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執行力】
有執行力的營運流程:將策略化為行動
在企業經營中,策略的成功不僅依賴於清晰的規劃,更取決於是否擁有強大的執行力。營運流程作為策略落地的重要環節,需要以現實為基礎,並確保各部門和人員步調一致,達成共同目標。以下是構建有執行力的營運流程的六大關鍵步驟,為企業提供實用的行動指南。一、營運計畫要以現實為基礎,並與相關人員確認及討論
一個有效的營運計畫必須建立在真實可行的基礎上,而非脫離現實的空想。同時,計畫的擬定需要與相關人員進行溝通與確認,確保每個參與者都能理解計畫的內容和目標。
實踐建議:
- 數據支持:以真實數據作為營運計畫的依據。
- 跨部門溝通:邀請相關部門參與計畫討論,收集不同觀點。
- 確認目標:所有參與者需確認並認同計畫目標。
案例分析:
某零售企業在推出新年度營運計畫時,先進行市場調查與內部資源盤點,並邀請各部門主管共同討論,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順利執行。
二、由團體對營運計畫的假設進行辯論,做出取捨,公開承諾
營運計畫不能僅由少數高層拍板決定,而應由團隊共同進行假設驗證,通過深入辯論,進行取捨,並由各部門公開承諾執行該計畫。
實踐建議:
- 假設驗證:將計畫的假設條件進行嚴謹分析,檢驗其可行性。
- 開放辯論:鼓勵團隊公開辯論,找出盲點並優化計畫。
- 共同承諾:各部門必須公開承諾執行,增強責任感。
案例分析:
某科技公司在研發新產品前,召開跨部門會議,對營運計畫進行辯論,確認各項條件後,由各部門主管公開簽署執行承諾書。
三、預算編列要以營運計畫為根據,而不是先編好預算,再去執行
許多企業常常先設定一個固定的預算,然後再試圖套用到實際計畫上,這種方式容易導致資源錯配。正確的做法是以營運計畫為基礎,根據計畫需求來編列預算。
實踐建議:
- 計畫優先:先明確計畫的目標與需求,再編列預算。
- 靈活調整:預算需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根據執行狀況進行調整。
- 精確分配:確保每項計畫都有充足且合理的資金支持。
案例分析:
某製造企業在新產線建設中,先制定詳細的營運計畫,並根據實際需求逐步編列預算,避免了資金浪費和錯配。
四、協調各個單位的步伐,以達成目標
執行力的關鍵在於各個單位之間的協調與配合。營運計畫在執行過程中,必須確保各個單位的步伐一致,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實踐建議:
- 統一目標:所有部門須清晰理解並認同共同目標。
- 定期協調會議:定期召開跨部門協調會議,解決執行過程中的衝突。
- 責任明確:明確各單位在計畫中的角色和責任範疇。
案例分析:
某連鎖企業在新市場拓展時,定期召開跨部門協調會議,確保營運、物流和市場部門步調一致,順利實現開業目標。
五、提供員工接受指導的機會
執行力不僅依賴於清晰的計畫,還取決於員工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技能來執行計畫。因此,企業需提供持續的指導與培訓機會,確保員工能夠勝任任務。
實踐建議:
- 專業培訓:根據營運計畫需求,為員工提供相關技能培訓。
- 導師制度:為新進員工或特定崗位設立導師輔導制度。
- 反饋機制:建立反饋系統,確保員工在遇到困難時能及時獲得指導。
案例分析:
某服務業企業在實施新客戶服務策略前,針對一線員工進行了全面培訓,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與顧客滿意度。
六、要做後續追蹤——寄上備忘錄,事先規畫應變之道,每季進行檢討
有效的營運流程需要建立持續的追蹤與檢討機制,確保計畫執行過程中可以及時調整和優化,並避免問題積累。
實踐建議:
- 定期檢討:每季進行計畫執行檢討,檢視進展與偏差。
- 備忘錄制度:針對每次檢討會議,記錄關鍵討論點與改進事項。
- 應變預案:提前規劃可能的風險與應變策略,提升計畫彈性。
案例分析:
某電商公司在大型促銷活動後,進行定期回顧會議,針對各項執行結果進行檢討,提出改進方案,確保下一次活動更順暢。
結語
有執行力的營運流程,是將企業策略落地、實現目標的關鍵環節。從現實基礎出發,透過團隊辯論、計畫驅動預算、部門協調、員工培訓到後續追蹤,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唯有確保每個環節緊密銜接,企業才能將策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成果,實現長期穩健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