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賢哲導演、朴惠秀、金時恩主演的《夢之歌》(韓文片名《你和我》),以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故為背景,圍繞濟州島修學旅行前一天兩個女生之間的青澀情愫,用詩一般的鏡頭語言描繪了溫暖又殘忍的夢之歌。 這是出演過《德魯納酒店》、《D.P.逃兵追緝令》的演員趙賢哲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篇電影,即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45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新人導演獎。看過這部電影就會被導演細膩又強烈的個人風格與背後深刻的人文關懷立意所驚異並打動。
視覺上這部電影有很強的夢核感——柔焦和過曝的鏡頭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質感,又在其間貫穿了與死亡相關的各種意象,克制內斂的表達讓影片宛如一首散文詩,一種被包裹在溫柔中的恐怖,最終融化在對愛的無盡表達中,留下像瘋了一樣悲傷的餘韻久久不能消散······ 內容上這是一部不能撇開背景單獨談論的電影,雖然導演刻意沒有在影片中直接標明世越號事故的發生,但出現了年份、濟州島修學旅行、因天氣影響而暫停水下搜救等資訊提示,可以看出主角世美和同學們就是在那場事故中喪生的高中生。
關於事件的背景可參考紀錄片——《潛水鐘》(2014)、《黃金時間內毫無作為的國家》(2017)、《世越號沉没~生死存亡的101分鐘》(2017)、《那天,大海》(2018)、《正義仍缺席》(2018),還有一部薛景求和全度妍主演的電影《生日》(2019)是以此為背景,從遇難者父母角度展開的敘事。 因為題材沉重,加上事故真相至今仍未定論,創作者們在處理這個題材時不得不謹慎對待。趙賢哲導演在映後活動中提及劇本上的臺詞“無法挽回”可能會引發觸痛而修改臺詞的細節,感受到了導演細膩與關懷的心思。
恐龍的意象設計得很妙,巨大的、滅亡的意象與沉船微妙貼合,電影中的小孩子將恐龍模型從小水窪中拿起——拯救恐龍的孩子的手如同神之手,是賦予神性的一個鏡頭。
(紀錄片《正義仍缺席》中的世越號殘骸) 除了恐龍,電影中反復出現的其他動物意象也很重要,走失的狗狗“真植”和世美的寵物鸚鵡joy都充當了媒介的作用。 世美追著狗狗,夏恩拖著受傷的腳追著世美,來到流浪狗們棲身的廢棄小屋,聯絡狗主人過來,才有了下面的對話,說到“這也是愛”的時候導演切到了世美和夏恩的雙人鏡頭。
從這裡兩個人開始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情感定義,接著夏恩想起自己失去的狗狗而大哭,給了世美反應鏡頭,意味著她從自身的情感轉向開始注視到了夏恩的情感,不再是“只想著自己”自私的少女,而開始“看見”所愛之人。 在電影結尾世美對她的鸚鵡joy反復地說著“我愛你”,暖黃色的畫面充滿溫馨感,而我們清楚地知道那是死亡的前一晚,那是我們聽到的世美最後的聲音······
導演希望大家自行想像,在世美消失後,夏恩找來世美家,鸚鵡會不會對夏恩說出那句它聽了數十遍、百遍的“我愛你”呢?這樣的留白如何不令人淚目?
電影中的意象還有很多,模糊著真實與虛幻的鏡子;“如果就此停留在那一天就好的”停擺的時鐘;背景環境中充斥著希望與生命力象徵的綠植;懸置在桌子邊緣等待救援的杯子······
杯子聯想到世越號開始傾斜但未沉船時仍有機會被救援的孩子們,那種搖搖欲墜、懸而未決、在生死邊緣的感覺,很微妙。 到最後還有幾個完全是直白地明示死亡的鏡頭——世美和夏恩初kiss後告別,正在辦葬禮的人舉著花圈從世美後面走過,笑著蹦蹦跳跳的世美和她背後的死亡意象之間產生了戲劇的張力。 世美上樓時在轉角遇到一個女人在燒紙,火焰在黑暗中跳躍了幾下就化為灰燼散開了,鏡頭一轉世美已消失在樓梯間,想到韓劇《Missing:他們存在過》中主角大叔就是這樣送別亡者。
但我覺得最最最殘忍的一個鏡頭,是世美洗澡的時候因為傷口怕留疤不能沾水,媽媽用保鮮膜把她的手裹了起來。想到那個不能沾水的傷口隔天就泡在大海裡,小心翼翼呵護著的珍貴的孩子啊······比起直接展示死亡,這種小小的細節引申的無數個想像的留白,更讓人心痛不已。
也許這就是導演喜歡的“視覺上的變換壓縮”——沒有明說世越號事故發生了,但這作為背景事件被壓縮進了每一個場景,於是每個場景的意義都因此更豐富了。 導演提到的那段關於孩子們的蒙太奇,鏡頭以遠景記錄了在事故發生前一晚,孩子們開心地去買新衣服逛街,為明天的修學旅行做準備,導演和觀眾開啟了上帝視角,明知道隔天悲劇就要來臨了,但什麼都做不了,只能默默地注視著,讓其具有某種神性的、悲憫的味道。
不得不說導演運用的技巧相當多,相對於通過情節、臺詞來表達的內容來說,導演技巧性的表達更受矚目,也有點意識流,感覺是融入了很多自我表達的、個人化的作品,像是提到光的運用時他說“光中存在愛的形態”。
因此即使在非常悲傷的場景中導演也給足了光,比如世美和同學們坐在大巴車裡全部人都睡著了,其實是暗示死亡的場景,但世美的臉在陽光下看著十分安詳;還有夏恩在公車上聽到搜救暫停的消息時,車窗外的光卻美麗得眩目······
光、死亡、愛,在世美的夢中連接了起來。
這裡構圖有意思的是鏡頭把站著的人的頭截掉了,如同世美所說死去的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那麼站著的那個人也同理,可能是活下來的任何人。
世美的視角是做了一個有關於死亡的夢,夢醒了一心想著要去到喜歡的夏恩身邊,跟她告白,這是一個非常純粹又非常真摯的動機,但在被壓縮的影像文本之外,我們知道那個夢是既定要發生、已經發生過了的災難預言,因此更悲傷了。
就是這麼一個越是深入瞭解背景,越能深刻體驗悲傷的故事。
但或許是因為影片始終都光線充足?整體上它給我的印象悲傷但並不悲觀,至少在一切發生之前,兩個女孩確認了彼此的心意,世美的告白和夏恩的親吻都太可愛了~那份愛意會一直保存在鸚鵡joy那裡,等待喚醒那些因為失去所愛而沉入夢中無限哀慟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