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的禁錮

瀟灑的禁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維港暮色裡,數十萬手機屏幕正綻放藍光。西裝革履的金融才俊在國金七十九樓拍下香檳塔,配文「Nothing to lose」;深水埗劏房少女對鏡定格憂鬱側臉,標註「孤獨是靈魂的香水」。這座城市日夜上演著行為藝術展:每人都在鋼索上走台步,既要搖曳生姿,又怕跌落雲端。

大禹治水時怎料得,四千年後人類自囚於數據洪流?舊時文人墨客的竹杖芒鞋,化作今日三毫米厚的玻璃囚籠。倫敦塔渡鴉剪翅是為守護王朝氣數,當代人自斷心翼卻是為換取社交貨幣。你看中環咖啡館裡,白領們精心擺拍拿鐵拉花時,可曾聽見卡夫卡甲蟲在杯底窸窣?

蘇東坡夜遊赤壁時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這等物我兩忘的瀟灑,今人怕要註冊商標方能安心享用。十九世紀巴黎紈絝子手持單片眼鏡觀察世界,當代網紅卻將萬花筒倒轉,把大千世界塞進六吋熒幕裡支離破碎。某夜路過廟街,見算命攤電子蠟燭映著二維碼,恍惚間想起敦煌飛天反彈琵琶——科技與靈性的交纏,竟比密宗唐卡更弔詭。

真正的牢獄從不需鐵窗,金絲雀在鑲鑽鳥籠裡唱得更婉轉。日本江戶時代「振袖火事」燒盡浮華,現代人卻在資訊灰燼中重建巴別塔。猶記塞納河左岸那些窮畫家,用顏料在畫布上衝破世俗枷鎖;而今畫廊裡裝置藝術家用霓虹燈管拼寫「FREEDOM」,接的卻是博物館的市政電源。

某次在京都偶見枯山水,白沙上的耙痕忽如數據流般刺目。四百年前利休茶室「待庵」僅兩疊半,現代人豪宅三百坪仍覺逼仄。莊子夢蝶需清靜無為,今人追蹤睡眠質量卻要靠智能手環。這般悖論令我想起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門童,優雅鞠躬時不忘數算小費——我們何嘗不是在文明儀典裡,將自由典當給虛榮?

深宵關掉所有設備,忽聞樓下報攤阿伯哼著《客途秋恨》。月光淌過唐樓鐵閘,在水泥地勾出幾道銀痕。原來瀟灑本在呼吸之間,如太極推手化去千鈞力道。波斯詩人魯米說「你生而有翼,為何匍匐前行?」,今日觀之,或許我們從未折斷翅膀,只是將羽翼熨貼成社交面具的棱角。

玻璃幕牆折射的霓虹海裡,某位穿校服的女孩正蹲著餵流浪貓。她手機擱在長椅,螢幕漸暗如退潮的欲海。此刻維港吹來帶鹹味的風,忽然懂了陶淵明為何要「悠然見南山」——原來真正的瀟灑,是敢在洪流中鬆開攥緊的拳,任指縫漏走金沙般的時光。

這年代終究是面照妖鏡,照見我們左手高舉自由火炬,右手卻在暗處數算點讚數的模樣。但若某個午夜,你能聽見蘇州河在混凝土下流淌的嗚咽,或許就能明白:所有優雅的禁錮,都是我們獻給時代的投名狀。

avatar-img
昊天藍博士の奇異宇宙
9會員
208內容數
問道牛劍,融會東西方學術精華,以跨文化視野剖析玄學哲思,善於化易道奧義為策略管理之智鑰。歷年遊學並旅居英美澳加中港台泰等地,為跨國企業與頂尖學府提供戰略諮詢,解難決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長安西市胡商卸下駱駝背上的波斯玻璃瓶時,敦煌壁畫裏的飛天正用朱砂換取畫師的虔誠。當絲綢在駝鈴聲中丈量出歐亞大陸的經緯,青花瓷的裂紋早已預言:人類文明的本質不過是無數次等價交換的疊影。
晨光初綌時分,銅鑼灣某角落的咖啡館早已坐滿年輕男女。他們或對著蘋果電腦凝眉苦思,或在紙頁間抄寫《心經》,案頭的冰美式咖啡杯沿凝著晨露般的冷氣。這年頭連修行也講究場景調度,須得配齊北歐極簡風座椅與紐約蘇豪區牆面彩繪,方襯得起那顆在社交媒體閃閃發光的菩提心。
彌敦道的霓虹在數據霧霾中暈染,Adidas旗艦店的櫥窗列陣如基因剪輯的斑馬魚。那對紅黃Superstar本不該邂逅——它們蟄伏在相鄰貨架,像柏林圍牆兩側對峙的探照燈,在三葉草logo的陰影裡互射冷光。直到某個山竹颱風前夕,兩個穿同碼開膠Stan Smith的男孩,在「42」這組數字密碼前同時屈膝。
長安西市胡商卸下駱駝背上的波斯玻璃瓶時,敦煌壁畫裏的飛天正用朱砂換取畫師的虔誠。當絲綢在駝鈴聲中丈量出歐亞大陸的經緯,青花瓷的裂紋早已預言:人類文明的本質不過是無數次等價交換的疊影。
晨光初綌時分,銅鑼灣某角落的咖啡館早已坐滿年輕男女。他們或對著蘋果電腦凝眉苦思,或在紙頁間抄寫《心經》,案頭的冰美式咖啡杯沿凝著晨露般的冷氣。這年頭連修行也講究場景調度,須得配齊北歐極簡風座椅與紐約蘇豪區牆面彩繪,方襯得起那顆在社交媒體閃閃發光的菩提心。
彌敦道的霓虹在數據霧霾中暈染,Adidas旗艦店的櫥窗列陣如基因剪輯的斑馬魚。那對紅黃Superstar本不該邂逅——它們蟄伏在相鄰貨架,像柏林圍牆兩側對峙的探照燈,在三葉草logo的陰影裡互射冷光。直到某個山竹颱風前夕,兩個穿同碼開膠Stan Smith的男孩,在「42」這組數字密碼前同時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