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上)


身為一個獨立出版的電子輕小說家,務必得特別重視行銷,畢竟只是出版而已的話,餓死是必然的。我的工作比例大概是寫作佔四成,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在打廣告。


台北的書展看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一種嚮往感,「要是可以進去參加真不知有多好?」不過因為自己出版的小說目前只有十本,而且還是電子書的,所以要參加是比較有難度的(像是我好朋友之一的PUBU他們也有參加,不過主要是在賣電子書閱覽器和辦一些現場遊戲)。可是我還是很想要去蹭看看,順便參考看看以後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參加,或者是把經驗降維打擊用到其他小市集混混。


當然,去也不能白去,能順便推廣是最好的。只是,老問題,我是電子書商,要怎樣推廣呢?想了好一陣子,我決定使用QR code,把自己的網址轉成條碼,讓人用手機掃描來直接連結到我的小說平台。


我的電子書在網路上都可以買的到,「讀墨」、「Hyread」、「華藝」、「PUBU」、「灰熊」、「三民」都是齊的,如果讀者朋友願意贊助,我也是推這幾間。不過,貼心考慮一下大家的荷包,我決定選擇主打免費借書的兩大平台,「台灣雲端書庫」和「Hyread」(遠流和凌網兩位乾爹,我在這裡,偶爾替我打個廣告吧,畢竟你們也抽了不少……啊喔嗚嗯!)。


繼續。我希望讀者朋友可以直接免費使用「地方圖書館帳號」來看我的書,所以我將作品上架的所有電子書圖書館網址──當然包含台北、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等等都擺上去了。在台灣,只要有國立的圖書館帳號,就一定可以借閱到我的電子小說。


這傳單的設計,就這樣做到最簡潔有效了。然後就是印刷、衝台北了。印刷比我想的便宜,500張A4彩色傳單600塊錢,黑白的300,一張只要0.6~1.2元。我選擇彩色的,畢竟看起來比較有質感。而衝台北的部分,我選擇直接坐統聯客運上去,本想先住個地方,不過有點興奮,睡不著,計算一下時間之後,決定坐半夜三點的車上去。如此一來大概會在七點半左右到台北轉運站,然後到南港展覽館應該會是八點多。


坐車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著,發傳單要講些什麼?「謝謝」之類的,超沒誠意的呀,我想了一下,決定不管怎樣一定要強調「免費」。然後看了一下傳單,感覺起來之前寫的「使用自己地方圖書館帳號選擇QR code掃描」的這段文字好像有點怪,是不是改成「依‧據‧自己地方圖書館帳號選擇QR code掃描」比較好,還是更白話一點,「哪有圖書館帳號就選哪邊的OR code」會更順呢?不過木已成舟,印就印了。


實際上到南港展覽館的時候好像是八點半。我把行李箱擺著,拿個傳單開始發放。南港展覽館的主題是「台北國際動漫展」,是十點開始,但不用懷疑已經有人潮了。


以前大學時期為了籌「新一代設計展」的費用,身為系學會的一份子,曾經在校園內和其他同學擺跟設計完全無關的米血糕叫賣,但是發傳單,還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能在將近不惑才有這種苦工經驗應該算是幸運?


「免費電子輕小說,排隊可以看看喔!」我挨在南港展覽館建築旁,在確定不會妨礙到人的地方發傳單。一部分的人是置若罔聞,大部分的人跟我說「謝謝」婉拒,不過會拿傳單的朋友比例大概有高到三分之一,其中還有一位大概是大學生的小女生一口氣拿幾張要給同伴,真是萬分感激呀。


然而,就在我發得順風順水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蠻客氣的跟我說:「先生這邊不能發傳單。」


咦?我知道如果私自把傳單放在人家車上可能會被視為亂丟垃圾,但是我可是都手遞手交出去的呀!我看了一下環境……只有我在發傳單,好像有點不太妙?我立即上網詳細爬文。最後查到:《大眾捷運法》第五十條第七款規定,未經許可在車上或站區內募捐、散發或張貼宣傳品、銷售物品或為其他商業行為,會被處以罰鍰。


車上很好理解,但是站區是……?月台排隊那邊嗎?還是整個捷運站區?如果是整個捷運站區,那範圍又是到哪邊?等同平常不能飲食的區域嗎?我走到另一邊去發傳單,看見一位不知是動漫展的工作人員還是捷運的,直接向他提問:「請問這邊可以發傳單嗎?」


