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有同事開始對股市有興趣,而不是像幾年前一樣避之唯恐不及。細細討論時竟然都有最基本的觀念,不是每一個人都以為的跟風無腦賭注,而大家年紀都沒有差距很多,頂多二十年(其實也不少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差不多的趨勢,男性比女性更衝,年紀越大越保守,年紀越輕越趕衝進去。這個很正常,但我每次討論都不會去推薦該買還該賣,就只是會討論基本觀念和各種操作進行,有些人都有熟記投資金律,但知道是一回事,操作是另外一件事情,當你知道每個投資規定,巴菲特的各種事情,在進去股市時終究會不一樣,遙想在學習操作時,設計都很完整,但人性還是讓我跟失心瘋依樣短期狂進狂出,我是幸運的,沒有死掉還稍微活了下來。所以所一律建議進股市先跑大盤試試自己的感覺,因為每個人都承受力完全不一樣,絕對不能複製貼上,除非代操(但這反而會讓雙方關係更複雜)。有同事也是去年年末才開始進股市,當然每天都在興頭上,很有趣很像在看以前的自己,到現在已經有種原來我以前就是這樣子在討論ㄚ的感覺,很棒的氛圍。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simple shiu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I開源系統的興起,如同F1賽車技術的公開,讓更多人得以參與AI領域的競賽,但臺灣目前仍處於生產工具的角色。文章探討AI浪潮對臺灣、中國及美國科技產業的影響,預期臺積電將持續成長,但中小型企業面臨挑戰。中國的AI成果震驚華爾街,但美國矽谷仍掌握軟體優勢。
民主,是長期混亂中尋求共識的人民集體調節;共產,是長期穩定中尋找改進的政府單方面控制.兩者其實都有好壞,最近這幾十年開始出現哪邊比較適合,我個人當然比較偏好民主,因為我沒有人脈和財富。主要的原因我覺得是人性所致,人天生而自私,只有自己好才有辦法讓別人好,資源是有限的,有人拿一定有人沒拿到。只要是人就
AI開源系統的興起,如同F1賽車技術的公開,讓更多人得以參與AI領域的競賽,但臺灣目前仍處於生產工具的角色。文章探討AI浪潮對臺灣、中國及美國科技產業的影響,預期臺積電將持續成長,但中小型企業面臨挑戰。中國的AI成果震驚華爾街,但美國矽谷仍掌握軟體優勢。
民主,是長期混亂中尋求共識的人民集體調節;共產,是長期穩定中尋找改進的政府單方面控制.兩者其實都有好壞,最近這幾十年開始出現哪邊比較適合,我個人當然比較偏好民主,因為我沒有人脈和財富。主要的原因我覺得是人性所致,人天生而自私,只有自己好才有辦法讓別人好,資源是有限的,有人拿一定有人沒拿到。只要是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