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有美感的倡議】| 東華學聲 20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撰文/王稚婷、採訪/王稚婷


「我們有一個長期的目標就是:渲染同溫層。」


本次藝術季的主軸由美感教育、三種議題和七種活動來交織。三個議題:學生權益、環境保護、在地人文;三種活動形式:工作坊、講座、展演和其他。

而對藝術季總召吳宗岱而言,藝術是能夠被善良地表達的。


「我一直在不停地在創作,將技法變成是日常生活的模式。」


藝術季總召宗岱自小接受學院派的藝術知識,因此能更準確地判斷好的圖像,進而昇華成藝術品。而現在他也正嘗試將生活中好的體驗,昇華為藝術。


起初,他打算從身邊的人組織為團隊,卻同時發現藝術學院同學參與度並不高,藝術季團隊成員主要由臺灣系、社會系和教育學院三大院系的同學組成。


大學理應是一個自主、自治的場域,但我們卻總訕笑著「花蓮國」或「東華國」,而這個「國」這個字的出現,正意味著上位者的權力象徵。東華的學生們,相較於西部的國立大學們,自治權確實很低。


曾擔任過系學會的系會長的宗岱,名目上雖是系學會主辦,卻都是遵從系上所的規定。以春、秋季美展為例,缺席就得面臨延畢的議題。但身為藝術學院的學生,他總認為應當更加反動地去看世界,但卻接受了教授們口述的「規矩」。




比起受限於學校的管轄,宗岱更重視團隊成員們要呈現的藝術。「東華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藝術季團隊將議題可見化,便是希望藝術並非束之高閣,而是在你我身邊都能夠體會到的美。東華很美,卻是犧牲了學生權益、環境保護和在地關懷三項議題而換取的。


首先,藝術學院十年下來沒有屬於自己的建築;其次,東華的天然的資源皆是被移平後,再添上人工的植栽、造景,包含「詩經花園」的誕生;最後,這間學校與花蓮的連結感其實非常低,反觀其他大學,校內都會盡力社區化,身為大學場域的東華卻有門禁系統,與社區居民產生了隔閡。


東華學聲針對藝術季的首篇報導,意外遭更生日報抄襲,隨著事件曝光,因《更生》所使用報導照片是角落藝術季,而使宗岱受到系上教授責備。不過於此同時,東華藝術季意外快速地拉開知名度。


談及藝術季,同學容易聯想到藝術學院田名璋教授發起的「角落藝術節」,目前已經要邁入第7屆,其每年所倡議的理念為「將東華變成一個美術館」;而東華藝術季則有所不同,期待每年發生不同事情。


角落藝術節由田教授由自主理念,向下發配給團隊,讓同學在過程中策展、學習;東華藝術季策展人們則希望能由成員自主策展,發想各組企劃。現角落藝術節已逐步成為學校社團,而藝術季團隊目前仍是自主發起,並未要往成立社團的方向前進,這也的確是目前在校內的一陣風氣,有愈來愈多自主發起的團隊,包括《東華學聲》也是。


由於本身在校內具有高知名度,對宗岱而言,這是個雙面刃,「大家並不會直接聯想到這一個團隊的集結。」正在努力地反轉焦點的他,起步就面臨新冠肺炎的疫情,團隊需要費盡心思克服,例如將活動時間延長、降低接觸頻率等。




談到未來,宗岱也表達在傳承上的想法,「下屆總召不一定要是藝術系的,最好是一個認識,一個不認識藝術。」這屆有兩個策展人,除了宗岱一位理工學院大二的同學。若純粹以藝術的角度去思考,將忽略更多對藝術不認識的人的想像。


因此更需要一位其他領域的策展人,來對整個藝術季的規劃給予碰撞,才能帶來不凡的迴響。下一屆的策展人的抗壓性要夠高,而兩個人對藝術的價值一定要是「不同的衡量點」,不然也不過是讓參與者吃閉門羹罷了。另外,因為第一屆要建立口碑而受牽制,反之,他更加希望能將東華藝術季辦理地更創新而突破。


