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很多地方都讓人很想回應,挑幾個點來講。首先當地政府跟民間合作的模式,是日本政策一直在推動的產官學跨領域共創的一部分,這跟日本政府的組織改革有關。其次拿瀨戶內的案例來當成功案例,我想只是因為台灣人就是喜歡這類案例“有亮點、話題性、賺大錢”,事實上地方創生的目標跟戰略在日本1700多個自治體中一直在滾動式修正,日本自治體的自主性跟台灣地方政府完全沒辦法比,以至於我們做類比時不夠全面。地方創生的成功基準,台灣可能還停留在產業,但日本現在追求的是最小規模的經濟循環。最後當地居民意見的部分,是眾說紛紜,有人去過,說瀨戶內當地居民很樂意配合,但也有人說觀光不是他們要的。究竟居民意見跟政策要怎麼協調?基礎自治體有基礎自治體(市村町區)的功能,但在廣域自治體(都道府縣)裡面每個基礎自治體又有該扮演的角色,再往上就國家戰略層級來討論,又會有不同規劃,所以這要就居民、基礎自治體、廣域自治體、國家戰略四個等級來做討論,這樣資訊才夠清晰。關於制定KPI方面的問題,除了傳統的工作坊跟居民自治以外,現在日本也在推行EBPM(以數據分析出合理政策評價標準),日本的變化是多點多樣,玩法也是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