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書】找出自己能走的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同學阿里的關係,在臉書結識作家林楷倫。這兩天讀到他說每年都會給自己一個關鍵字,今年的關鍵字是「離開」,我想,所謂關鍵字,不外乎兩種狀態,一種是目標設定,另一種是狀態呈現。對我而言,今年的關鍵字是「尋找」,「尋找」比較像是狀態呈現;而明年,應該可以走向「定位」,「定位」就比較偏目標設定了。  

  漫長的一年也就這麼跌跌撞撞地即將過完。說跌跌撞撞,大抵是工作辛勞,並與微恙的身體在搏鬥,往好處想,經過一整年各種嘗試後,在生活與工作的天秤兩端,我開始懂得微調只屬於我的身心平衡。  

  今年,我開啟了尋找自我的旅程:報名兩場路跑、一場登山、鑽研MBTI領域並參與工作坊、寄出八十張國際明信片;上半年,部落格發佈七篇短文,而下半年,我啟動籌謀已久的線上鋼琴課……這些全是人生中豐富有趣的體驗。  

  我明白,目前金融工作所需的能力,已然完全超過大腦運轉的負荷上限(誰讓我是文科腦?),於是常感到身心衰疲。但我從未後悔,因為這是我的選擇,我珍惜目前的工作,是因為珍惜工作帶給我的另一份生活上的餘裕。當生活有餘裕,才有更多選擇權,才有心去思考寫與不寫、要寫什麼、什麼時候寫,又如何持續不輟地寫下去。  

  若我最終仍期盼用寫作建構我的生命,那麼寫作便是一條悠長路途。所有日常活動與感知,即使是不經意的瑣事,都是素材的採擷、收集與醞釀,緩緩成為寫作時溫柔透出的光,使文字更豐富的養分;停留,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了解自己,讓自己更清楚想看見何種風景、何種傾訴,就算寫作不為什麼,只是命運的速寫也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寫不寫,我都會走出自己的路,也必須走出自己的路。  

  只是寫作這件事之於我,如同一種歸依,岔路繞來繞去,回到寫作的路上,仍然感到無比安心。唯一對自己稍不滿意的是,寫作的頻率與節奏仍然沒有回到我想要的高度,我想,是時候給自己點自律的壓力了,這也是讀陳雪老師《寫作課》才下的決心。  陳雪老師說:去愛、去寫、去實踐。老師也說,她在42歲之後才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剛滿42歲的我,隱隱有種觸動,離開能恣意寫作的東海時光,踏過迷霧般徬徨的二十載,在不惑之年將工作安定下來後,終於斷斷續續又開始讀書寫作。  

  這幾年由於工作與家事,讀書的時間幾乎限於睡前,於是書買得少,也以電子書為主,但比起從前多讀文史,現在只要有興趣,什麼書都會讀一點,哲學心理學經濟學行銷學藝術甚至醫藥……。欣慰的是。至少我還能讀。而寫作,卻成為零散時間裡最為難達成的活動,畢竟寫作本身之於我,是需要用一片龐大的心靈靜謐,鋪滿一個無人打擾的完整的時空,才能成就一場文字的心流體驗,在忙碌的韶光裡,要取得這樣一大塊純然的獨處與空白,並非不可得,但很靠運氣。  

  但我不想再把寫作想得太高太遠太艱困,這樣更容易把寫作逼到絕路,讓自己僅剩的一點寫作初心與樂趣蕩然無存。我比較趨向的生活形式,是如同Rhonda Byrne《秘密》裡關於吸引力法則的心法,肯定地想像自己將要成為的模樣,當自己喜愛某種狀態,頻率及能量將會幫助自己往那樣的路途推進。  

  當然,我不會虛妄地想像成為億萬富翁,我只是向屬於文字的那個自己預告,新的一年來臨,我將會成為一個規律(而非多產)的寫作者。日子歡愉或哀淒,忙碌或悠閒,都得寫寫字,讓寫作將成為年歲遞嬗間永不荒廢的習慣,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註定要走的路,也都需要找出自己能走的路。我的路,很簡單也很平凡,只要覺察自己所有,並勇敢書寫所有,無視任何眼光,無懼任何毀譽,這樣就可以了。我有不少朋友,早早走在屬於自己的那條對的路上,而我,終於也要踏上充滿自我歸屬的旅途了嗎?  
  

