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開箱]-HGUC 032 夏亞專用指揮官型薩克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來自吉翁公國的紅色彗星。」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 型號:MS-06S
  • 類型:少量生產指揮官專用泛用型MS
  • 用途:泛用使用、指揮官用
  • 全高:18.0米
  • 重量:56.5噸(空重)、75.2噸(全重)
  • 塗裝:紅、黑
  •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普爾
  • 模型類別:HGUC
  • 模型編號:032
  • 年份:2002
  • 板件數量:3+PC件+單張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20(含PC廢件2)
  • 貼紙:1張

故事背景

MS-06S 指揮官型薩克 II 是為了滿足老練駕駛員對高性能機體的需求而開發的,與其前身 MS-06F 薩克 II 相比,擁有更高的機動性,但同時也更難操控。與 F 型相比,S 型的推進器噴嘴經過加大,主推進器的輸出提升了 30%,但機體尺寸保持不變。為了容納強化後的推進器與加大的推進劑槽,S 型取消了 F 型的多項自動控制系統。這雖然降低了機體的操作性,卻讓經驗豐富的駕駛員能關閉多餘的限制器,將機體推動至結構極限。

除了推進系統的改進,S 型的發電機重量也減輕了 5%,其裝甲成分與結構亦獲得強化,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的功率重量比。此外,S 型的頭部標配了多刃天線,儘管天線本身與 F 型相同,但其基座的結構經過修改,強化了通信與敵機探測能力。儘管內部擁有許多特殊部件,S 型與 F 型的零件共通率仍高達 80% 至 90%,使其補給與維修變得十分容易。此外,與 F 型相同,S 型同樣可以輕鬆地進行改裝,以適應宇宙或地面環境作戰。

MS-06S 指揮官型薩克 II 的設計理念是為了反映早在 U.C. 0076 年提出的高機動型 R 型設計概念,該概念是在開發局地戰用 MS 時構想出來的。S 型是利用 MS-06F 薩克 II 的生產設施製造的,因此在擁有高性能的同時,也兼具強化 MS 機動性的技術試驗機角色。S 型的開發由 艾略特·雷姆(Elliot Rem) 主導,主要在格拉納達(Granada)的測試場進行測試。為了保密,S 型僅在吉翁本土進行生產。

S 型於 U.C. 0078 年下半年開始進行戰地的部署,主要配發給有經驗的中隊長。 在一年戰爭初期,吉翁對外將 S 型偽裝成 F 型來隱藏其存在。 在盧姆會戰至《南極條約》簽訂期間,S 型展現出驚人的戰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由夏亞·阿茲納普爾所駕駛的紅色機體,在盧姆會戰中單槍匹馬擊墜了五艘戰艦,因此夏亞獲得了「紅色彗星」的稱號。據說這台S 型的速度是一般薩克的三倍,展現出夏亞高超的駕駛技術。

S 型總共生產了約 100 台。 其成功為未來的高性能 MS 開發鋪平了道路,包括後來的 MS-06R 和 MS-14 傑爾古格(Gelgoog)。

在 U.C. 0079 年 9 月 18 日,在 Side 7,夏亞駕駛 MS-06S 與地球聯邦的原型機 RX-78-2 鋼彈交戰。儘管夏亞的經驗遠勝於鋼彈的駕駛員阿姆羅·雷(當時只是一名平民少年),但鋼彈的強大耐久性讓它在交戰中倖存。夏亞持續追擊鋼彈的母艦 SCV-70 白色基地(White Base),並多次與鋼彈交戰,但始終未能將其擊毀。 最終,夏亞在執行滲透賈布羅(Jaburo)任務時,放棄了他的 MS-06S,轉而駕駛 MSM-07S 指揮官型茲寇克(Z'Gok)

