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結好人緣

先結好人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智者說,「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他常告訴眾人,與家人、鄰居、同事、親戚朋友結好緣就是替自己的來生鋪好路。出門搭車,與同車陌生人也可以用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個點頭來結善緣,因為沒有人能預料那一眼、那一笑會在對方留下何種神秘的力量。


有一個婦人,年輕就跟先生在各個工地做板模工,那是非常耗費體力的工作,男人來做已經十分吃力,何況是女人。婦人嫁雞隨雞,先生做什麼,自己跟著做就是,夫唱婦隨才能齊力斷金。這對夫妻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一點都不吝嗇,為人誠懇真摯,親友間需要幫忙,做得到絕對沒有第二句話,兩夫妻常常扮演遠親近鄰的心靈捕手、救火隊。


婦人四十多歲時,僵直性脊椎炎發作,手指和腳指慢慢變形,發作時就會暫時不良於行,無法穿鞋子,也無法走路。在婦人生病心情沮喪時,姪媳婦來接引,帶她走入慈善做公益,改變了婦人的心境,姪媳婦說,剛嫁進這個大家庭,先生便跟她提起叔叔嬸嬸對他們家的幫助,假以時日一定要回報。婦人在姪媳婦牽引下加入慈善團體而有見苦知福的機會,看見許多人身上的病痛甚於自己,苦悶的心就這樣打開了,為了能夠走路和好做事,就算雙手雙腳動了十次刀也在所不惜。


婦人已經六十多歲了,仍然積極把握因緣做好事,她總是穿著特製拖鞋在廚房揮汗如雨替志工做便當、做分類。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先生就會替她扳開手指跟腳指,一根一根擦拭塗藥,細心的模樣讓孩子都感動。先生說,太太年輕時為這個家做過頭,才會累積一身的病痛,為了成就太太當志工的願力,先生也加入志工行列,太太做不來的部份,先生在一旁當左右手、定心丸和膽子。不只是先生,婦人的妹妹同樣是志工,加入志工的因緣也跟姊姊有關,姊姊在外面為人群付出,礙於病痛,做不來的部份,她可以搭把手,亦步亦趨成就姊姊的願力。


這位婦人雖然四十多歲就罹患脊椎炎,但是為人處事的美德,以及多年累積的好人緣,都成了逆境中的最可貴的力量。在她最痛不欲生的發病時期,不斷湧出貴人,先生、孩子、姪媳婦、妹妹,以及左鄰右舍,都給她偌大的鼓勵和支持,成就她在病痛中猶能服務人群的初衷。雖然脊椎炎會隨年紀的增長而加重退化,但是婦人無所畏懼,因為她的狀況已經比病友好太多,可以出門做公益,煮飯給志工吃,半拖病半健康,已經是上天給她最好的禮物了。