東華藝術季將於今(30)邁入尾聲,在此記者也以三點正向觀察與三點負向觀察做出省思,期望東華的學生們能夠更以鼓勵的角度,支持東華藝術季團隊一路上的努力,也幫助下一屆的團隊能夠更順利地運作。

avatar-img
王稚婷作品集 2020-2025
0會員
26內容數
2020-2025作品集,內容涵蓋我所撰稿的報導文學、人物專訪,與純文學小說、極短篇及散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楊永清接任第十屆花東彩虹嘉年華,強調與宜蘭驕傲大遊行的合作,拉近與在地居民的距離,展現各年齡層對性別平等的支持,期待未來吸引更多參與者。
東華學聲致力於營造良好的公共空間,促進友善的公眾討論,報導東華大學校園內外多元面向,並連結在地社區,期望學生能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厚的責任感與歸屬感。
《東華學聲》由一群對媒體有熱情的學生自發成立,旨在提供校園內的重要報導與討論平台。面對更生日報的抄襲事件,成員們強調確認資訊的重要性,以確保報導的準確性與公正性。
楊永清接任第十屆花東彩虹嘉年華,強調與宜蘭驕傲大遊行的合作,拉近與在地居民的距離,展現各年齡層對性別平等的支持,期待未來吸引更多參與者。
東華學聲致力於營造良好的公共空間,促進友善的公眾討論,報導東華大學校園內外多元面向,並連結在地社區,期望學生能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厚的責任感與歸屬感。
《東華學聲》由一群對媒體有熱情的學生自發成立,旨在提供校園內的重要報導與討論平台。面對更生日報的抄襲事件,成員們強調確認資訊的重要性,以確保報導的準確性與公正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一片陽光明媚的春日裡,臺北市中山社區大學【繽紛泰國】的學生們踏上一場特別的文化之旅。2024年5月18日,這群充滿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的學生來到桃園和中壢地區,參加由學校組織的「泰國文化巡禮」校外教學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學術出行,而是一次深入探索和體驗泰國文化的難忘冒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此時在立山高中關於文化季的討論也正在展開。 「以上,關於文化季相關事項,各位有什麼疑問嗎?」立山高中學生會長-凌,看著學生會幹部和文化季籌備人員說。
Thumbnail
新北市美業工商技藝發展協會強調協會的積極運作及期許會員持續學習與交流。特別安排了3月18日的專題講座活動,主題為「廣告行銷策略」,並邀請了王小豪理事等多位專家分享。劉理事長倡導團隊正向發展,希望透過互助合作,發揚「團結、互助、合作」宗旨及「美與善的志業」。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Thumbnail
讀大學時,系上有個規定,大一到大三甲乙班,共六組,要於每年「南風文學獎」時,依照現代詩、古詩、詞曲輪替主題,進行劇展演出。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在一片陽光明媚的春日裡,臺北市中山社區大學【繽紛泰國】的學生們踏上一場特別的文化之旅。2024年5月18日,這群充滿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的學生來到桃園和中壢地區,參加由學校組織的「泰國文化巡禮」校外教學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學術出行,而是一次深入探索和體驗泰國文化的難忘冒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此時在立山高中關於文化季的討論也正在展開。 「以上,關於文化季相關事項,各位有什麼疑問嗎?」立山高中學生會長-凌,看著學生會幹部和文化季籌備人員說。
Thumbnail
新北市美業工商技藝發展協會強調協會的積極運作及期許會員持續學習與交流。特別安排了3月18日的專題講座活動,主題為「廣告行銷策略」,並邀請了王小豪理事等多位專家分享。劉理事長倡導團隊正向發展,希望透過互助合作,發揚「團結、互助、合作」宗旨及「美與善的志業」。
Thumbnail
  感謝桃園文資科舉辦如此豐富精采的活動,本論壇共分兩天,分別為7/13及7/27,一場探討文化景觀(剛好猜中今年高考文化行政考題)、另一場探討文資教育,皆邀請第一線公私部門及專家學者進行經驗分享,筆者獲益良。惟筆者對於文資教育部分有不同看法,以下淺見分享之:   目前任職於雲林科技大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Thumbnail
讀大學時,系上有個規定,大一到大三甲乙班,共六組,要於每年「南風文學獎」時,依照現代詩、古詩、詞曲輪替主題,進行劇展演出。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