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美妝市場快速變化,企業不斷調整策略,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與經濟挑戰。從資生堂的創新技術、BASF 的永續計畫,到嬌生(Johnson & Johnson)面臨的法律問題,以及中國市場在全球美妝與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提升,本篇文章將整理近期最重要的產業動態,帶您掌握最新趨勢。
資生堂(Shiseido) 近日宣布開發 4MSK/液態滲透技術,旨在提升其明星亮白成分 4MSK(4-Methoxy Salicylic Acid Potassium Salt)的滲透效果。由於 4MSK 在室溫下為固態,資生堂透過離子液體技術將其轉化為液態,使其在肌膚上仍能維持流動性,提升吸收效果達 兩倍。
這一技術的推出,正是回應市場對 高效亮白產品 的需求,並展現資生堂在科學護膚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未來,這項技術可能成為 J-Beauty 亮白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產品推薦:資生堂 百優精純乳霜
全球化工與美妝原料供應商 BASF 在即將迎來 Pragati 永續蓖麻種植計畫 10 週年前,宣布該計畫已成功認證超過 8,000 名農民,種植面積達 9,000 公頃,並帶來了 10 萬公噸 的認證蓖麻種子。相較於去年 74,500 公噸,這一數據顯示 BASF 的可持續供應鏈策略正持續擴大。
Pragati 計畫的目標是透過 永續農業技術 提高產量,並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成就不僅符合全球綠色經濟發展趨勢,也為美妝與個人護理產業的原料供應提供了更穩定的保障。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對 嬌生(Johnson & Johnson) 提出 高達 11 億美元 的賠償索賠,原因是嬌生的 嬰兒爽身粉 涉及致癌爭議,導致政府為相關患者支付了大筆醫療費用。
美國司法部認為,嬌生試圖透過 破產法第 11 章(Chapter 11) 限制其法律責任,而這可能影響聯邦政府的索賠權利。這場法律戰仍在持續,嬌生面臨的潛在賠償與企業聲譽問題,可能對其未來市場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化妝品品牌正在全球市場中迅速崛起,巴西進口的中國美妝產品在 2024 年增長 47%,佔該國進口總量 5.8%,總額達 5,600 萬美元。
近 兩年內,中國美妝進口成長 80%,其中:
這一增長得益於 中國產品品質提升,以及 Shein、AliExpress 等中國電商平台的價格競爭力。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春節假期仍為市場帶來一定回暖:
中國政府近年來透過擴大補貼計畫(涵蓋電動車、家電等產品)來刺激內需,但持續的 房地產危機 和 中美貿易戰升級 仍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潛在阻力。
在美妝市場與經濟趨勢之外,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劇。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 關稅,北京則立即反擊,對美國的煤炭與天然氣產品加徵關稅。
這場新一輪貿易戰可能影響 中國美妝出口與全球供應鏈,使企業在市場布局上面臨更大挑戰。未來,品牌或許需要尋求更多地區化戰略,以降低關稅與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2025 年初的全球美妝市場動態顯示:
✅ 資生堂 以技術創新提升亮白產品競爭力
✅ BASF 透過永續農業計畫確保穩定供應鏈
✅ 嬌生 面臨法律與賠償風險,影響企業發展
✅ 中國美妝市場持續擴張,進口市場激增,電商推動影響力
✅ 中國經濟因春節消費回暖,但仍受貿易戰與房地產問題影響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需持續關注消費趨勢、創新產品技術,並應對全球貿易環境變化,以確保競爭優勢。
💡 未來美妝產業的關鍵發展方向將聚焦於:
🔹 創新技術
🔹 永續發展
🔹 新興市場機會
🔹 全球經濟挑戰
在這場變革中,企業如何調整策略、發掘新機會,將決定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