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籠訓練有多重要?關鍵時刻能帶貓跑,日常也減少緊張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4.10月

各位毛爸媽注意啦~本集內容含金量爆棚!其實,貓籠訓練不只是簡單地「關」起毛孩,而是為他們打造一個專屬的安全小天地!

本集特別邀請獸醫師 Chris(又稱找不到小編),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貓籠訓練,還貼心分享了許多實用的小技巧,讓你更輕鬆應對各種情況!

此外,我們的流量密碼——內湖江小姐 aka 紅糖黑糖馬麻,再度登場!她會帶來什麼爆笑又暖心的故事呢?

快來收聽,一起為毛孩學習新技能吧!😊

小編開場之你和貓的關係是?

raw-image

養貓的身份認同:你是貓媽媽、爸爸、姐姐,還是室友?

每個貓奴與自家貓咪的關係都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一開場大家熱烈討論起如何稱呼自己在貓咪心中的角色。內湖江小姐堅持自己是「貓媽媽」,而Chris則習慣自稱「姐姐」,這讓內湖江小姐笑說:「如果我也自稱姐姐,別人一定會覺得我的貓已經20歲了吧!」

另一方面畫外音Iris則表示,她從來沒有特別稱呼自己,她覺得自己跟貓咪是「室友」,而不是主人或媽媽。這種關係更像是平等的夥伴,而非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

當話題轉到畫外音康哥,他的兩隻 Muji和Nia的名字讓大家頗感興趣。其中 Nia 的名字竟然來自日文的貓叫聲「ニャンニャン」,這個巧思讓眾人驚嘆。而當問及康哥如何看待自己與貓咪的關係時,他一開始還遲疑了一下,直到被問到「獸醫師會怎麼稱呼你」時,他才坦承:「獸醫師通常都叫我爸爸。」這讓大家會心一笑,接受了康哥也是「貓爸爸」的一員。

與貓對話:療癒的日常習慣

談到與貓咪的互動,大家發現自己與貓聊天的頻率可能比想像中還要高。內湖江小姐自認是個「話多的貓奴」,不但會跟貓說話,還會自言自語地給貓安排對話情境,像她每天早上都會對貓咪說:「哎呦妹妹你好可愛,你是全世界最可愛的小貓咪」而且不是隨口說一句,而是會持續誇獎 1~2 分鐘。

Chris 也認同這種行為:「我會蹲在貓咪面前,盯著他睡覺,然後說『怎麼睡得這麼可愛』。」然而,小編忍不住吐槽:「他在睡覺欸!你們還會這樣對著他說話嗎?」結果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會!」

內湖江小姐甚至自嘲:「我真的開始擔心我自己,會不會對貓講話太多了?」但她也補充,貓咪帶給她極大的心靈慰藉,甚至笑稱:「我的貓是我的貓醫生,唯一的病患就是我!」雖然她的貓有癲癇,需要花費不少醫療費用,但她仍然覺得,這些金錢換來的陪伴與溫暖,是無法衡量的價值。

貓咪不只是寵物,而是許多貓奴心靈的寄託,不管是「媽媽」、「姐姐」、「爸爸」還是「室友」,與貓咪的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

家犬小黑逃脫驚魂記

這次採訪中,內湖江小姐分享了一個超驚險又有點好笑的小故事,這位主角是她和姐姐以及家犬小黑之間的驚險經歷。小黑,一隻來自中壢的黑色台灣土狗,在「犬民運動指南」活動中擔任狗模特兒,但卻在活動現場前上演了一場“逃脫驚魂記”。

當天,江小姐的姐姐帶著小黑從中壢駕車前往信義區。然而,一下車,小黑便因附近兩隻熱情的秋田犬而受到驚嚇,不慎掙脫了牽繩,瞬間逃離控制。由於小黑曾是流浪犬,對自由有著天生的嚮往,但也因害怕而始終與江小姐的姐姐保持距離,讓人徒勞無功地試圖抓住他。

最終,江小姐的姐姐靈機一動,假裝要帶小黑去狗公園玩,小黑果然乖乖跟隨,一進入狗公園後,江小姐的姐姐迅速關上門,成功將小黑“圍捕”。然而,這已不是小黑第一次上演“逃脫秀”。江小姐透露,過去他們也曾經花了數小時尋找小黑,甚至不得不無奈地回家,等小黑自己冷靜後才成功將他帶回。儘管如此,小黑在活動攤位上表現得十分乖巧,贏得了現場的讚譽,仿佛剛剛的冒險不曾發生。這場“逃脫驚魂記”不僅讓江小姐一家倍感驚險,也讓大家更加感受到與毛孩相處時的趣味與挑戰。

