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州西雅圖附近的「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
排水量:10662噸(標準);14751噸(滿載)
長:190米
寬:水線21.8/最寬33.3米
吃水:7.4米
動力:100000匹
裝置:4 x 通用電力公司渦輪機;4 x 鍋爐;4 x 推進器
航速:31節
航程:13000海浬/15節
編製:1569人
武器:2 × 四聯裝40mm博福斯機砲;9 x 雙聯裝40mm博福斯機砲
艦載機:24 x F6F地獄貓戰鬥機;9 x TBM復仇者魚雷機
碧藍航線 普林斯頓
該艦於1941年6月2日在美國新澤西州卡姆登的紐約造船公司鋪設龍骨,最初名為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塔拉哈西號(CL-61)。1942年2月16日,她被重新歸類為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CV-23,1942年3月14日下水,並於1943年2月25日在費城服役,由喬治·R·亨德森上校指揮。 在加勒比海試航並於1943年7月15日重新歸類為 CVL-23 後,普林斯頓號隨第 23 航空大隊啟程前往太平洋。她於8月9日抵達珍珠港,並於8月25日隨第 11 特遣艦隊出擊前往貝克島。她在那裡擔任TG 11.2艦隊的旗艦,並在9月1日至14日占領該島並在那裡建造機場時提供空中掩護。在此期間,她的飛機擊落了日本艾米莉偵察機,更重要的是,向艦隊提供了它們的照片。 完成任務後,普林斯頓號與第 15 特遣隊會合,對馬金島和塔拉瓦島的敵方設施進行了襲擊,然後返回珍珠港。10月中旬,她啟航前往聖埃斯皮里圖島,並於10月20日加入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的艦隊,組成第 38 特遣艦隊。她利用這支部隊,派遣飛機襲擊了布干維爾的布卡和博尼斯的機場(11月1日至2日),以削弱在奧古斯塔皇后灣登陸期間日軍的空中抵抗。11月5日和11日,她的飛機與來自薩拉託加號的飛機一起進行了一次危險的空襲,在襲擊拉包爾時摧毀了一個日本重型巡洋艦中隊,並於19日與 TF50 一起協助摧毀了瑙魯的機場。隨後,普林斯頓號向東北航行,掩護前往馬金島和塔拉瓦島的駐軍,並用作戰飛機替換其他航空母艦上的受損飛機,然後啟程前往珍珠港和西海岸。 1944年1月3日,普林斯頓號再次向西航行前往珍珠港,在那裡她重新加入了 TF 50(現稱為TF 58)的快速航母。她的飛機於2月2日拍攝了下一個攻擊目標埃尼威托克,並於2月3日返回執行更具破壞性的任務:炸毀恩格比機場。連續三天,該環礁遭到轟炸和掃射。2月7日,普林斯頓號撤退至誇賈林島,同一天威廉·H·布拉克接管了指揮權。2月10日至13日、16日至28日,「普林斯頓號」返回埃尼威托克島,其飛機為入侵部隊軟化海灘,並在進攻和隨後的戰鬥中提供空中掩護。 普林斯頓號從埃尼威托克撤退到馬朱羅,然後前往聖埃斯皮里圖島進行補給。3月23日,她啟程前往襲擊卡羅來納群島的敵方設施和船隻。在襲擊了帛琉群島、沃萊艾群島和雅浦島之後,部隊在馬朱羅進行補給,並於4月13日再次出擊。這些航母駛往新幾內亞,為霍蘭迪亞行動(4月21日至29日)提供空中掩護,然後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襲擊特魯克(4月29日至30日)和波納佩(5月1日)。 5月11日,普林斯頓號返回珍珠港,並於5月29日再次出發前往馬朱羅。在那裡,她重新加入了快速航空母艦的行列,並將船頭指向馬裡亞納群島,以支援對塞班島的進攻。6月11日至18日,她派遣飛機攻擊關島、羅塔島、天寧島、帕甘島和塞班島的目標,然後向西航行攔截據稱從菲律賓前往馬裡亞納群島的日本艦隊。在隨後的菲律賓海戰役中,普林斯頓號的飛機擊落了30架敵機,其艦砲擊落了3架敵機,另有一次助攻,給日本海軍航空兵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返回馬裡亞納群島後,普林斯頓號再次襲擊了帕甘群島、羅塔島和關島,然後在埃尼威托克島進行補給。7月14日,她再次啟航,隨著快速航空母艦返回馬裡亞納群島,為進攻和佔領關島和天寧島提供空中掩護。8月2日,部隊返回埃尼威托克,進行補給,然後啟航前往菲律賓。途中,她的飛機襲擊了帛琉,然後在9月9日至10日襲擊了棉蘭老島北部的機場。9月11日,她們襲擊了維薩亞斯群島。月中,艦隊重新越過太平洋島嶼,支援帛琉的攻勢,然後返回菲律賓進攻呂宋,集中進攻克拉克和尼科爾斯油田。部隊隨後撤退到烏利西環礁,並於10月初轟炸並掃射了南西海岸和台灣地區的敵方機場、設施和船隻,為入侵菲律賓做準備。
