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書】我內向,我愛台灣─讀張瀞仁《給台灣的情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內向人,我深深覺得降生於台灣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

  世界本來就充滿灰暗,而內向者遭遇這些灰暗時,內耗的波濤洶湧程度是一般人無法確切感受的,但自身也必須主動覺察,暖陽一直在背後,只要願意轉頭望去,我們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歲月靜好。我想,張瀞仁就是那位轉了頭,認真寫下了這片歲月靜好的人。

  起初讀張瀞仁《安靜是種超能力》時,我已經進入需要大量社交與語境判讀的金融業,在工作的苦海裡翻騰。當時只覺得:終於有人精準地定義「內向者」,並提供許多經驗與小解方,拯救許多內向者於水火中。(其中有許多荊棘與破關之法,都是我已走過的路,我卻以為只有自己在這條孤獨的路上,因此回頭望去,深有共鳴。)

  為了無更後顧之憂地經營我的生活,我選擇異常艱苦地進入完全不擅長的職場,只因我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在經濟無虞之後,透過觀察這個我選擇降生的人類世界,記錄一切美好與哀愁。只是,人生有許多選擇其實無法選擇,在寫作上,我未能全心全意,或許也無法開花結果,但看著達成目標的人,讀著喜愛的作品,寫下一點感想,也堪慰自己對文字的渴求。

  並不意外張瀞仁能寫出《給台灣的情書》這樣的作品。從她敘述方式本來就是溫暖卻精準的。這裡的「精準」,並非指文字的犀利度與文章背後的深度,而是全書所表達的「情書」意涵。從前我多讀文史,出入職場後多了心理學,偶爾附加行銷類,這是我少數一口氣讀完的,如同「旅遊書」的「散文集」。

  你愛台灣嗎?她用一整本給台灣的情書回答:「我愛你」。


  也可以這麼說:「她用內向者的方式盡情對台灣說出:我愛你。」

  字裡行間除了紐約的台灣日、進香走廟、接地氣菜市場與夜市,也有一些可愛的自嘲(球界的主場冥燈、求餵養的內向者)與自省(社交障礙與wingman情懷)。很明顯地,有一條由「台灣魂」與「內向特質」編織而成,稱作「共鳴」的隱形繩索,明確又柔軟地引導讀者默默前進。我相信,這是沒有讀書習慣,或有案頭書恐懼症的讀者,都能不知不覺完讀的散文集。

  輕鬆閱讀並不意謂文字不具深度。相反地,生動流暢是一種獨特且難得的文字能力。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每個台灣人有自己愛台灣的方式。能用文字實實在在紀錄「我熱切愛著台灣的一切,與專心愛著台灣的那個自己」,讓我感到一種絕對踏實的幸福,我相信這也是多數內向者默默愛台灣的方式之一。

  在我讀完本書當下,台灣奪得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冠軍(2024 WBSC Premier 12),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台灣記憶。謝謝豐沛而自由的台灣,也謝謝張瀞仁,讓我與台灣一起前進、一起創造更多燦爛。


avatar-img
26會員
35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遺我雙鯉魚 的其他內容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正確說法是,我的文字就是我的作品,能寫的時候我就用力寫,韶光困頓的時候我就簡單寫。如果我夠努力前進,我的每個文字就會有我的味道。每個人都可以寫母親、寫鄉愁、寫歡心、寫苦痛,但讀者的共鳴有時候不在處於同樣的時空、經驗、記憶,而是彼此心中透出的感嘆、矛盾、無語之語。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正確說法是,我的文字就是我的作品,能寫的時候我就用力寫,韶光困頓的時候我就簡單寫。如果我夠努力前進,我的每個文字就會有我的味道。每個人都可以寫母親、寫鄉愁、寫歡心、寫苦痛,但讀者的共鳴有時候不在處於同樣的時空、經驗、記憶,而是彼此心中透出的感嘆、矛盾、無語之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房東的貓ft.夏日入侵企畫-真空 如果說 在偌大世界里 還有什麼事情讓我著迷 那一定 是如何能看清 你緊閉的雙眼和你的心 或許你一定會覺得神奇 明明只是一場平常相遇 其實你也不必假裝逃避 我來勇敢 去跨越距離 像一道光 像一道光 像一場暴風雨 你就這樣侵入我的心 像一首歌
臺北新生活雜記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郭忠祐-感動的心聲 一个人 恬恬咧吼 為無愛你的人困擾 一個人 默默哭泣 位不愛你的人困擾 阮聽你 慢慢投 哭過的清醒較重要 我們聽你 慢慢說 哭過的清醒較重要 看著你 歡喜甲哭 敢有快樂代誌來到 看著你 高興到哭 難道有快樂的事來到 大聲笑出 攏莫有煩惱 大聲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故事的開始最好你的車夠老,老到可以播放卡帶, 那種倒轉或快轉的時候會喀拉喀拉作響的那一種卡帶, 老到可以把音樂和浪漫帶到一個像LA一路開到Vegas那麼荒涼的地方。 卡帶放的是老音樂,現在年輕人聽都沒聽過的歌手嘶吼的歌聲, 例如像誰? 像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 剛退伍那時節,遑遑不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房東的貓ft.夏日入侵企畫-真空 如果說 在偌大世界里 還有什麼事情讓我著迷 那一定 是如何能看清 你緊閉的雙眼和你的心 或許你一定會覺得神奇 明明只是一場平常相遇 其實你也不必假裝逃避 我來勇敢 去跨越距離 像一道光 像一道光 像一場暴風雨 你就這樣侵入我的心 像一首歌
臺北新生活雜記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郭忠祐-感動的心聲 一个人 恬恬咧吼 為無愛你的人困擾 一個人 默默哭泣 位不愛你的人困擾 阮聽你 慢慢投 哭過的清醒較重要 我們聽你 慢慢說 哭過的清醒較重要 看著你 歡喜甲哭 敢有快樂代誌來到 看著你 高興到哭 難道有快樂的事來到 大聲笑出 攏莫有煩惱 大聲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故事的開始最好你的車夠老,老到可以播放卡帶, 那種倒轉或快轉的時候會喀拉喀拉作響的那一種卡帶, 老到可以把音樂和浪漫帶到一個像LA一路開到Vegas那麼荒涼的地方。 卡帶放的是老音樂,現在年輕人聽都沒聽過的歌手嘶吼的歌聲, 例如像誰? 像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 剛退伍那時節,遑遑不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