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看到自己的文章 | 創作者

【文創漫談】看到自己的文章 | 創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算是手機重度使用者。那天,我站在馬路邊等朋友,看著人來人往的街道,微風吹拂,感覺還挺舒服的。只要朋友一到,我們就能一起去逛街散步。然而,等了三分鐘,他還沒來,我開始有些不耐煩,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滑動螢幕。

點開 YouTube,看看最近最熱門的《烏俄戰爭》新聞影片,卻沒什麼興趣,又劃掉。接著開 LINE,翻閱朋友的訊息,回覆幾則對話,再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

raw-image

突然,一則新聞推送跳了出來。我隨手點開,看看現在最熱門的話題。沒滑幾下,大多都是已經看過的內容,於是繼續往下翻。就在這時,我的手指停住了——這張圖片好熟悉,不就是我前兩天發表的速寫作品嗎?

它出現在 Yahoo 的新聞頁面,下方還有另一個網站的轉載,而在「方格子」的框框內,赫然就是我的街頭速寫作品!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 Google 演算法主動推送到新聞頁面上。以往,我總是會特地搜尋,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被收錄進 Google News,但這次,它是被系統自動推薦的,感覺格外不同。我回頭細看數據:街頭速寫:新北淡水街頭📅 2025/02/23👀 152 點閱👍 87 讚💬 57% 互動率。

152 次點閱。這樣來看,Google News 的傳播力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或者說,我的作品類型可能並不符合大眾的喜好。這也沒辦法,畢竟它已經被推送到這麼大的平台,曝光度應該很高,結果點閱卻只有 152 次。即使全部來自外部點擊,這數字仍然偏低。或許,我的作品並沒有那麼多人感興趣?

不過,很快地,我又推翻了自己的這個想法。畢竟,我在 UDN 的個人部落格,隨便一篇作品點閱率都破千,且同樣是每天發表一張作品,為何這次的成效會如此不同?

我不確定答案,也許 AI 可以告訴我些什麼,但大概也只是那些常見的建議——「經營社群」、「強化關鍵字」、「提高互動率」等等。也許,現在的內容生態確實變了,寫部落格這種方式,真的越來越不流行了吧?

我告訴自己:時代在變,或許,我也該試著改變些什麼了。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64會員
3.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了解所處的環境 今天想談的,不是去討論某個人或某件事的對錯,而是單純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看看目前的情況到底如何。 方格子月瀏覽量 這張圖是我經常使用的網站分析工具,能夠呈現一些基本的數據。目前,2025 年 1 方格子格子總瀏覽量約為 460 萬次,平均每天將近 15 萬次點閱。而 2024
再談瀏覽量 瀏覽量,這個曾經被視為評斷一篇文章、一個部落格甚至一位創作者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如今卻愈來愈讓人質疑其真實意義。隨著演算法的進步,瀏覽量已不再是單純的曝光數字,它背後隱藏了更多複雜且值得深思的問題。 演算法操控下的不平衡 瀏覽量之所以不再具公正性,主要原因在於現今的平台多依賴演算
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在人生的旅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做多少才夠?做得好又要怎麼樣?」這不僅是工作上的問題,也是生活中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可能會過分強調「做多少」,而忽略了「做得好」的價值;也有的人則可能過度追求完美,反而遺忘了積累的力量。 我認
生產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無論是文字生成、圖片生成、影片生成,還是其他形式的創作,AI 都為人類的生產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對 AI 的使用方向和道德界限保持清醒的認識。正如科技是一把雙刃劍,AI 的使用也可能在不經意間踩到
在當今數位化的時代,AI寫作工具已經成為許多創作者的得力助手。對我來說,使用AI進行寫作的過程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幫助我更好地整理思緒。這種方式的核心在於利用語音轉文字技術,讓我的口語表達變成文字,這樣的過程讓我能夠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音轉文字的便利性 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用
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在創作的道路上,持續性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有些人認為,創作者過於重視流量會扼殺創意,但事實並非如此。了解流量的變化並不代表迎合數據,而是為了獲取一個參考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從而提升創作的質量與影響力。 為什麼需要觀察流量變化? 流量是創作成果
了解所處的環境 今天想談的,不是去討論某個人或某件事的對錯,而是單純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看看目前的情況到底如何。 方格子月瀏覽量 這張圖是我經常使用的網站分析工具,能夠呈現一些基本的數據。目前,2025 年 1 方格子格子總瀏覽量約為 460 萬次,平均每天將近 15 萬次點閱。而 2024
再談瀏覽量 瀏覽量,這個曾經被視為評斷一篇文章、一個部落格甚至一位創作者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如今卻愈來愈讓人質疑其真實意義。隨著演算法的進步,瀏覽量已不再是單純的曝光數字,它背後隱藏了更多複雜且值得深思的問題。 演算法操控下的不平衡 瀏覽量之所以不再具公正性,主要原因在於現今的平台多依賴演算
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在人生的旅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做多少才夠?做得好又要怎麼樣?」這不僅是工作上的問題,也是生活中經常被討論的話題。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可能會過分強調「做多少」,而忽略了「做得好」的價值;也有的人則可能過度追求完美,反而遺忘了積累的力量。 我認
生產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無論是文字生成、圖片生成、影片生成,還是其他形式的創作,AI 都為人類的生產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對 AI 的使用方向和道德界限保持清醒的認識。正如科技是一把雙刃劍,AI 的使用也可能在不經意間踩到
在當今數位化的時代,AI寫作工具已經成為許多創作者的得力助手。對我來說,使用AI進行寫作的過程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幫助我更好地整理思緒。這種方式的核心在於利用語音轉文字技術,讓我的口語表達變成文字,這樣的過程讓我能夠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音轉文字的便利性 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用
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 在創作的道路上,持續性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有些人認為,創作者過於重視流量會扼殺創意,但事實並非如此。了解流量的變化並不代表迎合數據,而是為了獲取一個參考方向,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受眾的需求和偏好,從而提升創作的質量與影響力。 為什麼需要觀察流量變化? 流量是創作成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日關注資料 17:00 IEA公佈原油市場月度報告 20:30 加拿大2月CPI月率 20:30 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 22:30 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
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預估70%在4月底前結束,全球風險情緒降溫,黃金及原油等原物料,以及債市、美元指數 (DXY) 都將同步回落,全球股市則會反彈 15%。
切爾西的老闆Roman Abramovich在萬般不捨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了,身為俄羅斯大亨,Roman早在月初就表示自己希望出售切爾西,即便他一點也不願意這麼做。
今日關注資料 17:00 IEA公佈原油市場月度報告 20:30 加拿大2月CPI月率 20:30 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 22:30 美國當周EIA原油庫存
鴻海如看待俄烏戰爭? 預估70%在4月底前結束,全球風險情緒降溫,黃金及原油等原物料,以及債市、美元指數 (DXY) 都將同步回落,全球股市則會反彈 15%。
切爾西的老闆Roman Abramovich在萬般不捨的情況下下台一鞠躬了,身為俄羅斯大亨,Roman早在月初就表示自己希望出售切爾西,即便他一點也不願意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