「這邊喔……這邊應該不好啦,你去那邊試試。」這一位指向剛剛跟我說不行的工作人員那邊。


……


所以如果有人在捷運站外面發傳單,請別太苛刻他們,畢竟法規長怎樣也沒多少人清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三分微光的沙龍
10會員
202內容數
小說家三分微光的沙龍,將發表小說、散文等作品,《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16歲の轉大人考驗》、《御明錄》、《無刃止戰錄》等作品在常見各大電子書平台皆可購買,在Hyread、台灣雲端書屋可以使用學校、城市的電子圖書館借閱。
三分微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寫在穿越之旅前》
Thumbnail
2025/03/19
《寫在穿越之旅前》
Thumbnail
2025/02/14
《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下)
Thumbnail
2025/02/14
《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下)
Thumbnail
2025/02/13
《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中)
2025/02/13
《台北各大書展蹭蹭記》(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次書展很熱,可能是大家都有種同仇敵愾的心情吧!
Thumbnail
這次書展很熱,可能是大家都有種同仇敵愾的心情吧!
Thumbnail
雖然書展已經結束好幾天,但是因為最近有點忙,剛回到新竹要處理一堆事情,關於書展的文章就拖到今天才發了。上大學之後我幾乎每年都有去書展(除了中間兩年因疫情停辦),每次也都買一卡行李箱的書,這次我不禁好奇,這些年來我都買了些什麼書?
Thumbnail
雖然書展已經結束好幾天,但是因為最近有點忙,剛回到新竹要處理一堆事情,關於書展的文章就拖到今天才發了。上大學之後我幾乎每年都有去書展(除了中間兩年因疫情停辦),每次也都買一卡行李箱的書,這次我不禁好奇,這些年來我都買了些什麼書?
Thumbnail
3. 寫作的人需要每天寫作,又很容易一寫下去直接坐好幾個小時,所以時間跟健康管理很重要,有基本的健康才能寫得長久 4. 找出每日生產力最高的時段,集中心力去寫稿;測試出作品銷售最佳的月份檔期,鼓足全力去賣書
Thumbnail
3. 寫作的人需要每天寫作,又很容易一寫下去直接坐好幾個小時,所以時間跟健康管理很重要,有基本的健康才能寫得長久 4. 找出每日生產力最高的時段,集中心力去寫稿;測試出作品銷售最佳的月份檔期,鼓足全力去賣書
Thumbnail
還在台南讀大學時也曾起心動念去國際書展看看,想看看出版社們要如何展示自家產品、作家們在各個角落侃侃而談、大家手上都抱著什麼書?但沒有親友可以借住的台北實在太貴又太遠了,直到主題國是韓國的2021年決定要衝一波,結果書展直接因疫情停辦,後來去了金門工作後更不曾想起書展這回事。
Thumbnail
還在台南讀大學時也曾起心動念去國際書展看看,想看看出版社們要如何展示自家產品、作家們在各個角落侃侃而談、大家手上都抱著什麼書?但沒有親友可以借住的台北實在太貴又太遠了,直到主題國是韓國的2021年決定要衝一波,結果書展直接因疫情停辦,後來去了金門工作後更不曾想起書展這回事。
Thumbnail
  2025台北國際書展已經結束了,今年除了工作,還到幾個有合作的出版社攤位前溜躂XD~~看出版人員賣力展出,大家應該都收獲滿滿吧?
Thumbnail
  2025台北國際書展已經結束了,今年除了工作,還到幾個有合作的出版社攤位前溜躂XD~~看出版人員賣力展出,大家應該都收獲滿滿吧?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每年都會去台北國際書展的我,驚覺到現在也十幾年了。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每年都會去台北國際書展的我,驚覺到現在也十幾年了。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到底展些什麼呢?抱著劉姥姥逛大莊園的心態,當作逛街的心態前往去湊熱鬧。 好多出口、指標、攤位,該去哪裡?地圖上頭有滿滿出版商攤位位置,及各沙龍的講座時刻表,選定幾個有興趣的話題或作者當作目標,整天聽了4-5場講座。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到底展些什麼呢?抱著劉姥姥逛大莊園的心態,當作逛街的心態前往去湊熱鬧。 好多出口、指標、攤位,該去哪裡?地圖上頭有滿滿出版商攤位位置,及各沙龍的講座時刻表,選定幾個有興趣的話題或作者當作目標,整天聽了4-5場講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