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 桑布伊 Sangpuy
我曾經在世界音樂會,聽過桑布伊與日本歌姬一青窕的合作,就對他能柔能剛的聲線懾服。過去只知道他是拿下多座金曲獎的歌手,還是要聽現場,才能真正感受他的實力。桑布伊在這篇要介紹的《靠近》之前,只發過三張專輯,金曲獎可說是百發百中。
首張專輯《dalan》先拿下了第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第二張《椏幹》連莊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甚至還一舉獲得最大獎 年度專輯獎 ;第三張《得力量 pulu'em》又是連莊這兩項大獎。不過,一直沒能拿下最佳原住民專輯獎,也是滿讓人疑惑,也感到可惜的。喔,對了,最重要的桑布伊出身自臺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卡達德邦氏族瑪法琉家族,位在台東知本市區,算是滿大的部落。
專輯聽感
之前曾經聽過桑布伊專輯幾次,但那時還沒開始進行音樂書寫。對當時的我來說,覺得桑布伊的歌曲,議題宏大且曲風沈靜深遠。那時的我,可能還無法感受這麼強大的生命力,只覺得難怪會得這麼多金曲獎。
然而,這張專輯桑布伊像是解放了禁錮自己的使命,捨棄了世界音樂的距離感,轉而以更貼近非部落群眾的方式,包括較為城市的流行風格,以及現代化的唱腔,講述那些不是這麼困難的議題。而是更生活化,像愛情、友情、親情等。我還滿欣賞他這麼突如其來的轉向,這樣也確實能讓更多人欣賞到桑布伊的音樂表現。
找來了不同風格的編曲大師,專輯聽感卻出奇一致,專輯製作人曾仁義、洪子龍功不可沒。專輯也找來黃韻玲當製作顧問,滿好奇她扮演的角色有多重。選擇以專輯中的歌曲「靠近」點題,收攏了生活中不同的情感關係,算是滿聰明的做法。
然而,探討的情感面向多元,卻不夠深入,作詞部分似乎沒有編曲給聽者的強度,是我覺得這張作品美中不足之處。
單曲聽感

父親 Father / ama
ama nanu kalramanan kaniyam 'azi pakakingerangran kanta, maw mu nu lramanan kaniyam, mi puwanay kananiyam anger i savak.父愛無聲卻迴盪心中
一開場,徘徊的鋼琴鍵,桑布伊緩緩開場。本以為會如此延續,就像電影換幕,旋即電子效果器一閃,像是蟄伏於群山間,看見雷閃,轉換成慵懶的情調。而後的管樂,更是把聽感效果加成。這首歌顛覆了對桑布伊的印象,電子節奏間,他低迴的吟唱,對父親無盡的思念。而壯闊的回音,就像是父親給他的溫暖的回應。
開始 Commence / mahuwahu
alra semenaya ta nanta niruma'enan 'awlray ni. 來吧 我們的親友們一起來到此地歌唱
這首歌在編曲上延續著父親的氛圍,副歌部份,不斷重複,輕巧且加了點念白的韻律,讓整首歌不顯單調。而開始不是開始,反而以父親為首,這專輯曲序編排也滿巧妙的。

愛 離開 Love, Departed / kumudakuda
原以為桑布伊只會淺嚐即止,沒想到專輯主打歌 #愛離開 就以 Afro風格佔據聽者耳朵。原本還在山林陰影下駐足的他,隨著貝斯與爵士鼓的陸續進場,跟著桑布伊走進那令人傷心的分手夜晚,一個人在城市中跟著城市稜線遊蕩。semanay 跟著唱,好喜歡不斷反覆!
螢火蟲 Firefly / ‘alripapuyan
karauvan lra karauvan 夜晚了 semenasenan na 'alripapuyan kemawan za vitu'en kemerikerip. 不停發著光亮像星星一般的螢火蟲
延續著愛情的主題和城市感,特別邀來阿美族的 以莉・高露 對唱,讓這首完全沒有提到愛情的歌,因為兩人的合作而增添曖昧感。前奏的墊子琴與合成器就先營造出忽明忽滅的空間感,而兩人的對唱,透過不同聲線的互動,你退我進,你追我逃,就像在暗夜中追趕螢火蟲一樣,我們都難以在愛情裡脫逃。
朋友 Friends / ali’an
專輯中場的歌曲,旋律較為絲滑、輕鬆且愉悅,而這首歌也比較注重鼓的律動,也運用類似風琴聲響的電子樂器。雖然沒有到草原奔跑的豁然開朗,但這張很明顯是張城市專輯,跳脫了過往原民專輯講到朋友時的特定風格,滿有趣的,只是歌詞真的就過於簡單。
靠近 Draw near / mudalrep
nu salrengseng lra mu, mudalrep ku kanu. 如果你寂寞 我向你靠近 nu litek u mu, pasenan ku kanu. 如果你冷 我為你照耀
這首歌算是專輯裡結構較為複雜且縝密的一首歌曲。可以這樣形容,這是一張關於愛情的考卷,這主題似乎很簡單,但這道題卻難以解開。聽完這首歌,我會聯想到去年桑梅絹那張《夢境》,沒想到編曲人,果真是鍾興民。只能說是長達六分鐘,聲響、藍調節奏與桑布伊原民吶喊混搭。
飛翔 Fly / muvii
muviivii muviivii 飛翔呀 飛翔 temungutungul ku kana 'ilras. 我眺望著 皎潔的明月maviring ku i kazekalran. 思念故鄉 musaninin ku Ira i sizumayan. 我在遠方 朝著家的方向前去
靠近之後,接著一首Bossanova實在讓人意想不到,覺得這首歌也滿適合放在同時期發片的卑南族歌手 孔亞明 的專輯中。雖然要呈現出舒緩的情緒,蝴蝶飛翔的畫面,但我其實不太理解桑布伊偶爾的低吟與唱念,會讓我出戲。
變形人 Shape-shifter / muwavalis na trau
Muwavalis a muwavalis muwavalis na trau. 變來變去的變形人啊
整張專輯風格最突出的歌,擺放在後頭,確實會讓聽者耳朵一亮。以搖滾為底的速度感,不同於專輯前半的起伏韻律,而在一切都如此快的氛圍下,又加入了讓人急躁的口簧琴,感覺真的會像歌詞所述的卑南族神話一樣,要變形了。
勇敢的心 Courage / uringetran
如果非原住民的聽眾,應該會覺得這首歌有歌詞,但桑布伊其實是唱「右腦語言」(我看網路上是寫「虛詞」,但也有看到學長指出,虛詞其實是漢人認為這些詞彙沒有意義而賦予的概念,但右腦語言其實有它的情感和社會意義,可以了解一下)。
這些虛詞,在原住民祭典時滿常聽到的,專輯後段放這首歌,就像跟著桑布伊走了一趟城市之旅後,回到部落尋找那勇敢的心。編曲找來黃少雍,讓傳統舞蹈頓時變成可以在舞池中跳動的電音舞曲。
努力 Strive / amanan na tavalang
amanan na tavalang zata anger zi 別灰心 surimet ta menadanadam zata piningaiyan. 要努力學習我們的母語 'aziya ta mulremes i kani punapunan. 我們才不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回到部落,作為當代原住民重要的音樂人,桑布伊用最舒服的旋律,以及輕鬆的語調。不做任何的警告,像是「你們再不學母語,我們就會消失。」這首歌應該是這張專輯,我覺得旋律最流行且好聽的歌。我們不用逼迫自己,就順著自己舒服的狀態,去學習母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