寵物交通便利性:貓狗之間的差異

小編談到,寵物的交通移動便利性上,狗狗與貓咪的情況其實各有不同。狗狗的行動方式受到體型的影響較大,而貓咪則因為體型較小,相對來說更容易適應交通工具。

如果飼主擁有自己的車,不論是大狗還是小狗都不成問題,可以自由載運寵物。然而,若需仰賴大眾運輸,小型犬會相對占優勢,因為較容易被放入符合規定的寵物提籠內攜帶。至於大型犬,部分飼主會選擇使用特製的巨型嬰兒車來載運,但這種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家庭,畢竟要在家中存放一台專門給狗狗搭乘交通工具的嬰兒車,無論在空間或實用性上都存在挑戰。

raw-image

相比之下,貓咪只要能夠進入合適的籠子,乘坐交通工具就顯得輕鬆許多,這主要得益於他們的體型較小,無需像大型犬那樣考慮額外的運輸設備。因此,在交通移動的便利性方面,貓咪確實比狗狗更具優勢。

貓為何要做外出訓練

貓咪的外出困難與現實需求

許多養貓的人可能會覺得,貓咪不像狗狗需要散步,因此帶他們出門的機會較少。然而,從實際生活層面來看,帶貓外出其實是無法避免的,例如看醫生、洗澡、過年返鄉、出國寄宿,甚至在地震等緊急情況下,都需要讓貓咪進入貓籠並迅速行動。然而,大多數貓咪並不喜歡外出,更別說是願意乖乖進入貓籠了。

貓咪不愛出門的原因

Chris 以自身多年養貓的經驗分享,大多數貓咪並不願意出門,即便嘗試用牽繩牽引,也很難達成像狗狗那樣自然地外出。

raw-image

對貓咪來說,貓籠是較為可行的選擇,但即便如此,他們通常也不喜歡被關進籠子裡,尤其當貓咪感受到主人強行塞入籠子的粗暴動作,這只會加深他們對貓籠的恐懼與抗拒。

這種情境通常發生在需要緊急出門的時候,例如趕醫院預約或美容時間,當主人著急時,貓咪卻可能慢條斯理地聞東聞西,甚至還要先吃飯或上廁所,這導致許多飼主不得不採取「硬塞」的方式。久而久之,這樣的壓力與負面體驗形成惡性循環,使得貓咪更討厭外出,主人也更頭痛。

貓籠訓練的重要性

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Chris 推廣「貓籠訓練」,也就是讓貓咪習慣待在合適的貓籠裡,並在外出時感到安心與舒適。這不僅能讓貓咪在搭乘交通工具或面對環境變化時減少壓力,也能讓主人在需要帶貓出門時更加順利。因此,飼主不能忽視貓咪的外出需求,而應該積極讓貓咪適應貓籠,提升外出的安全性與便利性。

讓貓咪習慣貓籠撇步

許多飼主在帶貓咪出門時,往往面臨貓咪抗拒進入貓籠的情況。然而,透過適當的訓練步驟,這個過程其實可以變得更順利,甚至讓貓咪主動接受貓籠。以下是針對貓籠訓練的分享與實用建議。

逐步訓練,讓貓籠變成舒適圈

內湖江小姐分享了她的經驗,每次在帶貓咪回診前一個月,便會先將貓籠放在家中,讓貓咪習慣它的存在,甚至主動將貓籠當作休息或睡覺的地方。Chris認可內湖江小姐這樣的做法其實已經是成功訓練的一部分,因為很多貓咪看到貓籠時會本能地逃走,但透過日常的擺放,能幫助貓咪把貓籠與危險或壓力脫鉤。

raw-image

Chris 進一步解釋了貓籠訓練的步驟:

  1. 拆解貓籠:如果貓咪對貓籠非常排斥,可以先將貓籠拆解,只留下底座或部分結構,讓貓咪逐步適應。
  2. 放置在日常生活中:將貓籠放在貓咪常活動的區域,並加入他喜歡的物品,例如毛毯、玩具或零食,讓貓籠成為他的「舒適圈」。
  3. 增加誘導進籠的動機:在貓籠中放入貓咪喜愛的肉泥或玩具,誘導他主動進入,避免強行「塞進去」的情況。

減少外出的負面聯想

許多貓咪抗拒貓籠的原因在於,他們將進入貓籠與去醫院或其他不愉快的經歷聯繫在一起。Chris 建議,主人可以嘗試增加外出的頻率,並選擇一些非醫院的場合,例如戶外陽台、朋友家或其他能讓貓咪有正面體驗的地方,讓他們逐漸改變對外出的看法。

選擇合適的外出工具

關於貓籠的選擇,Chris 提到了一個新的概念 — — 使用寵物推車作為訓練輔具

十幾年前,養貓的人很少使用推車,但如今,推車因其空間足夠大且穩定,成為一個值得推薦的選擇。推車的緩震設計能幫助貓咪在初期訓練時適應外界環境的刺激,例如路面的不平或陌生的聲音。

