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南加州大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洛杉磯的驚心動魄的野火背後,不僅是猛烈的聖安娜焚風,更有極端氣候變化和城市擴張的隱憂。當風速高達每小時160公里,乾旱加劇,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這場災難提醒我們:全球暖化的威脅早已降臨。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自然與城市如何共存,並從這場火災中學習,如何應對未來可能更加頻繁的極端天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作者|楊可邦

raw-image


🔥 為什麼洛杉磯大火如此嚴重? 🔥

近期,洛杉磯的野火再次襲擊,摧毀了數千公頃的土地,數萬人被迫撤離。這場大火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專家如何看待這場災難?🔍


1️⃣ 強風與乾燥的風暴

加州著名的“聖安娜焚風”是火災的主要推手。這股風速可達每小時160公里,將乾燥的植被和火種迅速帶向遠方,使火災不斷蔓延。專家指出,這些風帶來的高乾度環境使得火勢難以遏制,且一旦風速增強,火災便如野火燎原般無法控制。🌬🔥

raw-image


2️⃣ 氣候變遷加劇火災強度

氣候變遷不僅讓火災季節變得越來越長,還使火災的強度與範圍逐年增加。根據專家的觀點,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將顯著上升。過去幾年,乾旱期持續時間變長、降水量變少,而這些變化直接加劇了火災的蔓延。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和高溫,使得植物變得更加乾燥,甚至一點火星就能引發大火。🌡️🔥

專家指出,這樣的變化不僅局限於短期內的災難,長期來看,極端的火災事件將成為“常態”。在未來幾年中,像是聖安娜焚風這種乾燥又猛烈的風暴,將變得更加頻繁,並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活構成更大威脅。🔮

而且,火災的強度不僅破壞了居民區,還對生態造成了嚴重影響。當大範圍的森林被燒毀,這不僅是植物和動物的棲息地消失,還破壞了碳吸收的機制,加劇了全球變暖的惡性循環🌍。這不僅是局部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挑戰的一部分。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這些威脅,我們不僅要應對更頻繁的火災,還要積極採取減緩和適應的措施,包括加強環境保護、提升防火基礎設施、以及改變城市規劃,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更加惡劣的天氣情況🌱💡。

raw-image


3️⃣ 洛杉磯的脆弱性:城市與自然的交界

洛杉磯的高級住宅區位於山脈和乾燥地帶的交界處,這些地區的植被在長期乾旱後變得脆弱。一旦遇到強風,火勢迅速蔓延到城市內部,讓許多家園瞬間化為灰燼。專家提醒,這樣的城市規劃應重新思考,如何創造出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生活空間。🏠🔥


4️⃣ 野火防範與城市規劃的重要性

除了氣候與風力因素外,洛杉磯的城市規劃和防火措施也需要反思。隨著城市不斷擴張,許多住宅區與自然環境的邊界變得模糊,這增加了火災蔓延的風險。專家指出,當地應該加強對建築材料的規範,選擇耐火、抗燃的建材,並在高風險區域設立防火帶,創建防火區域來減少火災蔓延的可能性。此外,進一步提高公民的防火知識,進行定期的消防演練,也是減少火災災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raw-image

5️⃣ 未來的挑戰與應對

面對如此強烈的火災威脅,專家呼籲政府和市民加強防災準備,提升對極端天氣的應對能力。同時,提升社會對氣候變遷的認識,才能有效減少這類災難的發生。💡🌱這場大火不僅是洛杉磯的災難,更是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警鐘。每個人都應該更加關注環境,並積極為未來創建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參考資料: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3633

https://youtu.be/CyN35xRoIFk

https://e-info.org.tw/node/240577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33517

