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大陸如何統一台灣? 保證你想不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雪球滾滾」方格子專欄致力於知識與資訊的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付費群組。

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請記得追蹤「雪球滾滾」臉書、IG、以及Threads,雪大將不定期分享更多觀點與資訊。


統一台灣的時間線要從2019年3月31日開始,也就是在那一天,大陸的戰機時隔20年,再次通過海峽中線,將主戰場挪到了西太平洋。

關鍵的事情發生在2022年的8月份,具體是什麼事呢?

別著急,文章稍後娓娓道來。

我認為只要是住在台灣的居民,沒有兩本護照或綠色小卡,都應該仔細閱讀這篇文章。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這麼重大的事件,台灣好像沒有太多關注、討論和報導。

請注意,我再次強調並不是說台灣「完全看不到」、或是「完全沒有人報導」國際重大新聞。

我想表達的是媒體環境對於這些兩岸大事件的關注度和討論度,實在是太低了,導致大多數民眾無法獲取或關注更多這些方面的資訊。

為了填補台灣的新聞資訊差,雪大決定要創立「破繭而出俱樂部」,目標是將那些重要但被媒體忽略的世界大事,分享給讀者朋友。

所謂的繭,指的當然就是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過濾泡、回聲室等概念都描述了一個共同的擔憂:在選擇性的信息接觸中,人們可能會陷入一種自我強化的反饋循環,從而失去了接觸多種信息、不同觀點的機會。

這個複雜的社會,沒有絕對的黑與白、是與非。

許多問題有很多成因,受到包括個體、技術、場景與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但是在人們的日常認知中經常把這個多因和多果的問題,簡化爲是非對錯的問題。

希望通過自己的寫作專長和比一般人更多元豐富的新聞資訊來源,可以幫助更多台灣讀者朋友跳出同溫層、撕裂信息繭房,培養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最終順利破繭而出。

想要閱讀這篇文章的完整內容,掌握更多關於兩岸的資訊嗎?

推薦你們首月體驗價只要1元的《破繭而出俱樂部》,解鎖本篇文章,暢讀那些台灣幾乎不關注和討論的重大新聞資訊。

別懷疑首月只要1元你沒看錯,就是這麼划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34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破繭而出俱樂部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6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用力點讚,讓愛和財富流向你。 想了解更多大陸即時資訊請追蹤FB粉專: 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 https://www.facebook.com/roundroundsnowball
avatar-img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的沙龍
27.8K會員
1.3K內容數
歡迎來到雪大的方格子沙龍! 這裡是一個專門分享大陸財經、生活和旅行的地方,如果你對大陸的各種議題和時事感興趣,那麼恭喜你來對地方了! 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即時資訊,歡迎至FB搜尋: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
2025/01/19
川普是商人、是生意人,不是政治家
Thumbnail
2025/01/19
川普是商人、是生意人,不是政治家
Thumbnail
2025/01/19
這種惡行是個人都看不下去
Thumbnail
2025/01/19
這種惡行是個人都看不下去
Thumbnail
2025/01/11
天佑美國! 天佑加州!
Thumbnail
2025/01/11
天佑美國! 天佑加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我之所以會說台灣人應該了解的兩點。 第一點,不管台灣是用哪一種方式被統一,我們都肯定過得比中國人更淒慘。 當然很多親中派、害怕戰爭派的人肯定都會說我危言聳聽,那麼請這些人翻開一下世界地圖一下,看看中國[多]了台灣跟[少]了台灣,中國的國防線到底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那麼請問,如果你
Thumbnail
我之所以會說台灣人應該了解的兩點。 第一點,不管台灣是用哪一種方式被統一,我們都肯定過得比中國人更淒慘。 當然很多親中派、害怕戰爭派的人肯定都會說我危言聳聽,那麼請這些人翻開一下世界地圖一下,看看中國[多]了台灣跟[少]了台灣,中國的國防線到底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那麼請問,如果你
Thumbnail
延長兵役一至一年對台灣的軍事力量有何助益?過去好不容易從徵兵制改為募兵制,而今延長兵役是走回頭路?台灣沒有別的選擇嗎?美國將烏克蘭推向戰場,台灣眼看著將步入後塵,聰明的人一看便知道,被推入風口浪尖,當權的政治人物卻沒有這樣的覺知,而人民不能沒有這樣覺察。
Thumbnail
延長兵役一至一年對台灣的軍事力量有何助益?過去好不容易從徵兵制改為募兵制,而今延長兵役是走回頭路?台灣沒有別的選擇嗎?美國將烏克蘭推向戰場,台灣眼看著將步入後塵,聰明的人一看便知道,被推入風口浪尖,當權的政治人物卻沒有這樣的覺知,而人民不能沒有這樣覺察。
Thumbnail
就算中共沒有能力武統台灣,台灣這邊也照樣要追求強大的國防,照樣要建軍備戰,像中立國瑞士那樣,走向全民皆兵。 台灣人應該已經明白,安全與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自己國家當然要自己救,絕不含糊!台灣人不可一廂情願地賴在美國身上要美國給保護。 台灣要學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工業發達國家,要抱美國的大腿
Thumbnail
就算中共沒有能力武統台灣,台灣這邊也照樣要追求強大的國防,照樣要建軍備戰,像中立國瑞士那樣,走向全民皆兵。 台灣人應該已經明白,安全與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自己國家當然要自己救,絕不含糊!台灣人不可一廂情願地賴在美國身上要美國給保護。 台灣要學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工業發達國家,要抱美國的大腿
Thumbnail
就算中共沒有能力武統台灣,台灣這邊也照樣要追求強大的國防,照樣要建軍備戰,像中立國瑞士那樣,走向全民皆兵。 台灣人應該已經明白,安全與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自己國家當然要自己救,絕不含糊!台灣人不可一廂情願地賴在美國身上要美國給保護,而是要追求強大的國防,從半導體大國華麗轉身為軍事強國⋯
Thumbnail
就算中共沒有能力武統台灣,台灣這邊也照樣要追求強大的國防,照樣要建軍備戰,像中立國瑞士那樣,走向全民皆兵。 台灣人應該已經明白,安全與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自己國家當然要自己救,絕不含糊!台灣人不可一廂情願地賴在美國身上要美國給保護,而是要追求強大的國防,從半導體大國華麗轉身為軍事強國⋯
Thumbnail
我們最大的短版,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與潛力!不知道其實台灣的安全,就決定了全世界的安全,台灣有和平,全世界才有和平!
Thumbnail
我們最大的短版,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與潛力!不知道其實台灣的安全,就決定了全世界的安全,台灣有和平,全世界才有和平!
Thumbnail
我們最大的短版,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與潛力!不知道其實台灣的安全,就決定了全世界的安全,台灣有和平,全世界才有和平!
Thumbnail
我們最大的短版,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實力與潛力!不知道其實台灣的安全,就決定了全世界的安全,台灣有和平,全世界才有和平!
Thumbnail
最近有一些消息透露,中共準備利用拜登上台的機會,對台灣動手。有些說法乾脆宣稱,台灣要嘛下跪投降,要嘛被打爛,反正中共是一定要拿下台灣。
Thumbnail
最近有一些消息透露,中共準備利用拜登上台的機會,對台灣動手。有些說法乾脆宣稱,台灣要嘛下跪投降,要嘛被打爛,反正中共是一定要拿下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