若無法使用可拆解的貓籠,Chris 建議選擇一款能夠長時間開放、方便貓咪自由進出的籠子,讓他逐步適應。最後,Chris 強調,貓籠訓練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耐心的過程。飼主可以將訓練分成不同階段,從讓貓咪熟悉貓籠到願意進入,甚至習慣外出的全過程。這樣不僅能減少貓咪的壓力,也能讓主人更從容地應對外出情況。

怎樣的貓籠才合適

為貓咪挑選合適的外出籠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因為它直接關係到貓咪外出的舒適與安全。以下根據專家 Chris 的分享,整理出選擇貓籠時需要考慮的要點,幫助飼主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1. 貓籠的堅固性與安全性
    Chris 指出,堅固的貓籠是首要條件。一些傳統的塑膠貓籠,由於結構鬆散且鎖扣不穩固,貓咪可能因激動而掙脫,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建議選擇鎖扣牢固且能承受貓咪掙扎的貓籠,避免貓咪逃脫。
raw-image

2. 雙開口設計更友善

理想的貓籠設計應包括上開和側開兩種出口。這樣的設計能夠減少貓咪的壓迫感,也為飼主提供更多方式讓貓咪進出貓籠,無論是抱起放入還是引導進入,都更為方便。

raw-image

3. 空間適中,允許站立與迴旋

內湖江小姐提到,貓咪偏好小而封閉的空間,但 Chris 建議,貓籠的空間至少要足夠讓貓咪可以正常站立並進行簡單的迴旋。市面上的許多貓籠或背包空間過於狹窄,甚至讓貓咪無法舒適地轉身,這不利於長時間外出使用。

raw-image

4. 外觀的重要性

雖然實用性是選購貓籠的首要考量,但 Chris 補充,美觀也是一項值得注意的因素。因為貓籠訓練需要長時間將貓籠放置在家中,若貓籠外觀過於簡陋或不合家居風格,可能影響飼主的心情。

raw-image

多貓出行的挑戰

當飼主同時養有多隻貓時,外出籠的選擇和攜帶方式可能成為一大挑戰。內湖江小姐分享,因為攜帶兩個外出籠不便,她會將兩隻貓同時放入一個貓籠中。對此,Chris 提醒,需注意籠內空間是否足夠,確保每隻貓都有充裕的活動空間,以減少壓力。因此選擇貓籠的核心觀念,無論貓籠的款式或大小,最重要的是讓貓咪感到舒適和安全。此外,貓籠訓練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過程,飼主需要耐心引導,讓貓咪逐步適應這一環境。

【延伸閱讀】

帶貓出門好簡單📌https://catlives.com.tw/laboratory/veterinary/catsoutdoor

江小姐車內放貓出籠 堪稱史上最後悔決定

養貓的過程中,外出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課題,而如何讓貓咪在外出的過程中感到舒適與安全,則需要飼主的用心。內湖江小姐分享了她曾經做出的錯誤決定,以及如何通過購買推車改變了她和貓咪的外出體驗。

車內放貓出籠的教訓

內湖江小姐提到,過去她常把兩隻貓分別放在各自的貓籠中,然後一起放在車內。然而,由於兩隻貓一路上不停地叫,讓她感到精神壓力非常大。有一次,她在路上受不了貓咪的哭叫,心生惻隱,決定將兩隻貓放出籠子,讓它們自由活動。但這卻成為她最後悔的決定。她描述,當貓咪在車內鑽來鑽去時,非常難以控制,甚至還需要停車抓回貓咪,過程中充滿危險性。這次經驗讓她深刻體會到,外出時的安全保障尤為重要。

推車的驚喜

在不堪車內混亂的經驗後,內湖江小姐決定購入推車。這款空間較大的推車能同時容納兩隻貓咪,相較兩隻貓待在推車內比待在分開的籠子中更安靜,沿途也減少很多叫聲,可以感覺他們相互陪伴似乎比較不感到害怕。雖然推車讓外出更加輕鬆,但江小姐也坦言,推車加上兩隻貓的重量高達12公斤,搬上車時仍需耗費不少力氣。Chris 補充道,對於需要攜帶多隻貓咪的飼主來說,體力也是一項需要考慮的因素,但一方面也剛好為飼主培養運動的機會。

背包與推車的對比

Chris 另外提到,現在坊間的背包型貓籠並非理想的選擇。一方面,背包的空間往往不足,無法讓貓咪在裡面保持自然的姿勢;另一方面,一些透明設計的背包會讓貓咪持續暴露在外界目光中,對偏好隱蔽環境的貓咪而言,這可能會造成壓力。因此,若非特殊需求,建議避免選用背包型貓籠。相比之下,推車的穩定性和空間感更適合需要長時間外出的情況。

