因此這段記事裡的耶穌還未正式成年,還算是「孩童耶穌」,也是唯一一段記載耶穌孩童時期的經文。而對猶太人而言,成年一事代表要對自身的信仰負起責任,並且在信仰團體裡可能需要擔任若干義務,換言之,猶太人的成年與宗教是分不開的。不過這也顯示出,耶穌逗留在聖殿裡跟教師對話的特殊性。
2.而逾越節,更是重要的時刻點,因為逾越節是紀念以色列人脫離埃及殖民的節期,象徵自由及解放,在當時仍在羅馬帝國下被殖民的猶太人,這個節日更有象徵性意義,而且在宗教上是有去到耶路撒冷朝聖義務的,可想見是非常大規模的人群移動及歡慶氛圍。
3.但是,這段經文卻沒有描寫逾越節期本身,而是敘述逾越節過後,大家陸續起身返鄉時所發生的故事。很奇怪的是,約瑟和馬利亞在走了一天後才開始找耶穌,這實在不太符合身為父母的反應,不過背景註釋提供了解答:通常朝聖者會跟商隊一同行走,以免遭到搶劫,而耶穌已經快要成年,必定有同伴一起,加上同鄉隊伍會照顧,也就把耶穌「遺忘」了(Keener, 1993/2006: 208-209)。
-
4.我更感興趣的是,耶穌為什麼留在耶路撒冷城裡?老字號的 William Barclay 註釋這樣生動地說明,算是有稍微讓我信服,研經有時真的是需要「回轉像小孩」: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聖城、聖殿和聖禮對這個小男孩有多大的吸引力!當他的父母守滿節期回去時,這個孩子卻還在後頭流連忘返。
巴克萊著,柳惠容譯,1981,《路加福音注釋 : 巴克萊中文聖經注釋》。台南:人光,頁 27。
5.其實我聽完 BN 哥的講道,心裡想起一本書,也就是蘇明思(James K. A. Smith)的《時間神學》(How to Inhabit Time: Understanding the Past, Facing the Future, Living Faithfully Now),雖然我才剛看完緒論篇章,還在細細品味這本書,但卻覺得與 BN 哥的講道主軸有相當的呼應。
蘇明思不斷強調,現時的基督教論述有「去時間化」的傾向,這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培養辨思與沉思的能力(或以信仰語言稱為「屬靈的眼光」),但我們其實是「居於時間中的受造物」,因此基督徒必須對歷史或時間性有意識,蘇明思這樣詮釋海德格的論點:
海德格不將「基督教」視爲抽象之物或僅為可相信的內容。反之,他所談論的是「基督徒的出現」,即基督事件的持續發生(Christ-happening)。所以,作爲基督徒,重點不在於相信神的某一屬性,而是活在這事件對歷史的持續影響之中。基督徒的信仰是持續參與基督事件,這事件持續貫穿整個人類歷史。基督教的重點不在於是什麼,而是如何(how),是個待回答的提問一—明白了基督經歷的事後,我們要如何生活?...基督徒生活的使命,是要活「入」(into)啟示的歷史中,即活在被釘十字架的神的歷史事件中。
蘇明思(James K. A. Smith)著;謝佩知譯,2024,《時間神學:承繼過去、盼望未來、信實地回應此刻》(How to inhabit time : understanding the past, facing the future, living faithfully now)。新北市:校園,頁 50-51。
6.換言之,如同 BN 哥所說:如同寫下詩篇 148 的詩人讚頌上主的那種敏感度及敬畏心,在平凡生活的每一天,我們都應該去體會上主的帶領。也像這段經文最後一句所記載,耶穌並不是停留在逾越節期的聖殿裡,而是在回到家鄉後,依然持續累積著每天的成長:
耶穌的智慧及年歲愈加添;上帝及人嘛愈疼伊。(路加福音 2:52,現代台語譯本。)
-
書寫這篇聽道理,並沒有像過去長篇大論或艱深反思,但就是單純覺得在 2024 的年末,BN 哥的這篇講道篇真的是淡淡的、淺淺的,卻令人不斷回味與思索,也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提醒眾人,我們正站在關鍵的轉折時刻上。
在日復一日看似索然無味的日常之中,上主的盼望一直都在,我們必須打開自己的眼睛、移動自己的手腳、找回自己的「計時能力」,對自身的信仰負起責任,並向上主獻上感謝與祈禱。
Su-Hong
台灣.台南.白川町
2024.12.31 22:59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