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學徒過完春節假期,準備送太座與孩子回紐西蘭上學的周末,川老大突襲式提出將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25%關稅,並在原先的關稅上對中國再加10%,目的是強迫三方增加對邊境毒品的防治預算。
正當學徒讀完成堆的投行報告,找到彭博社這篇比較精簡的報告準備寫心得時,短短四十八小時內,加拿大與墨西哥總理紛紛上社群媒體表示與川普團隊達成共識,新關稅不課了!
這這這...雖然現在是抖音世代,但這麼重大的北美三大國的關稅政策這樣髮夾彎急轉會不會也變得太快了些。
重點是,我的文章怎麼辦呀?
其實,即便是這次安全下庄,可以預見的是關稅大棒好用,川普就會多多揮棒拿來用。我們讀懂了這次伸手打像自家最親密的兄弟鄰居的關稅戰對三國之間的影響有多巨大,就能知道最後這一趴對中國的貿易戰可能會怎麼樣落幕。
川普2.0未來肯定還會繼續舉起關稅大棒,他究竟是只能故作聲勢?還是真的有種對著美國過去的傳統盟友一棒敲下去?
周六下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關稅令,將對來自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來自加拿大的非能源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徵收10%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雖然細節還有待公佈,而且存在周二實施前情況突然發生反轉的可能性,但我們還是對上述關稅行動的經濟影響進行了初步評估。
美國此次關稅行動以最大的三個貿易夥伴國為目標,影響到價值約1.3萬億美元的商品貿易,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這部分商品占到美國進口總額的43%,接近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
按照當前進口模式,此次關稅行動將使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從目前的接近3%上升至10.7%,會給美國經濟造成重大供應衝擊。
川普第一任期內聯儲會用於估算關稅影響的模型參數顯示,此次關稅行動可能會使美國GDP減少1.2%,令核心PCE上升約0.7%。上述估計假設貿易夥伴國會對美國加徵相同幅度的報復性關稅。
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別有16%和14%的GDP直接依賴於對美商品出口,新關稅意味著兩國經濟活動將面臨嚴重的下行風險。由於對能源加徵的關稅較低,加拿大經濟受到的拖累會小一些。對中國來說,中國只有約2.3%的GDP面臨風險,影響會更加可控。
我們預計這幾個國家會很快實施報復,據稱,加拿大和墨西哥已經準備好了計畫加徵關稅的美國進口商品清單。
2023年,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出口分別占美國GDP的1.3%、1.2%和0.5%。貿易夥伴的報復行動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能有限,但包括農業在內的一些行業可能會受到衝擊。
不確定性的範圍很廣,不僅僅是模型對關稅影響的估計存在不確定性,談判過程中這些關稅是否會保留,是否會上調或下調都很難預料。儘管如此,我們預計高額關稅帶來的影響也會很大——而川普剛剛宣布的新關稅很高。
新關稅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麼?通過2018年12月公開發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演示文稿,可以大致了解到聯儲會可能會如何考慮關稅給經濟成長和通膨帶來的影響。
當時,聯儲會工作人員估計,平均關稅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GDP可能會減少略超過0.14%,核心PCE會上升0.09%。這表明,剛剛宣布的新關稅(按照2023年的貿易構成,平均關稅率將提高8個百分點)可能會導致美國GDP減少1.2%,使核心PCE上升約0.7%。
當然,這些估計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聯儲會的模型假定貿易夥伴會實施全面報復——如果報復較為溫和,GDP受到的拖累也會降低。
另外,聯儲會強調,目標商品的構成可能會極大地影響關稅對消費價格的衝擊,對資本品徵收關稅預計會抑制通膨而非刺激通膨。
最後,匯率變動幅度和企業吸收衝擊的能力也會限制關稅帶來的一些影響。
對於汽車等在北美高度一體化的行業來說,關稅帶來的挑戰尤其嚴峻。在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中,美國增加值占到了18%,在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中,美國增加值占到了17%,因此美國實際上是要對自己生產的產品徵收關稅。
關稅細節還有待公佈,但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表明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會被豁免,而蘋果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在這一領域高度依賴中國,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內,這類產品總體上未列入最終關稅清單。
川普關稅行動對幾個目標國家的影響可能要更大——墨西哥GDP的16%和加拿大GDP的14%將直接受對美商品出口的影響。中國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中國只有2.3%的GDP直接受此影響。
我們利用世界貿易組織開發的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進行了估算,從中期來看,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可能會減少近70%,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會減少62%,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會減少近40%。
這些數字相當可觀。可以將其視為企業有時間轉移供應鏈、消費者改變消費模式後的最終影響。如同對GDP和通膨的預估一樣,對貿易影響的估計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短期內,影響將取決於各經濟體能夠以多快的速度適應衝擊。