貓咪的個性差異 逐步適應的重要性

討論中,Chris 與小編還提到,不同的貓咪對外出的接受程度可能差異很大。有些貓咪習慣甚至喜歡外出,會主動向飼主示意,例如小編分享吳泡麵在自家的經驗,貓咪不僅能表達想出門的需求,還懂得在樓梯間遇到聲響時迅速返回家中。這樣的行為充分顯示了貓咪的個性與適應能力的多樣性。Chris 強調,貓咪的外出適應需要循序漸進地訓練。從選擇合適的外出工具到訓練貓咪適應推車或籠子,飼主的耐心與細心能顯著提升貓咪的舒適感,減少外出時的不安情緒。

raw-image

建立獎勵機制 鼓勵貓咪完成訓練

貓籠訓練第一個階段是「貓籠怎麼選擇」,第二個重要的階段會是什麼呢?訓練貓咪使用貓籠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與巧妙的方法,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這不僅能提升貓咪完成訓練的意願,還能讓整個過程更加順利且愉快。

獎勵的選擇與應用

Chris 提到,訓練貓咪時,必須找到能夠真正吸引貓咪的獎勵,例如他們特別喜歡的零食或肉泥。獎勵的使用方式也很重要:

  1. 在每次訓練完成一個步驟後立刻給予獎勵,以建立正向回饋的關聯。
  2. 若貓咪對獎勵不感興趣,需分析原因,例如是否因飽足感或訓練環境導致壓力過大。

內湖江小姐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她的貓咪非常喜歡雞肉,但一旦進入貓籠後就拒絕進食。Chris 建議,這種情況可能需要退一步來檢視問題,例如貓籠的設計是否令貓咪感到壓迫,或是訓練步驟是否過於急促。

分階段的漸進訓練 耐心與細心是成功的關鍵

對於貓咪適應貓籠的過程,Chris 強調了一個分階段的訓練方式:

  1. 開始時僅使用貓籠的底座,讓貓咪適應進入這個空間。
  2. 慢慢加上上蓋,再逐步添加門,直至貓咪完全適應籠內環境。
  3. 如果貓咪在某一階段出現抗拒行為,需暫時回退到之前的步驟,減少對他們的壓力。

Chris 以自己的經驗說明,訓練成貓甚至高齡貓需要更多耐心。他的貓已經 19 歲,但仍在進行貓籠訓練。即便停留在初階段很久,他仍堅持不放棄,因為急於推進只會讓訓練倒退。

raw-image

貓咪個性與習慣的差異

不同貓咪的個性與習慣也會影響訓練結果。小編分享吳泡麵的例子,表示他能隨意適應餵食地點的變化,但對貓籠卻感到恐懼,因為貓籠僅在外出時才會出現。而內湖江小姐則提到她的貓對貓籠完全不怕,還笑稱這是因為他們「腦袋小小的」,以可愛的方式形容他們的天真無邪。

透過以上分享可以看出,訓練貓咪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觀察和靈活調整的過程。了解自家貓咪的需求與個性,並利用適當的獎勵機制,能有效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訓練。

外出籠蓋布袋有效嗎

訓練貓咪適應外出籠對許多飼主而言是一大挑戰。訓練的目標就是希望減少貓咪壓力。Chris 表示,訓練貓咪適應貓籠的核心目的,不是讓貓咪喜歡貓籠,而是希望他們進入籠內後能保持冷靜,特別是針對年紀較大的貓咪。依她的目標來說,貓咪進籠後雖然可能不情願,但至少能減少激烈反應,例如瘋狂大叫,逐漸學會適應短時間的籠內環境。

蓋布袋是否有效?

內湖江小姐提出了許多飼主常遇到的問題:「貓咪進籠後若很激動,蓋布袋有用嗎?」Chris 解釋,蓋布袋是一個必要的步驟,特別是在外出時,布袋能有效減少光線與聲音的刺激,降低貓咪的壓力。然而,如果貓咪在籠內已經非常激動,蓋布袋並不能立即解決問題。因此,平時需要透過餵零食或玩具來進行持續的正向訓練,而不是等到外出時才臨時採取安撫措施。

raw-image

延長籠內停留時間的訓練方法

內湖江小姐進一步提到,她的貓能接受貓籠,但不願意在籠內待太久。對此,Chris 建議採取逐步延長時間的方式,例如從20分鐘逐漸延長到25分鐘,再延長至30分鐘,並搭配日常訓練,例如推著貓籠進行短時間的戶外活動,讓貓咪逐漸適應較長時間的籠內停留。

