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書】關鍵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書讀多了就明白,真實的生命總是道阻且長,但功課總是要做,而且不論成敗,必得認真做,才不愧對在人間的學習之路。

  感謝作家林楷倫,從去年(2023)起,我開始思考屬於自己每年的關鍵字,去年為「尋找」,今年為「定位」;而明年,「回歸」應該是最恰當的註解。

  依據今年的關鍵字(定位),我明確地完成的進度為三場路跑、一場滂沱大雨中的健走、鋼琴課進度及單曲完成、50張明信片寄送、龐大地斷捨離、一個月一篇部落格文章的標準進度(這幾年來產出最穩定的期間)、即將參加人生首場音樂會(對,真的是首場)以及提前決定明年生活重心:回歸家庭陪伴家人、運動、閱讀、繼續學琴。

  另一個驚喜,便是成為臉書【春槑】專頁的小編,期盼未來將能運用文字的興趣,陪伴好友實踐微小但溫暖的「信箋之夢」,讓明信片載著文字飛翔,在離開數位之後,仍能感受到躍然紙上的,無形的眷念。

  而工作,愈發成為擁有穩定比例,但卻不是那麼絕對的存在。但這不表示我將放棄工作重心,而是適度地調整與取捨家庭、個人與工作,努力取得天秤的平衡。

  一直以來,於工作不求業績,但求問心無愧;於運動不在意名次,但求健康完賽;於讀書不追逐本數,但求吸收智慧領悟真理。我學習與探索許多許多,如學琴、學收納、學塔羅,都只為了自己,因為我此生並不偉大,沒有足夠的能力與意願成為一位好母親、好妻子、好員工……。

  我只能拚命照顧自己,但因為我可以拚命照顧我自己,所以把這份功課做好,便是世間第一圓滿的事。我無法發光,也不需要發光,我只要不阻礙其他人發光,甚至在照顧自己之餘,有能力在他人發光的路上加點火苗,看著這份明亮一路延續下去,此生即無憾。

  我從不後悔,也未感到孤獨。自幼時起,我明白自己從來就是習慣孤身的人,偶爾有伴攜手前行,我感到溫暖而有衝勁,但更多時候,我想要的是一片淡泊與寧靜,以及遠方偶爾稍來的問候信息,各自安好,互不打擾。這樣的我,才是我認同的「真正的自己」。

  這讓我想起榮格理論的意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否認、拒絕、反抗、不作為,往往是在成人的世界裡不被「允許」的結果。如果能允許孩子,先認同他們的認同(與不認同),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發展中,學會把「自己」長好。當自己長成真正的自己,就能在任何時刻在挫折中順利復原,完成與自己和解的任務。

  這條與自己和解的路,我走了四十幾年,至今才懂,但猶未晚也。

  至於寫作,當然繼續,反正就任性地寫自己,寫生活,寫一些往後世界不會記得,但我記得就可以的命運與歲月。

  來年,也請大家多多關懷指教,給予一位再過幾年就得邁入半百的懷舊老派女子各式各樣的照顧(請勿拍打,但可以餵食,謝謝)。

春槑在這兒: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78166778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遺我雙鯉魚
26會員
38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遺我雙鯉魚的其他內容
2025/01/19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2025/01/19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2024/11/09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Thumbnail
2024/11/09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Thumbnail
2023/12/17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Thumbnail
2023/12/17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喜歡現在的自己。提供了一些哲理金句和生活觀念,適合在人生困境時閱讀。希望讀者能夠找到力量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接受過去的自己,並喜歡現在的自己。提供了一些哲理金句和生活觀念,適合在人生困境時閱讀。希望讀者能夠找到力量讓自己快樂起來。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種精神口號,而是日日的自我應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