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與不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智者說,人要有正信,不要迷信,迷就是心念有偏,行為就會出差錯。從前有一位貴婦,經常疑神疑鬼,家中無人的時候若天花板或是地板熱帳冷縮發出聲響,她便嚇得花容失聲,天天跑去收驚。後來有人跟她說念《心經》可以壯膽,她就猛起來念,越念越害怕,老智者問她,「妳念《心經》給誰聽?」貴婦說,念給觀世音菩薩聽,祂聽了開心就會保佑。老智者又說,《心經》是觀世音菩薩用來度眾的經典,又何需誰來念給祂聽。


一個人正氣凜然,正知正念,便不會疑神疑鬼,另一個說法是,如果不動歪腦筋,不去想一些負面的事情,自然不會跟負面的磁場相應。比如,有一個人開車經過一條小路,看見一隻被車輛輾平的狗屍,心中便起了不好的畫面和念頭,甚至嫌惡的向車窗外呸了一口痰,缺少尊重的心念和行為才會與不好的磁場相應。


有一對婆媳,婆婆是老師很鐵齒,媳婦也是老師卻很迷信,婆婆的鐵齒在於她只信自己,她認為人定勝天,路是人走出來的,不是神下凡來幫忙的。而媳婦生長在迷信家庭,只要身體不舒服就去收驚,三天兩頭就要收一次,十幾年下來,花在收驚的錢可以買一輛國產車。後來,婆婆接觸慈善團體,聞法入心,明白因緣果報的真相,釋懷先生三十多歲因病離世拋下自己和孩子的悲憤。而媳婦則是受婆婆德性感召,加入慈善團體關懷弱勢,好事做多了,福氣與正氣在身上一點一滴堆疊,自然不會疑神疑鬼或想東想西,這位媳婦已經很久沒有收驚了。


老智者說,有些人有敏感體質,先天與某種磁場相近,不過,最重要的是心無雜想,只要我們的心很純正,不用負面的心思去猜忌他人,相疑他人,邪思他人,陷害他人,保持正向心念,自然就能與虛空中的不善不潔的磁場斷絕,天天自在輕安。