「伯明罕號」試圖撲滅「普林斯頓號」上的火災
10月20日,部隊在萊特島的杜拉格和聖佩德羅灣登陸。普林斯頓號隸屬於第 38.3 特遣隊,在呂宋島附近巡航,並派遣飛機襲擊那裡的機場,以防止日本陸基飛機襲擊集結在萊特灣的盟軍艦艇。 然而,10月24日,該特遣隊被克拉克和尼科爾斯機場的敵機發現。上午10點前不久,普林斯頓號遭到一架橫須賀 D4Y 「朱迪」轟炸機的襲擊。俯衝轟炸機投下了一顆炸彈,炸彈擊中在航母甲板上的升降機之間,穿透了木製飛行甲板和機庫,然後爆炸。雖然結構損壞較小,但由於汽油燃燒而發生火勢並迅速蔓延,引發第二次爆炸。 隨後巡洋艦和驅逐艦也趕來救援。艾爾文號驅逐艦靠近並試圖撲滅機庫甲板前部的大火。作為最大的船,巡洋艦伯明翰號在滅火工作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行動中,普林斯頓號與救援艦隻相撞並造成損害。
1944年10月24日,「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在呂宋島以東遭受攻擊而引發火災
15:24,第二次更強烈的爆炸震動了普林斯頓號,可能是由於彈藥庫中的一枚或多枚炸彈爆炸引起的。伯明翰號的上層建築遭到嚴重損壞,並有相當多的傷亡。艾爾文號也受到了損壞,但她仍留在附近並派出船隻從海上營救倖存者。艾爾文號從普林斯頓號上救出了646名船員;該艦後來因其表現而獲得海軍單位嘉獎。 拯救航母的努力仍在繼續,但截至下午4點,火勢已失控。剩餘人員被疏散,17:06後不久,艾爾文號開始向燃燒的船體發射魚雷。然而,由於魚雷故障(她的魚雷發射管可能在與普林斯頓號相撞時受損),艾爾文號的魚雷繞回來並幾乎擊中她,因此她放棄了這項任務。17時46分,美國海軍雷諾號驅逐艦接替擊沉普林斯頓號的任務。三分鐘後,普林斯頓號發生更大規模的爆炸,摧毀了整個前部,火焰和碎片沖向1,000至2,000英尺(300至610公尺)的空中,隨後普林斯頓號大約在17:50沉沒。
美國海軍「普林斯頓號」航母被「雷諾號」驅逐艦魚雷擊中後爆炸
考慮到火力的強度,普林斯頓號本身的傷亡相對較輕;108名士兵(10名軍官和98名士兵)失踪,1,361名船員獲救。普林斯頓號的布拉克上尉後來因其在擊沉該號期間的英勇行為,被授予紫心勳章、帶有「V」字樣的戰鬥功績勳章和海軍十字勳章。 伯明罕號的傷亡更為慘重,因為她在滅火時被普林斯頓號的二次爆炸摧毀,造成241人死亡,412人受傷,另外三艘船在協助普林斯頓號時受損較輕: 伯明罕號:頂部受損嚴重,兩門 5 吋炮、兩門 40 毫米砲和兩門 20 毫米砲損失。 莫里森號:前桅杆遺失,左舷受損 艾爾文號:船頭 5 英寸,支架和指揮儀脫落,右舷受損。 雷諾號:一門40公厘砲被砸碎。
曾擔任 CVL-23 指揮官的約翰·M·霍斯金斯上尉也獲救,但失去了右腳。他後來成為1945年下水替換的第五艘普林斯頓號潛艦的新指揮官。 伯明翰號指揮官托馬斯·英格利斯說:『如果考慮同樣的因素,而我又沒有指揮權,我還是會採取同樣的行動。』到1945年底,他已晉升為海軍少將兼海軍情報局局長,1944年10月24日,伯明翰號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海軍單位嘉獎。
普林斯頓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了九顆戰鬥之星。 2004年11月,普林斯頓大學教堂重新懸掛了曾經在普林斯頓飄揚的服務旗幟。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