環境模擬與個性化刺激

有趣的是,內湖江小姐提到,可能是外出車燈閃爍的影響讓貓咪感到不安,並戲稱是否需要購買 disco 燈來模擬環境刺激。Chris 笑稱如果貓咪喜歡這樣的環境,可以嘗試。她也強調,作為飼主,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家貓咪的個性與需求,適合的訓練方式需因貓而異。

透過討論可以發現,訓練貓咪適應外出籠是個耐心與細心的過程,目標並非讓貓咪喜歡貓籠,而是逐步減少他們的不安與壓力。無論是透過蓋布袋降低刺激,還是循序漸進延長籠內時間,這些方法都需在日常訓練中持續進行,才能讓貓咪更從容地面對外出情境。

發生地震貓咪怎麼辦

當地震發生時,不僅人需要做好防災準備,貓咪的避難計畫也成為許多飼主的焦點。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緊急狀況,該如何快速又有效地確保貓咪的安全?

貓咪對地震的反應

Chris提到,她的貓咪在過去的地震中幾乎沒有反應,直到前陣子一次較大的地震,才有了稍微的警覺性,例如探頭觀察環境,但這仍是少數情況。相較之下,小編分享,他家的貓咪年輕時對地震反應比較明顯,但隨著年紀增長,變得越來越淡定,甚至完全不再理會。

地震時如何快速帶貓避難?

飼主會特別準備貓咪的避難計畫嗎? 小編提到,他的貓籠常收在櫃子裡,地震時臨時要使用並不方便。他設想是否可以用大型購物袋或帶拉鍊的布袋來快速裝載貓咪,方便攜帶避難。這樣的方式雖然普遍,但並非最佳選擇,因為緊急情況下飼主和貓咪都可能過於驚慌,難以操作。

貓籠的角色:從工具到避難所

Chris 提出了一個關鍵觀點:貓籠應該被訓練成為貓咪的避難所。她表示,理想的狀況是,當地震或其他緊急狀況發生時,貓咪會將貓籠視為安全空間,主動進入。這樣飼主只需關上籠門即可迅速帶貓離開,省去緊急時的手忙腳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飼主需要讓貓咪平時習慣在貓籠內活動,甚至將其作為睡覺或休息的場所,讓貓籠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僅在外出時才使用。

raw-image

將貓籠融入居家設計

內湖江小姐補充,現代居家設計越來越重視寵物用品的擺放,例如預設貓砂盆或掃地機器人的位置。因此,飼主也應該為貓籠找到固定的位置,並培養貓咪在籠內休息的習慣。然而,她也坦言,這需要克制自己購買各種貓墊或貓床的衝動,否則可能會讓貓咪習慣在其他地方休息,進一步降低貓籠的吸引力。

所以貓籠訓練在緊急避難中的重要性,也提醒飼主從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貓咪對貓籠的依賴感,為可能的危機做好準備。

貓籠訓練重點回顧

為了讓貓咪在緊急情況或日常外出時更加配合,貓籠訓練顯得格外重要。這不僅僅是幫助飼主應對各種狀況,更是為了讓貓咪擁有一個安心的避難所。以下整理出貓籠訓練的重點與實踐建議。

貓籠訓練的目標與心態調整

小編指出,貓籠訓練的核心在於行為上的轉變:將貓籠從工具轉變為貓咪的避難所。透過訓練,讓貓咪將籠子視為一個安全的地方,無論是居家還是外出,都能自願進入籠中。然而,每隻貓的個性不同,訓練過程也需因貓而異。

Chris 補充,飼主在訓練過程中需要調整心態,不應對自己或貓咪設置過高的標準。若訓練初期進展緩慢,應給予耐心並設定階段性目標。例如,即使無法讓貓咪喜歡籠子,也可以先練習讓他在籠子中保持冷靜的狀態。逐步克服每個外出過程中的挑戰,例如籠子的使用、車程中的聲音、以及醫院的環境壓力等。

貓籠訓練的逐步實踐

小編用「打怪」來形容帶貓外出的整個過程:每次外出都可能遇到不同的挑戰,從貓咪討厭籠子、車聲到醫院環境等,但這些問題可以一個個逐步解決。當貓咪習慣了籠子,飼主可以再針對其他因素進行改善,例如降低車內聲音,或者透過其他方式減少貓咪的壓力來源。

友善環境的重要性

raw-image

Chris分享越來越多的友善動物醫院會採取多種措施來減少貓咪的壓力,例如:

  • 狗貓分開看診,減少彼此的干擾。
  • 貓籠內設有跳台或遮蔽設計,提供安全感。
  • 在看診時提供費洛蒙產品、零食或肉泥,讓貓咪感覺輕鬆愉快。
raw-image

這些設施和服務雖然不是貓籠訓練的直接步驟,卻能有效幫助貓咪在外出時感受到友善與舒適,進一步減少對籠子和外出過程的排斥。

總結來說,透過適當的訓練與耐心的心態調整,飼主可以有效提升貓咪對貓籠的接受度,並在外出或緊急情況下更輕鬆地應對挑戰。同時,善用友善環境的資源,也能讓外出的體驗更加輕鬆愉快。

貓咪腦袋小小的?! 兩週就變陌生貓?

