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金一直被視為抗通膨的首選資產,然而,高盛(Goldman Sachs)近期發布的報告卻對這一傳統觀點提出質疑。高盛認為,黃金作為抗通膨工具的效果已經過時,並建議投資者應重新評估其投資組合,轉向更具效益的美國股票、房地產和中期國債等資產。
黃金長期以來被視為抗通膨的避險資產,特別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期。例如,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美國年均通膨率達到8.8%,而黃金價格的年報酬率則高達35%。同樣,2008年金融危機後,黃金價格從800美元/盎司飆升至近1,200美元,漲幅接近50%。
然而,高盛指出,黃金的抗通膨效果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能持續。例如,在1980至2000年間,黃金與通膨之間的關聯性下降,其報酬率未必能超越其他資產如房地產和大宗商品。高盛認為,儘管黃金在某些極端情況下表現出色,但其抗通膨效果相對較差,甚至與比特幣相當。
高盛在報告中推薦了三種更具抗通膨效果的資產:美國股票、房地產和中期國債。
根據高盛的報告,2008年金融危機後,黃金、美國股票、房地產和中期國債的表現存在顯著差異。黃金價格從800美元/盎司上升至2012年的接近1,900美元,漲幅超過130%,年均回報率約為15%至20%。美國股票市場則從2009年的676點上升至2019年的2,900點,漲幅達到約330%,年均回報率約為13%至15%。房地產市場自2012年以來,美國住宅價格平均增長約50%,年均回報率約為10%至12%。中期國債的年均回報率則約為2%至4%。
高盛認為,相較於黃金,美國股票、房地產和中期國債更能有效抵禦通膨壓力,這一觀點反映了不同資產類別在應對經濟變化時的特性和潛力。
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黃金的抗通膨效果產生了深遠影響。全球經濟復甦、貨幣政策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都對黃金價格波動產生了影響。例如,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需求增加可能推動通膨上升,這使得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可能會上升。然而,若經濟增長過快,可能會促使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對黃金價格造成壓力。
此外,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對黃金價格有直接影響。當利率上升時,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增加,使得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於利息收益更高的資產。近期,美國12月PPI數據顯示價格壓力減弱,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加強,這推動了金價上漲。然而,如果美聯儲未能如預期降息或進一步加息,則可能導致黃金價格面臨挑戰。
根據高盛的報告,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中應考慮調整其投資組合,以更有效地抵禦通膨影響。高盛建議投資者減少黃金配置,增加美國股票、房地產和中期國債的比例。例如,保守型投資組合可以配置60%的美國股票、20%的房地產、15%的中期國債和5%的黃金;均衡型投資組合可以配置50%的美國股票、25%的房地產、15%的中期國債和10%的黃金;積極型投資組合可以配置70%的美國股票、15%的房地產、10%的中期國債和5%的黃金。
高盛的分析顯示,未來投資者可能需要考慮更具效益的抗通膨資產,而不僅僅依賴傳統的黃金投資。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投資者應重新評估其投資組合中的黃金配置,以更好地應對潛在的通膨風險。透過增加美國股票、房地產及中期國債的比例,並減少黃金和比特幣的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應對未來的通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