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之前其實蠻猶豫要怎麼敘述會比較好,畢竟這張屬於名聞遐邇的知名認證,網路上各路大神的心得都非常精彩,想了想,決定也從我個人的角度寫一篇心得紀錄。
個人過去比較專精在地端防火牆的網路建置,初次接觸雲端的項目其實是從CNAPP(Cloud-Native Application Protection Platform)開始,但剛開始接觸時都聽得一頭霧水,每次都一臉問號的聽完,後來開始學習雲端後,決定要痛下決心,不要當一個不懂雲端的工程師,於是就報考這張SAA啦。
首先 先來簡介一下這張認證-AWS官網,題目65題,每一題都是又臭又長,英文閱讀不行的話可能會有點辛苦,自己過去也考了將近二十幾張認證,SAA的題目真的是偏長,但只要理解核心概念,還是能掌握關鍵字。基本上都是在考各種AWS雲端的服務在做什麼,不過有一些延伸的架構題我就覺得很棒。但也必須說這張是真的有點難度,根據眾多網路心得分享,也不少人是第一次沒過的。
另外也看一下考試指南。非母語人士可以申請ESL延長30分鐘,讓自己多一點信心。
最初在準備的時候我也拜訪了眾多好漢們的心得文,用來幫助我自己擬定讀書計劃,我非常認同不要只是背答案的做法,在這個學習資源多到爆炸的年代,真的有很多的工具可以提供個人進修使用,我利用日常工作的空檔,給自己約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
第一個就是Udemy的知名老師Stephane Maarek的線上課程,不過雖然大家眾多好評,但我覺得對於新手來說,並不是這麼好懂,每個影片大概看完我都還要多查幾次,秉持著先有初步概念的心態,幾乎都先以1.25倍速看完並記下重點後就繼續往後推進了。
基本上這堂課對我來說就是用它來認識一下服務特性,章節的最後都有一些小lab,蠻推薦要跟著做一次,至少你才會知道他長在哪裡這些服務怎麼按出來的。
第二個也是名聞遐邇的大話AWS啦,不過我自己是電子書的愛好者,我是在Kobo下單,按下購買之後馬上就可以下載,也同步搭配折價券,實際上大約以電子書原價的75折左右入手,在看完Udemy之後,接著就是利用通勤時間翻一下,必須大推電子書真的非常方便。
整篇都是以對話式的方式來敘述,在Udemy的基礎之上我覺得變得蠻好理解,而且算是非常有趣,這本我大致翻了兩次,第二次是在刷過題庫之後再回頭翻,我覺得會有另一種不同的理解。
我覺得我想以網路工程師的角度來說的話,第一個就是網路的東西變得很少,還是有,但在雲上IaaS,PaaS,SaaS的概念上網路要操作的部分相對變低了,其實我覺得這蠻好的,可以讓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服務與應用上,對我而言的話在考試中大概就是DirectConnect,VPN這些我很熟悉的東西就不用花太多時間讀,要我說的話就是在Policy上就有一些關於Stateful 跟 Stateless的差異,影響了設置規則需要進出都考慮到,這與我以往的經驗有很大的差異。
因為過去考中文都會有點混亂,自己評估英文閱讀尚可的狀況下我就直接選考英文了。
但這張讀起來還是有點辛苦,有的時候覺得每日進度有做完但又不太安心,會有一種好像還是沒讀熟的感受。
筆記
筆記一定要做,參考別人的之外最好是自己也寫過一次,這樣知識才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我是蠻喜歡Heptabase的概念與做法,讓筆記以卡片盒的形式,並且圖像化的做法,我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一邊畫一邊寫,把我學到的服務就擺在裡面,下圖為Heptabase的截圖。我自己在寫的過程中,第一次可能還沒這麼理解這個服務,在寫題目的時候就一直回頭去看,去回想Macie這些服務是什麼。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這個連結試用看看。
也可以看到會用的服務真的是相當的多,是真的要花點心思的。
裡面對我而言比較簡單的是資安相關WAF或Shiled Advanced這些,不過這些在題目裡面也不算困難就是了。
最常出現的大概就是CloudFront、SQS、SNS、lambda、Database這些服務,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去讀到底什麼是Decouple 這些過去地端碰不到的東西。
Heptabase的白板筆記
另外就是其他各路神仙的筆記了
像AWS | 小信豬的原始部落我就翻了好幾次,寫得非常清楚。
刷題
當然最後還是要用Examtopic來熟悉一下題型,大約刷了400題左右,然後最後的一個月發現好像有快1000多題的時候有點賭氣的不想再看了,如第一段說的,題目真的是又臭又長。
對於證照我覺得比較有收穫的還是準備的過程,這張考完的當下不會知道分數,大概會在24小時內通知你,考完的當下內心有點虛,感覺自己在過跟不過之間,但幸好收到信是告訴我通過了。
最後就附上認證啦,在你考試的Training & Certificate就可以收到認證跟下一次考試50%的優惠券了
作為工程師,我蠻認同分享與共好的想法,若各路大神們有興趣,歡迎加我的Linkedin,之後我會慢慢地補上各種心得與分享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