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裡有兩戶門前都種株山茶花。
花朵型態與顏色完全不同。
乍看像極了玫瑰花。
閱讀山茶花的資料時,原來茶花的品種極多,
中國的山茶花約有180多種,占全球茶花種類90%之多。
山茶(學名:Camellia japonica),又名山茶花、日本山茶,
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
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等別名。
韓語中也稱冬柏花(韓語:동백),
韓國海雲臺區冬柏島即以茶花命名,又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
山茶花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山茶花是冬季裡最令人驚豔的花木之一。
古人以山茶作為11月的月令花,王昭君為山茶花神。
山茶綻放,預告了初冬到來,精確而有信,被視為是最盡責的氣候花使者。
山茶花姿韻婀娜,豔若桃花而不妖;大如牡丹耀眼生輝;白山茶色勝玉潤賽羊脂,
紅山茶光灩蒸騰醉酡霞,古今文人多有吟詠之作。
《山茶百韻詩》譽山茶為「十德花」︰
「山茶花有十絕︰一是艷而不妖;二為壽經數百年猶如新植;
三是枝幹可竄天高,大可合抱;四是樹膚紋路蒼潤,神若古雲氣樽罍;
五有枝條蒼黝糾結,狀若麈尾龍形;六是蟠根輪囷離奇,可憑而几,可藉而枕;
七是豐葉深沉如幄;八是性耐霜雪,四時常青;
九是次第開放,歷時二、三月,妝點大地生動如繪;
十可水養瓶中,歷十數日艷色不改。」
山茶花原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被視為山茶花的故鄉,人類種植迄今約有2700多年之久。
雲南、廣西、廣東是山茶屬植物的起源,分布中心,7世紀時傳入日本,
18世紀時傳入歐洲,均受到熱烈的喜愛,成為日常栽培的觀賞花木之一。
山茶花的日文漢字寫為「椿」( つばき); 至於日文漢字的「山茶花」(さざんか),
指稱的是另一種山茶屬植物Camellia sasanqua,台灣稱為「茶梅」。
日語稱山茶花為「つばき」即是從「海石榴」(つばき)而來。
根據《続日本紀》(しょくにほんぎ)記載,
西元777年,出使渤海國的日本使者攜「海石榴油」而返。
海石榴油即是現今的「椿油」,與台灣的苦茶油同為油茶樹籽淬取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