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自由指南】用對方法,天天都有新鮮蔬菜!自然農法的育苗關鍵技巧

【蔬菜自由指南】用對方法,天天都有新鮮蔬菜!自然農法的育苗關鍵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目錄

  • 種植蔬菜的常見問題:供應不穩定
  • 育苗的關鍵與具體操作步驟
  • 如何實現蔬菜的穩定供應?
  • 結語:蔬菜自由,從育苗開始

種植蔬菜的常見問題:供應不穩定

一般我們在種植蔬菜時,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蔬菜的供應不穩定。你可能一次種了很多,結果收成時吃不完,剩下的蔬菜只能浪費;或者,當你還沒收成時,卻發現家裡已經沒有蔬菜可吃了。這種情況讓人頭痛不已,尤其是當你想要自給自足時,如何讓蔬菜的供應保持穩定,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育苗的關鍵與具體操作步驟

要解決蔬菜供應不穩定的問題,育苗是關鍵。育苗不僅能幫助你控制蔬菜的生長節奏,還能確保每週都有新鮮蔬菜可吃。以下是育苗的關鍵技巧與具體操作步驟:

1. 育苗盆的選擇

在開始育苗之前,我們需要準備好育苗盆。常見的有104格和128格的育苗盆。104格的育苗盆格子較大,可以讓植株在移植前長得更健壯,適合需要較長時間生長的蔬菜;而128格的育苗盆格子較小,適合生長速度較快的蔬菜。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育苗盆。

2. 選擇適合的土壤

育苗時使用的土壤非常重要。你可以選擇自己堆肥的土壤,或者購買市售的培養土。培養土的好處是它已經經過滅菌處理,不容易長出雜草或其他不需要的植物。如果你使用田土,建議先過篩,去除土壤中的雜質和硬塊,確保土壤細緻,這樣才能讓種子順利發芽。

3. 計算家庭用菜量

在開始育苗之前,你需要先計算你家裡的用菜量。比如,我們家一個禮拜大約需要40到50把蔬菜。為了避免耗損,我會多抓一些,大概種50到60株蔬菜。這樣一來,即使有一些植株沒有成功生長,也能確保每週都有足夠的蔬菜供應。

4. 分區育苗,輪流種植

為了讓蔬菜的供應不斷,我們可以採用「分區育苗」的方法。具體來說,你可以將育苗盆分成四個區,每個禮拜種一個區的蔬菜。這樣一來,當你第四週種完最後一個區的蔬菜時,第一週種的蔬菜已經可以移植到農地裡了。透過這種方式,你只需要兩個育苗盆,就能實現蔬菜的無限輪種,確保每週都有新鮮蔬菜可吃。

5. 播種

準備好土壤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播種了。將土壤倒入育苗盆中,注意不要倒得太滿,因為播種後還需要覆土。播種時,可以根據種子的大小來決定播種的深度。一般來說,種子的播種深度大約是種子大小的三倍。播種後,輕輕按壓土壤,讓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然後再覆上一層薄土。

6. 澆水

播種完成後,我們需要給育苗盆澆水。澆水時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澆太多水,以免種子被沖走。你可以使用噴壺,輕輕地將水噴灑在土壤表面,直到土壤完全濕透為止。育苗期間,土壤需要保持濕潤,因此你需要定期檢查土壤的濕度,並根據情況進行澆水。

7. 移植

當蔬菜苗長到一定大小後,我們就可以將它們移植到農地裡了。移植時要注意,選擇一個天氣較為涼爽的時間進行,避免在陽光強烈的中午移植,以免幼苗受到傷害。移植後,記得及時澆水,幫助幼苗順利扎根。

如何實現蔬菜的穩定供應?

透過上述的育苗技巧,我們可以輕鬆實現蔬菜的穩定供應。具體來說,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 計算家庭用菜量:根據你家裡的用菜量,計算出每週需要種植的蔬菜數量。比如,我們家一個禮拜需要40到50把蔬菜,因此我會每週種植50株蔬菜。
  • 分區育苗:將育苗盆分成四個區,每個禮拜種一個區的蔬菜。這樣一來,當你第四週種完最後一個區的蔬菜時,第一週種的蔬菜已經可以移植到農地裡了。
  • 輪流種植:透過這種方式,你只需要兩個育苗盆,就能實現蔬菜的無限輪種,確保每週都有新鮮蔬菜可吃。

結語:蔬菜自由,從育苗開始

透過育苗技巧,我們可以輕鬆實現「蔬菜自由」。無論你是想要自給自足,還是單純享受種植的樂趣,這些技巧都能幫助你更好地規劃蔬菜的種植,確保每週都有新鮮蔬菜可吃。如果你對這些技巧有任何疑問,或者有更多的種植經驗想要分享,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最後,別忘了按讚、訂閱,並開啟小鈴鐺,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未來的種植分享囉!謝謝大家,我們下次見!

更多資源

歡迎觀看我們的教學影片,了解更多育苗技巧:



歡迎到我們官網「在森林那邊」了解更多天然產品:https://liveintheforest.com/shop/

avatar-img
在森林那邊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Youtube上有許多國外影片資源,展示如何蓋2x4系統的美式木屋,但實際蓋起來,還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注意,「自己蓋美式木屋」這系列會分享我自己動手蓋過程的心得和一些必要資訊,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節省查找英文資料的時間,立刻動手蓋一間自己的木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森林那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自然農法中常見的「肥料焦慮」,解釋其成因並提供解決方法。許多人誤以為不施肥等同於不照顧植物,文章澄清自然農法並非完全不施肥,而是著重於土壤健康及生態平衡,減少對化肥的依賴。文章也分析了三種肥料焦慮的常見樣貌,並鼓勵讀者相信土地,放慢腳步,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然農法。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使用回收的木屑鋪設農場道路,改善雨季泥濘的狀況,並探討自然農法與土地的關係。文中詳細介紹了木屑的來源、鋪設技巧、效果觀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供給自然農法實踐者一個低成本、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案。
目錄 自然農法的生命饋贈 從枝頭到竹盤的旅程 陽光與時間的魔法 封存季節的美味 陽光穿過A字架的縫隙,在菜豆藤蔓上灑下斑駁光影。這裡是「在森林那邊」的農園,我們正迎來菜豆最豐盛的季節。自然農法栽培的菜豆藤攀附在親手搭建的A字架上,結實纍纍的豆莢垂掛如綠色珠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自然
本文探討自然農法中常見的「肥料焦慮」,解釋其成因並提供解決方法。許多人誤以為不施肥等同於不照顧植物,文章澄清自然農法並非完全不施肥,而是著重於土壤健康及生態平衡,減少對化肥的依賴。文章也分析了三種肥料焦慮的常見樣貌,並鼓勵讀者相信土地,放慢腳步,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自然農法。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使用回收的木屑鋪設農場道路,改善雨季泥濘的狀況,並探討自然農法與土地的關係。文中詳細介紹了木屑的來源、鋪設技巧、效果觀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供給自然農法實踐者一個低成本、友善環境的解決方案。
目錄 自然農法的生命饋贈 從枝頭到竹盤的旅程 陽光與時間的魔法 封存季節的美味 陽光穿過A字架的縫隙,在菜豆藤蔓上灑下斑駁光影。這裡是「在森林那邊」的農園,我們正迎來菜豆最豐盛的季節。自然農法栽培的菜豆藤攀附在親手搭建的A字架上,結實纍纍的豆莢垂掛如綠色珠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