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人到了什麼狀態就算老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到了一定年紀,頭髮會越來越少;牙齒會越來越少;體力也是越來越少;睡眠更是越來越少….;甚至連朋友都會越來越少。許多人因此發慌,嘆世間幸福那麼地短暫!

 

知道嗎?   真正的幸福不是誰擁有的「多」;而是能通徹真正的幸福其實是「無」。

raw-image

早上Line的問候裡,出現了這樣的一行字,看了以後不禁玩爾一笑::

 

❣️到了一定年紀,您嘴裡常說的字眼會悄悄地這樣改變…

從合群  到B群

從努力  到維骨力 

從寶貝早安 到葡萄糖胺

從寶貝心肝  到斯斯保肝

從錢櫃狂歡  到京都念慈菴

從刷信用卡  到刷健保卡

從小姐好白  到膠原蛋白

從小姐妳好正  到帕金森氏症

從追求快速    到亞培安素

從加油  到魚油

從快樂  到肌樂

從不怕死  到沙隆帕斯

從比身高 變成比三高

從年輕愛耍酷 到成人紙尿褲

從煙草 變成酷酷嫂

從回眸一眼 到老花眼

從蛋奶素 到葉黃素

從純潔無瑕的心靈

到阿公沒感覺的循利寧

 

真好笑.也真貼切😂😂😂

📌您認為,人到了什麼狀態就算老呢?為什麼…


投票

您認為,人到了什麼狀態就算老呢?為什麼…

  • 65歲,符合退休屆齡
  • 子女已經成家立業時
  • 無關年紀開始忘東忘西
  • 投票將於 04 天 02 時 58 分 結束


    在這裡,佇立許多座的溫暖信箱,將收集關於"家庭、希望、夢想、知己、愛"...所有您想託寄的問題。 這裡有很多誠懇又熱誠的專屬解憂郵差,您託寄的每一個問題,希望都有滿意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 論及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就您的想法是「婆」還是「媳」或「兒」的問題?
    ❤️在您心裡,認為哪一個字最能代表2025年的未來趨勢? 請進沙龍一起來分享您的見解。  
    ◆親愛的格友們,您有沒有過類似這般的經驗;就是曾經有一首歌,陪您渡過青澀的年少歲月? 有那麼一首歌,曾經陪您渡過失戀的低潮? 有那麼一首歌,曾經激勵您邁向人生的高峰? 有那麼一首歌,讓您漸有年紀之後,聽到了這首歌還是那麼的澎湃感動?   在麻吉的沙龍,咱們一起分享彼此的憂、、悲、喜。貼上曾經讓您
    邀請您進來討論吧! 一起分享彼此的管教經驗… ◆下午沒課怎麼辦?小學生課後安親還是才藝,怎麼選擇?    小一4天上半天,1天上全天、而且只到4點,下課後小孩該去哪兒?除了傳統的安親班、學校課照班,還有哪些選項?   ◆回到初衷—你覺得孩子需要上才藝班嗎?
    邀請您進來討論吧! 一起分享彼此的管教經驗… 許多人以為,只要IQ高、成績好,就掌握了幸福的門票。但事實上,研究指出,隨著年紀增長,學業成就受EQ的影響愈來愈多……情緒管理術,將成為一輩子都需要的關鍵能力。   在教育小孩之路上,為什麼常會感到挫折? ..................
    長期以來,親子天下「請問教養專家」單元收到許多讀者來信詢問孩子的各種教養難題,綜整所有問題,觀察發現最讓父母頭痛的是:學習、情緒、安親這三大教養困擾!   今天,麻吉邀請您進來沙龍坐坐,針對困擾一: 學習/功課/考試 。請問您的小孩(或朋友的小孩),曾經出現學習或功課或情緒上的管教問題嗎?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 論及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就您的想法是「婆」還是「媳」或「兒」的問題?
    ❤️在您心裡,認為哪一個字最能代表2025年的未來趨勢? 請進沙龍一起來分享您的見解。  
    ◆親愛的格友們,您有沒有過類似這般的經驗;就是曾經有一首歌,陪您渡過青澀的年少歲月? 有那麼一首歌,曾經陪您渡過失戀的低潮? 有那麼一首歌,曾經激勵您邁向人生的高峰? 有那麼一首歌,讓您漸有年紀之後,聽到了這首歌還是那麼的澎湃感動?   在麻吉的沙龍,咱們一起分享彼此的憂、、悲、喜。貼上曾經讓您
    邀請您進來討論吧! 一起分享彼此的管教經驗… ◆下午沒課怎麼辦?小學生課後安親還是才藝,怎麼選擇?    小一4天上半天,1天上全天、而且只到4點,下課後小孩該去哪兒?除了傳統的安親班、學校課照班,還有哪些選項?   ◆回到初衷—你覺得孩子需要上才藝班嗎?
    邀請您進來討論吧! 一起分享彼此的管教經驗… 許多人以為,只要IQ高、成績好,就掌握了幸福的門票。但事實上,研究指出,隨著年紀增長,學業成就受EQ的影響愈來愈多……情緒管理術,將成為一輩子都需要的關鍵能力。   在教育小孩之路上,為什麼常會感到挫折? ..................
    長期以來,親子天下「請問教養專家」單元收到許多讀者來信詢問孩子的各種教養難題,綜整所有問題,觀察發現最讓父母頭痛的是:學習、情緒、安親這三大教養困擾!   今天,麻吉邀請您進來沙龍坐坐,針對困擾一: 學習/功課/考試 。請問您的小孩(或朋友的小孩),曾經出現學習或功課或情緒上的管教問題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古人說: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有時候以為人生進入寒冬,殊不知冬天一下就過去了, 然後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 人生百年,五十歲就是一個轉折點, 一半上坡,一半下坡,就像冬春交替一樣, 不妨可將五十歲當作人生的另一次開始, 把握住或許迎來的是另一個人生的機遇, 到這年紀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古人說: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有時候以為人生進入寒冬,殊不知冬天一下就過去了, 然後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 人生百年,五十歲就是一個轉折點, 一半上坡,一半下坡,就像冬春交替一樣, 不妨可將五十歲當作人生的另一次開始, 把握住或許迎來的是另一個人生的機遇, 到這年紀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常在想每個人 到了ㄧ個年齡 數字好像就應該要被定格 生命的樣子 好像不是你到了ㄧ定年紀 就ㄧ定要變成什麼模樣 持續地尋找自己 去發現好像 自己還有很多可能性 覺得這樣子 會讓自己很快樂 生命是可以很有活力很有能量的 不管你在什麼年紀 都要愛現在的自己 要相信還有很多可能性 可以讓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