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課程真的都那麼糟嗎?從自身經驗反思社會現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陣子心靈課程成為全民公敵。

但不需要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並不是所有心靈課程都是壞的。

一個人想要獲得某種內在成長、心靈的拓展,因此想參加體驗課程,這完全沒有錯。

就像有的人想參加寺院的禪修,或熱衷於基督教團契活動,那也算是某種體驗課程吧。

raw-image


這幾天我忽然想起,還在當精神科住院醫師的時候,我也參加過這種跟內在成長有關的課程,現在或許會被大眾歸類為心靈課程。

那也是要到一個地方住好幾天的課程,要跟醫院請假。依稀記得好像是苗栗或新竹。

課程名稱叫Come Alive,帶領者是Ben & Jock(黃煥祥Bennet Wong,1930~2013;麥基卓Jock McKeen,1946~)。陳登義醫師是這麼介紹的:「他們都是醫生,但不同的是,Ben受過美國精神分析重鎮──梅寧哲精神醫學院的嚴格訓練,而Jock則擁有英國牛津中醫針炙學院合格證照並精通中醫氣功哲學,兩人都是加拿大籍醫師。」[1]主辦單位是呂旭立文教基金會。

raw-image


當時台北市立療養院(現在叫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的幾位老師們都已經參與過他們的課程了,甚至遠赴加拿大兩周,參加他們在Haven by the Sea的帶狀活動。那是一個在我想像中美麗靜謐的安心之所。

Come Alive結果呢?

沒有甚麼咒罵、羞辱、PUA、精神虐待那種事。

兩位帶領者以及所有小組leader都是溫柔之人。

參與者有被接納、涵容的感覺。

印象中結束回家後,有段時間我的情緒確實比較正向積極,但不是輕躁症。

現在回顧起來,在年輕時學習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這麼一段「另類」的體驗活動,其實挺好的。

raw-image


我說「另類」,是因為這樣的經驗並非發生在醫療或傳統心理治療的範疇底下。換句話說,是在我們心理衛生工作者的舒適圈之外。然而唯有跨出舒適圈,全副身心震盪一下,才有可能帶來新的啟發。

心靈課程說到探索未知、蛻變(transformation)等主題,也是精神分析愛談的,只是,我們都理解精神分析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是漫長而反高潮的。

關於心理、身心靈這些事,要完全將之侷限在精神醫療或心理諮商的框架底下來理解並管理,其實是不可能的[2]

因為網紅一支影片,就下定論「心靈課程不好」的人,不免也是淪於尋求簡便答案、反思不足的化約論(reductionism)通病。

 

 



[1] 陳登義醫師的推薦序詳述他和Haven的因緣:


[2] 請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P夢拓野的沙龍
134會員
55內容數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要面對的不是課程的本身,而是課程背後的商業手法。請大家發揮堅強的意志,適時選擇對自己最好的,在當下自己需要的,避免追求課程,才不會造成學習無法吸收的狀態。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要面對的不是課程的本身,而是課程背後的商業手法。請大家發揮堅強的意志,適時選擇對自己最好的,在當下自己需要的,避免追求課程,才不會造成學習無法吸收的狀態。
Thumbnail
“在那段身心靈成長課程中,我深陷於一場狡猾的受騙體驗。起初,講師的言辭充滿溫馨與希望,我被他們描述的美好未來所吸引。然而,隨著課程深入,我發現自己陷入一個看似無底的心靈漩渦。 講師巧妙地操控情緒,讓我們相信唯有透過他們的指導才能達到真正的成長。我不自覺地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渴望能夠追求那種所謂的「
Thumbnail
“在那段身心靈成長課程中,我深陷於一場狡猾的受騙體驗。起初,講師的言辭充滿溫馨與希望,我被他們描述的美好未來所吸引。然而,隨著課程深入,我發現自己陷入一個看似無底的心靈漩渦。 講師巧妙地操控情緒,讓我們相信唯有透過他們的指導才能達到真正的成長。我不自覺地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渴望能夠追求那種所謂的「
Thumbnail
大腦神經元是有可塑性的,只要願意持續練習,一定可以看到改變與變化,找一個適合又安全的環境,可以在裡面有很多練習機會與矯正性的情緒經驗。簡單說,當我常常被人溫柔與溫暖的對待,自然也很容易給出外界溫暖的回應。
Thumbnail
大腦神經元是有可塑性的,只要願意持續練習,一定可以看到改變與變化,找一個適合又安全的環境,可以在裡面有很多練習機會與矯正性的情緒經驗。簡單說,當我常常被人溫柔與溫暖的對待,自然也很容易給出外界溫暖的回應。
Thumbnail
回來的第一篇就是苦口婆心的呼籲長文,希望不會讓大家壓力大XD 本篇主要撰寫一些心理治療安全性的判斷小準則。 封面圖來源: Ramon Perucho from Pixabay
Thumbnail
回來的第一篇就是苦口婆心的呼籲長文,希望不會讓大家壓力大XD 本篇主要撰寫一些心理治療安全性的判斷小準則。 封面圖來源: Ramon Perucho from Pixabay
Thumbnail
眼睛矇上了世俗的灰塵, 才看不清前方未知的路程。現實生活中的疲累不堪,往往不是ㄧ句過勞就算….. 尋求心靈上的慰籍與依賴, 不管是什麼信仰,能幫助解脫苦痛真的都很好。時時憶念本心, 靈魂才能領著踏實的心,真正的自在翱翔。
Thumbnail
眼睛矇上了世俗的灰塵, 才看不清前方未知的路程。現實生活中的疲累不堪,往往不是ㄧ句過勞就算….. 尋求心靈上的慰籍與依賴, 不管是什麼信仰,能幫助解脫苦痛真的都很好。時時憶念本心, 靈魂才能領著踏實的心,真正的自在翱翔。
Thumbnail
你渴望一個可以接納自己的避風港灣嗎?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體驗如何接納與好好愛自己~
Thumbnail
你渴望一個可以接納自己的避風港灣嗎?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體驗如何接納與好好愛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靈性的道路上 每一個經驗過程都在校正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心靈 #成長 #紀錄
Thumbnail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在靈性的道路上 每一個經驗過程都在校正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心靈 #成長 #紀錄
Thumbnail
最近半年不知道怎麼了,可能是一個職業久了,從事醫學圖書館員的第17年,深深感到「老狗逐漸變不出新把戲」無力危機感突發迸現,除了一直厭世尋找同溫層取暖,難道沒有解套的方法嗎? 回頭爬梳人生 整合個人生命經驗與圖書館調性開出課程的果實 我不是一次就走到這裡。 〈期待之後的課程火花〉 ㄑ
Thumbnail
最近半年不知道怎麼了,可能是一個職業久了,從事醫學圖書館員的第17年,深深感到「老狗逐漸變不出新把戲」無力危機感突發迸現,除了一直厭世尋找同溫層取暖,難道沒有解套的方法嗎? 回頭爬梳人生 整合個人生命經驗與圖書館調性開出課程的果實 我不是一次就走到這裡。 〈期待之後的課程火花〉 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