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看完了瓊瑤《我的故事》(1992年皇冠版),昨天又借了《我的故事》的全新增訂版(2018年春光版),其實我只是大概翻一翻,就發現了一些小細節。
皇冠版《我的故事》書影
我找遍了增訂版全書,瓊瑤似乎沒有交代她增訂了什麼,只好讓我一件事一件事的對比吧。
最先看到的就是標點符號的改變,皇冠版的開關引號、書篇名號一律用雙引號,春光版則調整為適當標點,書篇名號和單引號也都恢復了。
以下舉第一部第十三章〈投河〉為例,皇冠版:
城外有條河,叫做東安河,離城要經過東安河上的那座橋——東安橋。我們機械化的走上橋,母親走到橋的中央,便停下步子⋯⋯我親眼看到父母相對凝視,再淒然地擁吻在一起,然後從岸邊的斜坡上向河中滾去,滾進了河水。——《我的故事》(皇冠版,頁70-71)
接下來看春光版:
城外有條河,叫作東安河,離城要經過東安河上的那座橋——東安橋。我們像木頭人一樣慢吞吞地走上橋,母親走到橋的中央,便停下步子⋯⋯我親眼看到父母相對凝視,再淒然地擁吻在一起,然後從岸邊的斜坡上向河中骨碌碌的滾去,一直滾進了河水。——《我的故事》(春光版,頁76-77)
就我所觀察,以上是第一部的典型內容差異,主要還是停留在文句的修飾。而我粗略看去,第二部的差異才是重頭戲呢!
2025.2.7
春光版《我的故事》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