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紅花阪:青春、愛情與戰爭傷痕的交織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故事劇情

1963年的橫濱港,17歲的少女松崎海每天清晨做兩件事:升起信號旗,以及打掃學校的舊社團大樓「拉丁區」。這棟破舊的建築是學生們的活動中心,但因為年久失修,學校決定拆除它,蓋一棟現代化的新校舍。學生會長風間俊帶領學生們發起「守護拉丁區」運動,希望通過修繕大樓來證明它的價值,從而阻止拆除計劃。

某天,小海在學校圖書館翻到一本1943年的舊雜誌,裡面刊登了一張「模範學生」的照片。照片中的青年名叫水沼史郎,穿著舊日本海軍制服,而他的長相竟和小海的父親一模一樣。這讓小海感到困惑:如果照片拍攝於1943年,這個人現在至少該40歲,但小海的父親卻在去年「37歲病逝」。時間對不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與此同時,小海和風間俊的關係逐漸升溫。然而,一個驚人的發現讓這段感情陷入危機——小海的父親和風間俊的父親可能是同一個人。換句話說,小海和風間俊可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這個可能性讓兩人陷入痛苦與掙扎,他們決定尋找真相。

隨著調查深入,小海發現自己的家族歷史充滿謎團:她的祖父曾在廣島銀行工作,而1945年原子彈爆炸時,銀行時鐘永遠停在了8:15;她的父親「水沼史郎」的身份也充滿矛盾,既可能是戰時的學生兵,也可能是戰後才出生的普通人。

最終,小海和風間俊通過一份DNA檢測報告確認了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兩人得以繼續他們的感情。學生們也成功修繕了拉丁區,讓它免於被拆除的命運。故事在橫濱港的晨曦中結束,小海升起信號旗,象徵著新的開始。


隱藏在溫暖故事背後的細節

表面看,《來自紅花坂》是個關於青春、愛情與守護傳統的溫暖故事,但如果你注意到以下三個細節,會發現宮崎駿埋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1. 永遠停在8:15的銀行時鐘

電影中小海的祖父在廣島銀行工作,牆上時鐘永遠停在8:15——這是1945年原子彈落下的時間。但小海的父親「理論上」戰後才出生,這裡出現時間悖論。宮崎駿用這個畫面暗示:這個家族的時間軸曾被外力強行改寫

2. 拉丁區的「記憶儲存庫」

學生們拼命保護的舊大樓頂層,藏著二戰學生兵的日記、未爆彈、甚至帶血跡的學生服。當小海擦窗戶時,玻璃倒影會閃現1945年的戰爭場景(留意1小時02分的畫面)。這棟樓其實是戰後世代存放愧疚與創傷的實體硬碟

3. 偽造的DNA報告

當小海與風間俊被告知沒有血緣關係時,報告日期是1963年。但現實中日本首次親子鑑定出現在1971年。宮崎駿在此打破第四面牆:觀眾看到的「圓滿結局」,可能只是角色們自我安慰的幻覺


電影究竟想說什麼?

《來自紅花坂》真正的核心,藏在一個看似無關的畫面裡:小海的妹妹每天畫「未來城市想像圖」,但她的畫紙永遠用港口廢船改造的再生紙。

這暗示了整部電影的終極命題——我們拼命守護的傳統、堅信不疑的記憶、甚至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否只是用殘骸拼湊的仿製品?

當你看懂這層隱喻,會發現電影中所有「溫暖」情節都變成細思極恐的設定:

  • 學生們保護的拉丁區,建材早已混入新建築的鋼筋
  • 小海父親的「死亡真相」,全來自家族口述
  • 就連橫濱港的蔚藍海水,也是填海造陸後的人工地貌

宮崎駿真正想說的是:戰爭的傷口從未消失,它只是被我們用青春、愛情與懷舊美化成「值得守護的過去」。就像那棟翻新後的拉丁區——當你撕開表面的木紋貼皮,底下仍是焦黑的彈痕。


最後的思考

如果這部電影在2123年重映,觀眾會如何解讀小海的故事?他們可能會發現,2023年的我們也正用同樣的方式——用社群軟體美化生活、用懷舊濾鏡重寫記憶、用「守護傳統」包裝不敢直視的創傷。

所以,當你下次聽到有人說「過去比較美好」時,不妨問他:你口中的過去,是真的存在過,還是只是……一棟偷偷裝了電梯的「拉丁區」呢?

你覺得小海的故事是真實的記憶,還是被美化的幻覺?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向柳豫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un世界,建立我們共同認知的想像時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為了替女兒去英文補習班繳費,我久違的跑了一趟台北市的衡陽路。 三十多年前,這曾經是我幾乎每天要出沒的地盤,在我人生最青春的高中與大學階段。在重慶南路以及南陽街的補習文化黃金時期,所有北市的高中生幾乎都匯聚在這裡。怎麼知道數十年後,在教改的推波助瀾之下,補習文化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更蓬勃發展。補習班
Thumbnail
為了替女兒去英文補習班繳費,我久違的跑了一趟台北市的衡陽路。 三十多年前,這曾經是我幾乎每天要出沒的地盤,在我人生最青春的高中與大學階段。在重慶南路以及南陽街的補習文化黃金時期,所有北市的高中生幾乎都匯聚在這裡。怎麼知道數十年後,在教改的推波助瀾之下,補習文化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更蓬勃發展。補習班
Thumbnail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彰化縣近年面臨裁併校問題,地方教育環境需要更多的重視。裁併校的政策施行,必須減少對學生及社區的負面影響,地方創生無法自外於教育,區域的教育品質如何確實提高,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對話,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求學歷程中,擁有完整的基本權利。
Thumbnail
彰化縣近年面臨裁併校問題,地方教育環境需要更多的重視。裁併校的政策施行,必須減少對學生及社區的負面影響,地方創生無法自外於教育,區域的教育品質如何確實提高,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對話,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求學歷程中,擁有完整的基本權利。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高中時有次聯誼,地點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前的草坪,女生雖然很吸引我,但校園景色更讓我驚喜,真話。後來,大學填志願時,第一格就填了「東海大學歷史系」,也如願就讀
Thumbnail
高中時有次聯誼,地點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前的草坪,女生雖然很吸引我,但校園景色更讓我驚喜,真話。後來,大學填志願時,第一格就填了「東海大學歷史系」,也如願就讀
Thumbnail
  從谷哥地圖裡搜尋東港鎮博愛街205號,看到107年破舊不堪,雜草叢生的圖片到112年的美麗景觀,感謝社規師培訓的課程及提案經費的補助,老師委員的指導讓我們如何去做,如何規畫更新。  今年把水泥地板上長長的裂痕蓋上了,整個教室顯得光亮清新。猶記得當裂痕產生時,口說如何施工的人很多,一天一日的過去,
Thumbnail
  從谷哥地圖裡搜尋東港鎮博愛街205號,看到107年破舊不堪,雜草叢生的圖片到112年的美麗景觀,感謝社規師培訓的課程及提案經費的補助,老師委員的指導讓我們如何去做,如何規畫更新。  今年把水泥地板上長長的裂痕蓋上了,整個教室顯得光亮清新。猶記得當裂痕產生時,口說如何施工的人很多,一天一日的過去,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