美國進口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向新的供應來源。匯率的大幅波動可能也有助於緩和關稅調整帶來的部分影響。
整體而言,短期內,美國從幾個目標夥伴國的進口會逐步減少,這有助於緩解最初對這些經濟體的衝擊。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是個壞消息。但這並不意味著現有貿易關係符合美國的利益——為中國經濟成長提供動力的同時,這種關係讓美國工人失去了工作。
川普團隊可能抱有這樣一種希望,提高關稅在短期內給經濟帶來可控的影響,而從中期來看,通過鼓勵製造業回流可以給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還有一種預期是,無論是墨西哥對邊境安全的關注,還是中國吸收外國技術方面,加徵關稅讓外國政府有更強的動力與美國優先事項保持一致。此外,也希望通過增加關稅收入來抵消延長《減稅與就業法案》的成本。
我們對製造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回流持懷疑態度。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基礎設施的缺失以及供應鏈的粘性都意味著這一目標很難實現。未來幾個月會否有跡象顯示美國製造業投資和招聘出現成長還有待觀察。
過往證據也表明,迫使主要貿易夥伴做出讓步並非易事。中國在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承諾了很多。但並沒有多少得到兌現。關稅這一次能否成為美國施加影響的更有效手段,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到48小時,川普在週六宣布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25%關稅大棒就戛然而止,川普得到了他想要的更嚴格邊境/毒品管制。再加上日前巴拿馬總理服軟宣布不續簽中國一帶一路協議。(最遲2026到期)
其實從上面彭博社的分析就能猜得出,川普這次的關稅行動真正實行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對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來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實施這麼多年來的三方利益早已盤根錯節。
川普真要一刀切課稅25%下去,對美國而言,可能是殺盟友一千、自損一千的超不划算買賣。
從事後媒體揭露加拿大這次端給川普的阻卻毒品行動方案,其實早就是去年國會就要通過的預備實施方案,這場關稅大戰更像是川普的一場個人秀。
上任第一個月的川普2.0成功地在這場國際外交秀上以全勝之姿落幕後,目前只剩下對中國加徵的10%新關稅還沒有落幕。這麼好用的大棒全餐,想必歐盟與台灣、南韓也很快能享用到。
以台灣這麼高額的美元外匯存底與巨量順差,要端出什麼大菜來滿足川普2.0的海量胃口呢?學徒我直覺想得到的無非是更多的軍購、更多的半導體企業赴美設廠。
但前者的預算,目前被立法院刪除的刪除,凍結的凍結,全卡的死死的,後者對台灣的矽盾國際安全也算是慢性自殺,更是也不利於半導體廠商的國際競爭力。(君不見熊本廠與亞利桑那廠的完工速度有如雲泥之別)
沒辦法,在經歷了1/4世紀的全球化財富巨額累積在東岸華爾街與西岸爾灣科技新貴後,如今包括美國的全球財富分配極為不均,
川普為了要向這次六個搖擺州全面倒向共和黨的鐵鏽帶底層紅脖子交代(這是川普這次勝選的底氣),但又不可能真的向東西岸的富人階級開刀(選舉是很花錢的),只能把仇恨值砸向新移民,同時紮無數外國敵對勢力稻草人宣洩底層情緒。
川普對著對現實不滿,生活困窘的中下層美國人說:
- 芬太尼氾濫都是墨加邊境守備不力(不都說需求決定供給嗎?美國那麼多吸毒者都是哪來的?)
- 我們挖了巴拿馬運河的百年後卻白送給了中國人使用(當然他不會說美國歷史上直接強取豪奪,逼迫哥倫比亞割肉,讓巴拿馬魁儡政權獨立後才能興建這條運河。同時,正確說來是李嘉誠的和記黃埔買了兩端的兩個碼頭使用權,人家也是有付錢的啦)
-你們的工作都被非法移民給搶走了!(但只字未提這些便宜耐操的移民對前兩年的薪資通膨螺旋的抑制作用)
-台灣整碗端走了我們發明的半導體科技產業!(但台灣的竹科就是從美日半導體協定,美國扶植台灣打擊當時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導體產業來的)
在這個X/推特短文發布當道的年代,每個公眾人物都說了他們想說的話,自動省略了後面9成的脈絡敘述。反正普羅大眾也忙著刷抖音看美女跳舞,沒人關心枯燥無味的國際政經史。
這可是連「看電影」這件事都逐漸從坐在電影院1個半小時,轉變成為看YouTuber 三分鐘解說電影就是看完了一部電影的快世代呢。要比快,哪個政治人物的政績能有我川威武這麼快就端上桌的?
川普2.0正是完美的展現了快世代速食文化的經典風格。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學徒在彭博報導中畫了多少個"不確定"粗黑體?是的,2025年,乃至於整個川普2.0任期的主軸應該就是"不確定性"當道。
分析師不知道川普的政策口號有多少真的會落實?而落實的有多少會暫緩中止?暫緩中止的有多少會重新啟動?
川普鼓勵製造業回流美國會增加就業機會,但關稅貿易戰最終會減少國際貿易需求,進而減少就業,這兩者衝突。
川普希望加大石油生產降低通膨,但又希望美聯儲趕快降息刺激經濟,這又會刺激通膨,兩者同樣衝突。
因此,可以想見未來的分析師報告一定會加上很多"不確定警語",而股市最討厭的就是不確定性。我們可以從二月份各大ETF的資金規模開始減少、股市波動度增加、避險資金湧入黃金與國債,這些信號看出新皇登基的慶祝行情正在被不確定性的恐懼所取代。
2025年的美股可能告別前兩年的多方單邊上漲格局,進入一個更加波動顛簸而不確定的新時代。
-------------------------------------------
再次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是按下文章的喜歡,讓我知道!
特別感謝在2025年打賞本沙龍四個專題的讀者&每一位付費訂閱讀者,
以下感謝春季電子謝卡打賞讀者:井底之蛙,c.a Tsai,胖子K,Onedog Gen,米蟲*2,Miffy兔,Aaron,小雪球,Wayne Wang,ㄚ和。
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人文歷史﹑紐西蘭風光文章給各位。
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進行打賞: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