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紫殤【原版】

【填詞】紫殤【原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戰爭之前 妳的世界 只是重複取笑這愚昧世界
戰爭之後 妳的眼淚 也只對這一切匆匆的一瞥

今天之前 我已發現 妳就像暴風雨中的紫斑蝶
努力超越 自我極限 不為了誰散發那紫色香味

真實的世界 是如此陰險 
虛偽的謊言 總讓人陶醉
訣別的誓言 是那麼催淚
還不想後悔 到底為了誰
迎著風後退 抓住那最美的瞬間

那是妳的傷口 妳的心碎 妳我共同點
會是誰在召喚 天空的眼淚
妳用紫殤相連 每個碎片 企圖去挽回
結果卻是反而 被紫霧欺騙
紫色傷口 破碎的夢 
佔領每個
沉 睡 靈 魂


Kutoro Mor  2007_

--------------------------------

原曲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yCOpM-1Hk

avatar-img
Asaoni的文字沙龍
0會員
256內容數
Asaoni的文字沙龍 現正更新至文字創作第十與第十一年之作品(2015/8-2017/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saoni的文字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紀初絕讚的曇花一現 佯裝著不過奇蹟的赦免 安迪沃荷在傳記說 每人都有十五分鐘虛榮 你我都曾如此深信不已 所以掏出了青春來追尋 然後死命地撐著繼續 起承 轉合 記憶中如同流星般的驚豔 記憶中如同過街鼠的屈辱 接著回神癱在地上 吶喊這與說好的都不一樣 但又攤開了藍圖選擇重新投入 選擇了青春的博奕 活
歲月是一道受詛咒的泛黃枷鎖 而我從來都不予以反思與認同 自命不凡卻又渴望眾人接納包容 竟須如此卑微苟活 盡全力就能搏得掌聲的時代已不再 夢中旅途的尾聲也變得無法坦白 或許是時候離開 回到最初的路口 十年再相逢 想必世上的一切都不同 但願那時回首的你我仍能看得見初衷 十年再相逢 也許那時的我不再歌
儲金不足的午後 躺在梯上凝視雲朵的散落 連那本期待已久的小說 如今卻突然早先一步完售 這全面衰退的時代 連高材生也淪為附庸 到底要頹廢到什麼程度 才能幫所謂的物質精神找到可靠的信託?   做了太多無濟於事的嘲弄 該付出的代價仍得按時朝貢 與其向上位者征討尊重 不如現在就將未完
世紀初絕讚的曇花一現 佯裝著不過奇蹟的赦免 安迪沃荷在傳記說 每人都有十五分鐘虛榮 你我都曾如此深信不已 所以掏出了青春來追尋 然後死命地撐著繼續 起承 轉合 記憶中如同流星般的驚豔 記憶中如同過街鼠的屈辱 接著回神癱在地上 吶喊這與說好的都不一樣 但又攤開了藍圖選擇重新投入 選擇了青春的博奕 活
歲月是一道受詛咒的泛黃枷鎖 而我從來都不予以反思與認同 自命不凡卻又渴望眾人接納包容 竟須如此卑微苟活 盡全力就能搏得掌聲的時代已不再 夢中旅途的尾聲也變得無法坦白 或許是時候離開 回到最初的路口 十年再相逢 想必世上的一切都不同 但願那時回首的你我仍能看得見初衷 十年再相逢 也許那時的我不再歌
儲金不足的午後 躺在梯上凝視雲朵的散落 連那本期待已久的小說 如今卻突然早先一步完售 這全面衰退的時代 連高材生也淪為附庸 到底要頹廢到什麼程度 才能幫所謂的物質精神找到可靠的信託?   做了太多無濟於事的嘲弄 該付出的代價仍得按時朝貢 與其向上位者征討尊重 不如現在就將未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