貓咪真的能記住他們的同伴或醫生嗎?內湖江小姐分享,她家有一隻需要定期就診的癲癇貓,雖然五年來看的是同一位醫生,但每次去醫院仍然緊張不已,彷彿第一次見面。她回憶起一個特別的經歷:她的癲癇貓在一次手術後,為防止舔咬傷口,她將另一隻貓暫時寄養在姐姐家。

raw-image

兩週後,當兩隻貓再次相聚時,竟然如仇敵般互相敵視,完全沒有之前親密的模樣。不過,內湖江小姐觀察到,貓咪之間即使出現一時的陌生感,也能透過時間重新建立感情。她家的兩隻貓,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終於恢復成為朋友,但需要耐心與觀察。有趣的是,在某些情境中,貓咪之間的關係可能會迅速變化。例如,在過年時,內湖江小姐的親友們帶著貓聚會,最多時家裡曾有12隻貓同住,場面如同戰場。然而,平時互相爭吵的「雙糖姐妹花」 — — 黑糖和紅糖,面對「外來貓群」時,竟能團結一致,共同迎戰,展現驚人的合作默契。

raw-image

Chris家也有相似的例子。我家有其他隻小貓,其中一隻貓他們也是從小黏在一起長大的,其中一隻貓去洗澡,剃完毛之後回來打的咧。即便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短暫的分離或變化也會讓貓咪「遺忘」彼此。

貓籠訓練很重要! 讓人貓相處更舒服

隨著養貓人數不斷增加,貓咪與人類的互動方式也日趨多元。對於「貓籠訓練」,Chris 強調,很多的例子讓我們看到貓咪外出是有可能的,所以新開始加入養貓的或是你已經養貓的,你有想要練習貓籠訓練這件事情,都非常鼓勵大家,這並非只是外出或醫療的便利性,而是關乎提升貓咪生活品質及人貓相處的基礎。她鼓勵所有飼主多多了解貓籠訓練,只要努力嘗試,就能改善貓咪的生活狀態,也讓人與貓的互動更加和諧。

從文化發展到醫療需求的重要性

小編提到,近年來,飼主們對貓咪的生活環境與需求越來越重視,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潮流。透過細膩的研究與倡導,許多飼主在努力讓貓咪更好地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例如帶貓出門旅行、增進共同回憶,甚至在醫療上提供更方便的解決方案,而醫療是貓籠訓練的一大核心應用場景。小編表示,若貓咪能輕鬆進出貓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到醫院便不再是一件難事,這將減少寵物醫療過程中的壓力,也促使更多飼主進行定期檢查,從而降低貓咪健康問題的發生率。這對減少流浪貓狗數量及提升飼主領養意願具有正面影響,形成更健康的飼養文化。

建立貓籠訓練的觀念

小編總結道,貓籠訓練看似是一件小事,實則涉及貓咪醫療、健康、飼主生活便利等方方面面。從日常開始培養貓咪對貓籠的熟悉感,不僅可以減少緊急情況下的混亂,也能讓更多人意識到,養貓不僅是陪伴,還需要付出努力去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帶貓出門好簡單📌https://catlives.com.tw/laboratory/veterinary/catsoutdoor


🎧 想聽完整的訪談內容嗎?歡迎點擊收聽、收看本集節目

🔸完整節目請收聽🎧https://lihi.cc/V4wJv

🎦【節目影片看這裡】小編在那邊

貓狗大同!為什麼貓咪需要做貓籠訓練?讓獸醫師告訴你!|小編在那邊 S5. EP 11(一)

貓咪外出籠該怎麼選?透明背包、軟式籠子踩雷警告!千萬別選錯!|小編在那邊 S5. EP11(二)

讓貓籠成為貓咪的日常避難所!貓籠訓練,一起學起來!|小編在那邊 S5. EP11(三)