  希望是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2/17
很好啊,有這麼想法,努力創作,就可以走得更遠更長。
遺我雙鯉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8
普普文創 其實我已經不想給自己任何壓力所以順其自然並盡力就好,畢竟凡塵俗世的功課還是得先做的。
avatar-img
遺我雙鯉魚
26會員
36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遺我雙鯉魚的其他內容
2025/01/19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2025/01/19
  所謂舉重若輕,用最潔白如雲吸引人的文字走過對台灣最深刻至底的記憶與情愫,如此告白,是我至今仍無法做到的。如同村上春樹在《邊境.近境》 裡形容墨西哥人熱愛音樂的程度的敘述方式:「在這個奇妙的國家,就算所有的機器都死了,所有的理想和革命都死了,由於某種奇妙的理由,只有車上的音響不會死。」
Thumbnail
2024/12/22
  如果能允許孩子,先認同他們的認同(與不認同),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發展中,學會把「自己」長好。當自己長成真正的自己,就能在任何時刻在挫折中順利復原,完成與自己和解的任務。      這條與自己和解的路,我走了四十幾年,至今才懂,但猶未晚也。   
Thumbnail
2024/12/22
  如果能允許孩子,先認同他們的認同(與不認同),才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發展中,學會把「自己」長好。當自己長成真正的自己,就能在任何時刻在挫折中順利復原,完成與自己和解的任務。      這條與自己和解的路,我走了四十幾年,至今才懂,但猶未晚也。   
Thumbnail
2024/11/09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Thumbnail
2024/11/09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Thumbnail
而從此,我不為寫而寫,而是為了面對生命中所有放不下的人、跨不過的坎、追不回的青春而寫。這是我定義的,真正屬於我生命裡的寫作。
Thumbnail
想到哪裡,心就在那裏。 在寫的過程中去接住流動的情緒與思緒,能夠重新面對既有的生命經驗,照見未曾被好好看見與照顧的自我,對於往事和自身的想法,都有全新的理解。 有人因此對過往的傷害釋然,也有人覺察了自身的狀況,從而改變生活的態度。書寫,就是一趟美好的發現之旅。
Thumbnail
想到哪裡,心就在那裏。 在寫的過程中去接住流動的情緒與思緒,能夠重新面對既有的生命經驗,照見未曾被好好看見與照顧的自我,對於往事和自身的想法,都有全新的理解。 有人因此對過往的傷害釋然,也有人覺察了自身的狀況,從而改變生活的態度。書寫,就是一趟美好的發現之旅。
Thumbnail
我是個不懂規劃生涯的人,總是走一步算一步,信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生活態度。提前退休不再計畫內,退休後的日子,就隨心而走,喜歡的就去嘗試,不喜歡的也不強迫自己。 說起寫作,並不是我的興趣,我只是想寫寫東西來打發時間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我是個不懂規劃生涯的人,總是走一步算一步,信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生活態度。提前退休不再計畫內,退休後的日子,就隨心而走,喜歡的就去嘗試,不喜歡的也不強迫自己。 說起寫作,並不是我的興趣,我只是想寫寫東西來打發時間和了解自己。
Thumbnail
繼上一篇牢騷後,最近開始收整自己的創作經營定位。雖然常寫如村長不聊、談寫作的閱覽數不如以往,也讓我開始懷疑之後想寫的寫作者生存手冊是否還有存在必要?不過想來自己也不是以「寫作建議」為主要的經營目的,因此這一塊的成就和成效如何,其實沒有必要太過在意才是。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小說家,一條所有寫作文類當中
Thumbnail
繼上一篇牢騷後,最近開始收整自己的創作經營定位。雖然常寫如村長不聊、談寫作的閱覽數不如以往,也讓我開始懷疑之後想寫的寫作者生存手冊是否還有存在必要?不過想來自己也不是以「寫作建議」為主要的經營目的,因此這一塊的成就和成效如何,其實沒有必要太過在意才是。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小說家,一條所有寫作文類當中
Thumbnail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要是選擇荒廢掉的話),裝聾作啞兩年便流逝。 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唸中學,寫這一篇正在GAP YEAR。我這兩年不寫,是找不到寫作的意義,現在回來是因為我找到了,就是想透過公開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開始使用方格子是想訓練自己寫作賺錢,可又無事可寫;自己每天寫的都是日記類的東西,
Thumbnail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要是選擇荒廢掉的話),裝聾作啞兩年便流逝。 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唸中學,寫這一篇正在GAP YEAR。我這兩年不寫,是找不到寫作的意義,現在回來是因為我找到了,就是想透過公開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開始使用方格子是想訓練自己寫作賺錢,可又無事可寫;自己每天寫的都是日記類的東西,
Thumbnail
前言 大約一兩年前,當本業工作步入正軌,也開始慢慢累積自身財富時,察覺已達成當時所設的近程目標,突然這麼問自己:「這是你要的生活嗎?」 霎那間,我知道這已經不是確切肯定的事,彷彿這問題已成了灰色地帶。 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你/妳離開人世後,你/妳希望自己留給世人什麼樣的印象? 以前在學階段,總想著能夠
Thumbnail
前言 大約一兩年前,當本業工作步入正軌,也開始慢慢累積自身財富時,察覺已達成當時所設的近程目標,突然這麼問自己:「這是你要的生活嗎?」 霎那間,我知道這已經不是確切肯定的事,彷彿這問題已成了灰色地帶。 想成為怎樣的人 當你/妳離開人世後,你/妳希望自己留給世人什麼樣的印象? 以前在學階段,總想著能夠
Thumbnail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Thumbnail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