歡迎大家於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六、日14:00準時更新✨

別忘了到我們的主頁查看更多文章😍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洛杉磯大火 #氣候變遷 #聖安娜焚風 #極端天氣 #火災防範 #環境保護 #全球暖化 #永續發展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uthor|Riza Qin Editor|Sophia Wu — Imagine a world where pollution comes with a price tag—a fee for every ton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d into t
在全球化與工業化的浪潮下,環境問題成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氣候變遷、資源耗竭、污染擴散等問題不僅威脅自然生態系統,也影響經濟與社會的長期發展。傳統的環境治理手段因數據不足或執行效率低下,難以應對當前的複雜局面。然而,科技的迅速進步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其中,人工智慧(AI)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環境問題
Taiwan is set to host Asia's first Circular Economy Hotspot in 2025,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its journey towar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T
當資源枯竭和環保壓力成為全球焦點,蘋果選擇以行動說話——將舊設備化為新產品的原料,讓廢棄物成為科技創新的起點。從供應鏈到產品設計,甚至以Daisy機器人精準回收珍貴材料,蘋果正在重新定義「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你是否好奇,他們如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引領全球邁向零碳未來? 《Apple公司循環經濟
吸煙對人體帶來的危害,相信你我都略有耳聞,而菸蒂污染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據統計,全球每年被隨意丟棄的菸蒂超過4.5兆個,其內部的有毒物質(砷、鉛、尼古丁)對生態環境及食物鏈帶嚴重破壞;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在國內日漸抬頭,從政府單位到名間組織都對菸害議題提出充分的配套措施及相關建議。在環境保
In the global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biochar is emerging as a groundbreaking solution. Produced by heating agricultural waste in the absence of
Author|Riza Qin Editor|Sophia Wu — Imagine a world where pollution comes with a price tag—a fee for every ton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d into t
在全球化與工業化的浪潮下,環境問題成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氣候變遷、資源耗竭、污染擴散等問題不僅威脅自然生態系統,也影響經濟與社會的長期發展。傳統的環境治理手段因數據不足或執行效率低下,難以應對當前的複雜局面。然而,科技的迅速進步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其中,人工智慧(AI)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環境問題
Taiwan is set to host Asia's first Circular Economy Hotspot in 2025,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its journey towar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T
當資源枯竭和環保壓力成為全球焦點,蘋果選擇以行動說話——將舊設備化為新產品的原料,讓廢棄物成為科技創新的起點。從供應鏈到產品設計,甚至以Daisy機器人精準回收珍貴材料,蘋果正在重新定義「永續發展」的可能性。你是否好奇,他們如何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引領全球邁向零碳未來? 《Apple公司循環經濟
吸煙對人體帶來的危害,相信你我都略有耳聞,而菸蒂污染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據統計,全球每年被隨意丟棄的菸蒂超過4.5兆個,其內部的有毒物質(砷、鉛、尼古丁)對生態環境及食物鏈帶嚴重破壞;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在國內日漸抬頭,從政府單位到名間組織都對菸害議題提出充分的配套措施及相關建議。在環境保
In the global fight against climate change, biochar is emerging as a groundbreaking solution. Produced by heating agricultural waste in the absence of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熱浪如約而至 六月底的台北,夏天的熱浪如約而至。每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我便知道,又是一個揮汗如雨的日子。打開窗戶,一股濃烈的熱氣便鋪天蓋地地襲來,彷彿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一個巨大而灼熱的蒸籠中。 太陽炙烤著大地 走在街上,太陽炙烤著大地,水泥地面彷彿變成了烤爐,每一步都能感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逐漸變得常態化,這影響著各行各業,也包含我們⋯⋯(AI)
想必大家最近應該聞鎮色變吧! 地震,來得突然。 天氣變化,更是令人消化不良。 不要小看中暑這件事,最近熱到不行的天氣,若不多補充水分,真的會中。 中暑,不是病,但中暑起來,還是會要人命的..... 突然飆高溫的天氣,讓人身體的平衡有些措手不及,若發現突然盜汗,頭痛不已,真的就要注意自己是否
Thumbnail
還記得2023年的夏天有多炎熱嗎? 那時全球平均溫度打破人類10萬年來的最高溫,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了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式進入了全球沸騰的時代!
Thumbnail
最近正逢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關注環境議題? 這一兩年氣候變化其實讓人很有感,例如常聽台灣的朋友提到:「台灣要沒有冬天了!」氣溫一直很高,而降雨的話則要不缺水,要不就淹水,呈現一種極端狀態。 居住在加州的我也感覺到氣候的反常。原本LA除了冬天會下一點雨之外,其他時候都是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熱浪如約而至 六月底的台北,夏天的熱浪如約而至。每天早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我便知道,又是一個揮汗如雨的日子。打開窗戶,一股濃烈的熱氣便鋪天蓋地地襲來,彷彿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在一個巨大而灼熱的蒸籠中。 太陽炙烤著大地 走在街上,太陽炙烤著大地,水泥地面彷彿變成了烤爐,每一步都能感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逐漸變得常態化,這影響著各行各業,也包含我們⋯⋯(AI)
想必大家最近應該聞鎮色變吧! 地震,來得突然。 天氣變化,更是令人消化不良。 不要小看中暑這件事,最近熱到不行的天氣,若不多補充水分,真的會中。 中暑,不是病,但中暑起來,還是會要人命的..... 突然飆高溫的天氣,讓人身體的平衡有些措手不及,若發現突然盜汗,頭痛不已,真的就要注意自己是否
Thumbnail
還記得2023年的夏天有多炎熱嗎? 那時全球平均溫度打破人類10萬年來的最高溫,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提出了嚴正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式進入了全球沸騰的時代!
Thumbnail
最近正逢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關注環境議題? 這一兩年氣候變化其實讓人很有感,例如常聽台灣的朋友提到:「台灣要沒有冬天了!」氣溫一直很高,而降雨的話則要不缺水,要不就淹水,呈現一種極端狀態。 居住在加州的我也感覺到氣候的反常。原本LA除了冬天會下一點雨之外,其他時候都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