謝謝你的閱讀,請給小編一個愛心吧!💖

並把文章收藏起來!也請多多分享和留言交流~

Follow 小編在那邊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各大Podcast平台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KKBOX

avatar-img
17會員
66內容數
健康新聞的翻譯蒟蒻嗎? ! 各大Podcast平台、FB、IG、YT 搜尋「小編在那邊」歡迎訂閱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編在那邊 的其他內容
2024年十大健康新聞回顧!從川普2.0時代對醫療永續的衝擊,到美國醫保亂象、健保新規、超慢跑商機、登革熱北漂、仰睡風險、失智症新藥、放空課程、心理健康補助、無趣運動、食安風暴、新住民高齡化、醫護人力短缺等議題,帶你深入瞭解全球與臺灣的健康趨勢。
天氣寒冷容易引發感冒和中風,因血管收縮可能增加健康風險。然而,中風前身體會發出「求救訊號」,及早發現並送醫可提升康復機率。本集分享中風的預防與辨識方法,以及快速判斷中風的技巧,幫助大家守護自己與家人健康。快將這些重要資訊傳遞給親友,共同抵禦寒冬健康挑戰!
坎城國際創意節是全球廣告與行銷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事,每年夏季在法國舉行。大量創意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分享新穎的行銷案例和觀點,激盪創意靈感。內湖江小姐分享了她的參與經驗及一些精彩的創意故事,展現了創意的力量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本次創意節的亮點、受邀講者及成功的參賽作品。
在臺灣,新住民的增長對健康管理提出了新挑戰。慢病好日子的佳安與小編探討了新住民面臨的健康問題,並介紹了多語言慢病衛教網站的設計理念。該網站針對新住民的健康需求,提供相關疾病資訊,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健康對話。隨著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這樣的衛教資源將成為解決健康挑戰的重要工具。
你是否曾經心懷挑戰玉山的夢想,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了兩位同事,來分享他們的登山經驗,並聊到許多有趣的細節和挑戰。雖然錄音過程中笑聲不斷、話題時常跳脫,但我們還是收穫了不少寶貴的登玉山心得。希望這篇能讓想要挑戰這座台灣最高峰的你,有更多的準備與信心。
現在金紙為何大多集中燒,除了省時竟然還可以避免空氣汙染的惡化?中元常見供品有哪些要小心高糖高熱量?極端氣候的變化下,人類的身體又要注意些什麼呢?有養貓的飼主注意啦,貓咪感染心絲蟲的死亡率高達100%! 快來看看小編精挑細選的那些重點新聞你們千萬不可不知
2024年十大健康新聞回顧!從川普2.0時代對醫療永續的衝擊,到美國醫保亂象、健保新規、超慢跑商機、登革熱北漂、仰睡風險、失智症新藥、放空課程、心理健康補助、無趣運動、食安風暴、新住民高齡化、醫護人力短缺等議題,帶你深入瞭解全球與臺灣的健康趨勢。
天氣寒冷容易引發感冒和中風,因血管收縮可能增加健康風險。然而,中風前身體會發出「求救訊號」,及早發現並送醫可提升康復機率。本集分享中風的預防與辨識方法,以及快速判斷中風的技巧,幫助大家守護自己與家人健康。快將這些重要資訊傳遞給親友,共同抵禦寒冬健康挑戰!
坎城國際創意節是全球廣告與行銷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事,每年夏季在法國舉行。大量創意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分享新穎的行銷案例和觀點,激盪創意靈感。內湖江小姐分享了她的參與經驗及一些精彩的創意故事,展現了創意的力量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本次創意節的亮點、受邀講者及成功的參賽作品。
在臺灣,新住民的增長對健康管理提出了新挑戰。慢病好日子的佳安與小編探討了新住民面臨的健康問題,並介紹了多語言慢病衛教網站的設計理念。該網站針對新住民的健康需求,提供相關疾病資訊,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健康對話。隨著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這樣的衛教資源將成為解決健康挑戰的重要工具。
你是否曾經心懷挑戰玉山的夢想,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了兩位同事,來分享他們的登山經驗,並聊到許多有趣的細節和挑戰。雖然錄音過程中笑聲不斷、話題時常跳脫,但我們還是收穫了不少寶貴的登玉山心得。希望這篇能讓想要挑戰這座台灣最高峰的你,有更多的準備與信心。