#付出無所求

#一念善

#廣結善緣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善與惡,其實都由我們自身的習氣在決斷。比如,一位開檳榔攤兼做六合彩組頭的男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在外面逗留翹家,抽菸吃檳榔喝酒兼飆車的行為,並不覺得是自己的行為身教有偏,反而覺得孩子叛逆不聽話需要以惡治惡來管教。又比如,一位做牛排餐館生意的男子,對於父母和岳父母同一時間重病住院,馬上有所警覺,心想是不是
有一對夫妻,兩人都是國小畢業,先生比太太多認得一些字,因為小時候功課比較好。這對夫妻都是藍領階級,對讀書識字方面比較不在行,不曉得是不是因此而「遺傳」給四個孩子,四個孩子升上國中之後,不約而同被編入放牛班,親友都笑這對夫妻,「你們真會生,都生到這種憨慢讀冊的小孩,以後出社會撿角。」夫妻倆都是陪笑居多
老智者說,人要有正信,不要迷信,迷就是心念有偏,行為就會出差錯。從前有一位貴婦,經常疑神疑鬼,家中無人的時候若天花板或是地板熱帳冷縮發出聲響,她便嚇得花容失聲,天天跑去收驚。後來有人跟她說念《心經》可以壯膽,她就猛起來念,越念越害怕,老智者問她,「妳念《心經》給誰聽?」貴婦說,念給觀世音菩薩聽,祂聽
有一位少婦,年初與先生結婚,年底婆婆就因外出採買不慎跌倒撞擊側腦而昏迷,送醫急救,醫生緊急為老人家手術,沒想到手術之後淪為植物人,臥床半年之後撒手人寰。 這位少婦的婆婆佛道摻修,偶爾誦經,常到寺廟為一家大小點燈求福求平安。少婦則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有做早課和晚課的習慣,婆婆進療養院受苦無法解脫
有一位女子,十三歲那一年被媽媽帶到地藏王菩薩寺參拜結緣,當時,女孩的家庭有不少困難,包括生計、健康,以及家族的大小紛爭。這個家庭受到佛寺師父的勸慰開導,以及地藏王菩薩無數次慈悲的指示,幾年後,這個家庭起死回生,不僅經濟有很大的改善,家人也重獲健康,家族之間的紛爭也終於平息。 那時女孩已經來到二
因緣甚妙,它就蟄伏在我們的身邊,伺機而動,但是當彼此的因緣不俱足,就會與它擦肩而過,接下來的風景有喜有悲,在悲喜交錯中,漸漸找到穩定的力量。 姿惠的前半生算是幸福有餘,雖然有經濟壓力,但是先生疼愛,四個孩子聽話乖巧,就算在不甚寬裕的情況下也給自己一點犒賞,偶爾跟朋友去唱歌旅行,放鬆心情。這樣子
善與惡,其實都由我們自身的習氣在決斷。比如,一位開檳榔攤兼做六合彩組頭的男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在外面逗留翹家,抽菸吃檳榔喝酒兼飆車的行為,並不覺得是自己的行為身教有偏,反而覺得孩子叛逆不聽話需要以惡治惡來管教。又比如,一位做牛排餐館生意的男子,對於父母和岳父母同一時間重病住院,馬上有所警覺,心想是不是
有一對夫妻,兩人都是國小畢業,先生比太太多認得一些字,因為小時候功課比較好。這對夫妻都是藍領階級,對讀書識字方面比較不在行,不曉得是不是因此而「遺傳」給四個孩子,四個孩子升上國中之後,不約而同被編入放牛班,親友都笑這對夫妻,「你們真會生,都生到這種憨慢讀冊的小孩,以後出社會撿角。」夫妻倆都是陪笑居多
老智者說,人要有正信,不要迷信,迷就是心念有偏,行為就會出差錯。從前有一位貴婦,經常疑神疑鬼,家中無人的時候若天花板或是地板熱帳冷縮發出聲響,她便嚇得花容失聲,天天跑去收驚。後來有人跟她說念《心經》可以壯膽,她就猛起來念,越念越害怕,老智者問她,「妳念《心經》給誰聽?」貴婦說,念給觀世音菩薩聽,祂聽
有一位少婦,年初與先生結婚,年底婆婆就因外出採買不慎跌倒撞擊側腦而昏迷,送醫急救,醫生緊急為老人家手術,沒想到手術之後淪為植物人,臥床半年之後撒手人寰。 這位少婦的婆婆佛道摻修,偶爾誦經,常到寺廟為一家大小點燈求福求平安。少婦則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有做早課和晚課的習慣,婆婆進療養院受苦無法解脫
有一位女子,十三歲那一年被媽媽帶到地藏王菩薩寺參拜結緣,當時,女孩的家庭有不少困難,包括生計、健康,以及家族的大小紛爭。這個家庭受到佛寺師父的勸慰開導,以及地藏王菩薩無數次慈悲的指示,幾年後,這個家庭起死回生,不僅經濟有很大的改善,家人也重獲健康,家族之間的紛爭也終於平息。 那時女孩已經來到二
因緣甚妙,它就蟄伏在我們的身邊,伺機而動,但是當彼此的因緣不俱足,就會與它擦肩而過,接下來的風景有喜有悲,在悲喜交錯中,漸漸找到穩定的力量。 姿惠的前半生算是幸福有餘,雖然有經濟壓力,但是先生疼愛,四個孩子聽話乖巧,就算在不甚寬裕的情況下也給自己一點犒賞,偶爾跟朋友去唱歌旅行,放鬆心情。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