#正知正信

#迷信

#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6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有一位老禪師說,有很多人對他說,等退休要來修行,換句話說,退休之後才要開始修身養性做善事。老禪師總是笑著回答他們,「屋頂的水塔破了,水一直在漏,是不是也要等到有空的時候才來修?」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或積福或損福,都決定我們一句話怎麼說、一件事怎麼做、一個念頭怎麼起。 老智者曾說過一個故
Thumbnail
2025/05/02
有一位老禪師說,有很多人對他說,等退休要來修行,換句話說,退休之後才要開始修身養性做善事。老禪師總是笑著回答他們,「屋頂的水塔破了,水一直在漏,是不是也要等到有空的時候才來修?」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或積福或損福,都決定我們一句話怎麼說、一件事怎麼做、一個念頭怎麼起。 老智者曾說過一個故
Thumbnail
2025/05/02
父母賺錢能力有限,小時候的阿財常常吃不飽,當有一天阿財長大了,他便很熱衷賺錢改善家計。阿財從十多歲就做各種肉販,婚後跟太太改行賣小火鍋,冬天客人絡繹不絕,夏天則是門可羅雀,阿財又動了腦筋,決定做烤鴨烤雞自助餐,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每個月的淨額有一二十萬。 那時候的阿財自助餐生意做得火火紅紅,壓
Thumbnail
2025/05/02
父母賺錢能力有限,小時候的阿財常常吃不飽,當有一天阿財長大了,他便很熱衷賺錢改善家計。阿財從十多歲就做各種肉販,婚後跟太太改行賣小火鍋,冬天客人絡繹不絕,夏天則是門可羅雀,阿財又動了腦筋,決定做烤鴨烤雞自助餐,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每個月的淨額有一二十萬。 那時候的阿財自助餐生意做得火火紅紅,壓
Thumbnail
2025/05/02
全英十幾歲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出家的念頭,並不是看破紅塵,或是看透世事,而是有感自己天生長得醜,將來要還麻煩父母找對象,僅僅一個出家念頭並沒有執行,因此全英還是奉父母之命結婚了。全英的婚姻很戲劇化,當年父母去探對方門風,看見對方的阿公躺在大廳準備往生,沒想到隔天又復活,全英的父母便說這是好彩頭,於是作
Thumbnail
2025/05/02
全英十幾歲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出家的念頭,並不是看破紅塵,或是看透世事,而是有感自己天生長得醜,將來要還麻煩父母找對象,僅僅一個出家念頭並沒有執行,因此全英還是奉父母之命結婚了。全英的婚姻很戲劇化,當年父母去探對方門風,看見對方的阿公躺在大廳準備往生,沒想到隔天又復活,全英的父母便說這是好彩頭,於是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老智者說,人要有正信,不要迷信,迷就是心念有偏,行為就會出差錯。從前有一位貴婦,經常疑神疑鬼,家中無人的時候若天花板或是地板熱帳冷縮發出聲響,她便嚇得花容失聲,天天跑去收驚。後來有人跟她說念《心經》可以壯膽,她就猛起來念,越念越害怕,老智者問她,「妳念《心經》給誰聽?」貴婦說,念給觀世音菩薩聽,祂聽
Thumbnail
老智者說,人要有正信,不要迷信,迷就是心念有偏,行為就會出差錯。從前有一位貴婦,經常疑神疑鬼,家中無人的時候若天花板或是地板熱帳冷縮發出聲響,她便嚇得花容失聲,天天跑去收驚。後來有人跟她說念《心經》可以壯膽,她就猛起來念,越念越害怕,老智者問她,「妳念《心經》給誰聽?」貴婦說,念給觀世音菩薩聽,祂聽
Thumbnail
經典有一句話「萬法唯心造」,這句話對現代人除心魔提正念有很大的幫助。這句話的意思是,心是一切的主宰,念頭都是好的,看人都用清淨心,生活就會快樂又幸福。念頭都是壞的,看人都用我執和疑心,生活就會充斥妖魔鬼怪,見了佛也以為撞到鬼。 有一個婦人,生性膽小加上智慧蒙塵,從懂事以來就異常迷信,對肉眼不見
Thumbnail
經典有一句話「萬法唯心造」,這句話對現代人除心魔提正念有很大的幫助。這句話的意思是,心是一切的主宰,念頭都是好的,看人都用清淨心,生活就會快樂又幸福。念頭都是壞的,看人都用我執和疑心,生活就會充斥妖魔鬼怪,見了佛也以為撞到鬼。 有一個婦人,生性膽小加上智慧蒙塵,從懂事以來就異常迷信,對肉眼不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生活中會常遇到考驗,每次心境平靜時,妻子就會化身菩薩來考驗修行的功力。有時因為年紀大了忘東忘西,就常被妻子吐槽「頭腦不靈光」!做過的事又忘了,聽到妻子刺耳的言詞,真想反駁,但心中又升起了《六祖壇經》:「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枉向精舍數年,更修何道?若不識眾生,如何契入
Thumbnail
母親以前常說,她不怕身體的勞累,卻很怕心上的累。當時年紀小,能體會的累,只有念書太晚、打工太忙,睡不飽、起太早的累,一點也無法體會母親所說的心上的累。年紀漸長,終於知道什麼是心累。心累就是牽掛太多,煩惱太重,擔心沒完沒了。
Thumbnail
母親以前常說,她不怕身體的勞累,卻很怕心上的累。當時年紀小,能體會的累,只有念書太晚、打工太忙,睡不飽、起太早的累,一點也無法體會母親所說的心上的累。年紀漸長,終於知道什麼是心累。心累就是牽掛太多,煩惱太重,擔心沒完沒了。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聽了一位老居士說做善事會闔家平安,念佛號會諸事吉祥,她聽了心生嚮往,回家馬上做。女人隔天就去家裡附近的回收場做志工,晚上全家人看電視時,她窩在書房轉佛珠,一個晚上就念了兩三千句佛號,覺得心滿意足。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聽了一位老居士說做善事會闔家平安,念佛號會諸事吉祥,她聽了心生嚮往,回家馬上做。女人隔天就去家裡附近的回收場做志工,晚上全家人看電視時,她窩在書房轉佛珠,一個晚上就念了兩三千句佛號,覺得心滿意足。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小女從小就非常怕鬼,因曾被外道、外靈干擾,小時候曾在家中或旅館睡覺時,看到鬼魂,從此從小就很怕睡覺,更怕一個人睡覺,因為末學本身也是靈異體質,雖未親眼見過鬼魂,但可以感覺靈界朋友在身旁的不舒服感覺,在還未接觸精舍唸經前,末學也是非常怕鬼,但偏偏自己又很容易招惹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小女從小就非常怕鬼,因曾被外道、外靈干擾,小時候曾在家中或旅館睡覺時,看到鬼魂,從此從小就很怕睡覺,更怕一個人睡覺,因為末學本身也是靈異體質,雖未親眼見過鬼魂,但可以感覺靈界朋友在身旁的不舒服感覺,在還未接觸精舍唸經前,末學也是非常怕鬼,但偏偏自己又很容易招惹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日前,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已退出修行群組,為何還是干擾不斷?她訴說著這幾年,不斷地被干擾,讓她不敢上網、不敢看電視、不敢與人多接觸,只能將自己緊緊封閉在自我的小空間裡,只求干擾能放過她。 因為干擾,她跟先生的關係也日漸緊繃,因為先生下班後的娛樂便是玩遊戲,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日前,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已退出修行群組,為何還是干擾不斷?她訴說著這幾年,不斷地被干擾,讓她不敢上網、不敢看電視、不敢與人多接觸,只能將自己緊緊封閉在自我的小空間裡,只求干擾能放過她。 因為干擾,她跟先生的關係也日漸緊繃,因為先生下班後的娛樂便是玩遊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