現在金紙為何大多集中燒,除了省時竟然還可以避免空氣汙染的惡化?中元常見供品有哪些要小心高糖高熱量?極端氣候的變化下,人類的身體又要注意些什麼呢?有養貓的飼主注意啦,貓咪感染心絲蟲的死亡率高達100%! 快來看看小編精挑細選的那些重點新聞你們千萬不可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如何明白寵物的需要,方法是去留意所養的家貓的身體語言、叫聲和牠所處的地方,從而知道貓貓在表達什麼。作者道出與毛小孩相處的日常,感謝牠陪伴。
Thumbnail
家有喵喵,貓奴們的家應該如何規劃裝修呢?針對貓咪跳躍、穿梭、躲藏等需求,在住宅設計中,不僅要考慮人的舒適度,還要為貓咪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有趣的居住環境。
Thumbnail
貓派週報來了~ 最近努力維持每週六更新(先以一個月為目標😆) 本週挑選兩則趣聞, 一則關於貓咪, 一則關於狗狗, 主題和博士以及丁字褲有關, 同時,貓派主播試圖從這兩則趣聞中, 擷取一些人生智慧, 一起來聽聽吧!
Thumbnail
今天來了一個熱心的小夥伴,想跟家裡貓咪做溝通。 貓咪1號是一隻比較怕生的貓咪,小夥伴從外面收編了四個月,始終無法跟貓咪更親近。 我們溝通完,發現牠警戒心很高,比較想擁有自己獨立小房間。 小夥伴說有點難度,於是我們就提供他另外一個方法,請他把有自己味道的衣服放在籠子裡,讓貓咪習慣味道。 再
Thumbnail
當開始訓練,建立一個舒適且沒有干擾的環境非常重要。 這能讓狗狗專注於學習 選擇正確的時機:選擇一個狗狗精力充沛且專注的時候,例如在散步後或運動之前。 在訓練之前,確保狗狗對你感興趣並且有點餓。 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避免有干擾的地方,讓狗狗可以專注於你的指令。 步驟一:引導動作 帶領狗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透過簡單步驟訓練狗狗轉圈,包括引導動作、使用口令、獎勵成功、持之以恆和逐漸增加難度等方法,讓你和狗狗建立更深層的聯繫。
Thumbnail
你對待貓咪的好,牠們全都知道。
Thumbnail
這個系列文章的(上)篇提到,研究文章中指出環境豐富化/豐腴,可以增進貓的居家環境幸福度,這篇文章我們繼續來看看怎麼樣可以達成環境豐富化。 如果你還沒看過上篇文章,建議可以先看完(上)篇文章後再繼續閱讀本篇文章。 環境豐富化可以區分為社交性和非社交性兩種大類型。社交性中包括貓與貓、貓與其他物種
Thumbnail
有許多研究指出環境壓力對貓的生理健康會產生影響,反之,多陪伴貓、額外提供貓砂盆等改變環境的行為,則有益於貓的健康與行為。然而,怎麼對環境做有益處的改變呢?這次我們一起來閱讀文章探討這個問題吧!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她如何明白寵物的需要,方法是去留意所養的家貓的身體語言、叫聲和牠所處的地方,從而知道貓貓在表達什麼。作者道出與毛小孩相處的日常,感謝牠陪伴。
Thumbnail
家有喵喵,貓奴們的家應該如何規劃裝修呢?針對貓咪跳躍、穿梭、躲藏等需求,在住宅設計中,不僅要考慮人的舒適度,還要為貓咪提供一個更安全、更有趣的居住環境。
Thumbnail
貓派週報來了~ 最近努力維持每週六更新(先以一個月為目標😆) 本週挑選兩則趣聞, 一則關於貓咪, 一則關於狗狗, 主題和博士以及丁字褲有關, 同時,貓派主播試圖從這兩則趣聞中, 擷取一些人生智慧, 一起來聽聽吧!
Thumbnail
今天來了一個熱心的小夥伴,想跟家裡貓咪做溝通。 貓咪1號是一隻比較怕生的貓咪,小夥伴從外面收編了四個月,始終無法跟貓咪更親近。 我們溝通完,發現牠警戒心很高,比較想擁有自己獨立小房間。 小夥伴說有點難度,於是我們就提供他另外一個方法,請他把有自己味道的衣服放在籠子裡,讓貓咪習慣味道。 再
Thumbnail
當開始訓練,建立一個舒適且沒有干擾的環境非常重要。 這能讓狗狗專注於學習 選擇正確的時機:選擇一個狗狗精力充沛且專注的時候,例如在散步後或運動之前。 在訓練之前,確保狗狗對你感興趣並且有點餓。 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避免有干擾的地方,讓狗狗可以專注於你的指令。 步驟一:引導動作 帶領狗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透過簡單步驟訓練狗狗轉圈,包括引導動作、使用口令、獎勵成功、持之以恆和逐漸增加難度等方法,讓你和狗狗建立更深層的聯繫。
Thumbnail
你對待貓咪的好,牠們全都知道。
Thumbnail
這個系列文章的(上)篇提到,研究文章中指出環境豐富化/豐腴,可以增進貓的居家環境幸福度,這篇文章我們繼續來看看怎麼樣可以達成環境豐富化。 如果你還沒看過上篇文章,建議可以先看完(上)篇文章後再繼續閱讀本篇文章。 環境豐富化可以區分為社交性和非社交性兩種大類型。社交性中包括貓與貓、貓與其他物種
Thumbnail
有許多研究指出環境壓力對貓的生理健康會產生影響,反之,多陪伴貓、額外提供貓砂盆等改變環境的行為,則有益於貓的健康與行為。然而,怎麼對環境做有益處的改變呢?這次我們一起來閱讀文章探討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