武裝介紹

  • 肩部盾牌
    安裝在薩克 II 右肩上的大型複合裝甲盾牌。當機體處於最佳攻擊姿態(即正面投影面積最小)時,盾牌的角位於機體前方,最大化防禦面積,同時形成傾斜裝甲,減少跳彈造成的損傷。
  • M-120A1 120mm 薩克機槍
    薩克型 MS 的標準武裝。機槍頂部配備大型彈鼓,並具備瞄準鏡和前握把,以實現高精度射擊。可在單發射擊和自動射擊之間切換。雖然對月神鈦合金(Luna Titanium Alloy)無效,但仍可通過連續射擊摧毀較薄的裝甲。
  • M-120AC 薩克機槍
    薩克機槍的另一種型號,槍管前端配備熱能刺刀。該武器僅生產了有限數量,並由指揮官型薩克 II 進行作戰測試。
  • MMP-80 90mm 機槍
    一種根據「統一維護計畫」(United Maintenance Plan)開發的小口徑機槍。與之前配備的薩克機槍相比,整體形狀和機構均有所改變。彈匣從鼓式改為盒式,並可選配 197mm 榴彈發射器。口徑縮小為 90mm,從而提高命中率,90mm 彈藥在初速和對 MS 的穿甲能力方面表現出色。單個彈匣可裝填 32 發,三聯彈匣可裝填 100 發。後期生產型採用了不同的槍管和護木,設計更為緊湊。
  • 熱能斧(Heat Hawk)
    一種近戰用斧形武器,利用超高溫的刀刃來切割敵方 MS 或車輛的裝甲。熱能由薩克 II 的熱核反應爐輸出,通過機體的手部傳輸。
  • 大型熱能斧(Large Heat Hawk)
    大型版本的熱能斧,其刀刃長度比標準型增加了 1.5 倍。
  • H&L-SB25K/280mmA-P 薩克火箭砲
    一種可攜帶的物理彈藥型火器。主要用於反艦作戰,適用於「打帶跑」戰術。它也可用於對付敵方 MS,但對於持續移動的目標來說較難命中。未使用時可收納在後腰裝甲處。
  • 雙聯火箭砲(Double Bazooka)
    由兩個 280mm 火箭砲組合而成,但並不只是簡單地連接兩個火箭砲。左側槍管配備了一個握把,並加裝了瞄準裝置以提高射擊精度。底部有兩個彈匣,增加了彈藥容量。大約生產了 10 台,主要由「黑色三連星」(Black Tri-Stars)等精銳部隊使用,但並未被正式採用。
  • ZIM/M·T-K175C 175mm 無後座力步槍
    改裝自瑪蓋拉攻擊戰車(Magella Attack)主戰坦克的主炮,作為 MS 的火炮武器使用。主要用於地面戰的遠距離攻擊,能裝填破甲彈(HEAT)或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
  • 鐵拳榴彈(Sturm Faust)
    一種簡化型的拋棄式火箭發射器,只能進行單發射擊。由於彈頭未配備導引裝置,因此很難準確擊中移動目標,但仍是威力強大的便攜式武器。
  • MIP-B6 爆裂手榴彈(Cracker Grenade)
    一種多彈頭手榴彈。拋向目標後,手榴彈本體上的六個突起會朝不同方向爆炸,對廣範圍內的敵方單位造成傷害。另有閃光型變體,可暫時癱瘓敵方 MS 的感測器。

特殊系統

  • 容器背包(Container Backpack)
    奧爾加(Ortega)機體配備的背包。用於存放機槍和備用火箭砲彈匣。在戰鬥中可通過爆炸螺栓將其棄除,兩側還可安裝火箭砲和熱能斧。

模型介紹

薩克II跟初鋼並列成童年裡面大家印象最深的兩大經典機體,特別是夏亞的這台紅色彗星又更讓人印象深刻,而回到模型本體的話,只能說模型本身比我想的要來得更素許多,也蠻意外後面的許多聯名或限定版是基於這款的素體之上製造的,幸好後續有迎來新生版跟GTO版本吧。

武裝部分則是簡單的火箭炮與機槍,不過武器部分則還是有一些巧思,特別是那個年代少有的輔助握柄,剩下的話,電熱斧做得是真的有點太小,難有壓迫感。

raw-image

老樣子先來一張薩克的正面照,本質上還是稍嫌呆板跟樸素。

raw-image

可以手持電熱斧,只是電熱斧也偏小。

raw-image

接下來是標誌性的機槍,也是薩克II的主武器。

raw-image

然後一張側面照。

raw-image

然後是標誌性的火箭筒。

raw-image

最後一張側面照結束這一回合,本質上還是稍嫌簡單。

板件開箱

raw-image

A板件-25個零件

raw-image

B板件-39個零件

raw-image

C板件-28個零件

raw-image

PC件-27個零件,2個廢件

raw-image

貼紙-1張

其他相關機體

[模型開箱]-HGUC 021 初版RX-78-2「鋼彈」

[模型開箱]-HGUC 019 夏亞專用指揮官型茲寇克


如果還想看其他HGUC系列模型

如果想看其他HG模型的開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模型日誌
22會員
159內容數
開箱各類鋼彈模型
模型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參與星塵作戰的重裝騎兵。」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0083 星塵回憶錄 型號:MS-09F 類型:吉翁公國量產突進型MS 用途:泛用型、技術驗證、地面作戰 全高:18.5米 重量:44.8噸(空重)、79.0噸(全重) 塗裝:淺棕、深棕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
Thumbnail
2025/04/28
「參與星塵作戰的重裝騎兵。」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0083 星塵回憶錄 型號:MS-09F 類型:吉翁公國量產突進型MS 用途:泛用型、技術驗證、地面作戰 全高:18.5米 重量:44.8噸(空重)、79.0噸(全重) 塗裝:淺棕、深棕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
Thumbnail
2025/04/28
「吉翁所研發,正式超越白色惡魔的紅色勇者。」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14S 類型:限量生產指揮官專用型MS 用途:宇宙用指揮官專用機 全高:19.2米 重量:42.1噸(空重)、73.3噸(全重) 塗裝:紅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
Thumbnail
2025/04/28
「吉翁所研發,正式超越白色惡魔的紅色勇者。」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14S 類型:限量生產指揮官專用型MS 用途:宇宙用指揮官專用機 全高:19.2米 重量:42.1噸(空重)、73.3噸(全重) 塗裝:紅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
Thumbnail
2025/04/28
「吉翁公國的中流砥柱。」 組裝複雜度:C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0083 星塵回憶錄 型號:MS-14Fs 類型:限量生產指揮官專用型MS 用途:宇宙用指揮官專用機 全高:19.2米 重量:40.5噸(空重)、80.0噸(全重) 塗裝:深紫、棕、吉翁公國軍 所屬勢力:吉翁軍 駕駛
Thumbnail
2025/04/28
「吉翁公國的中流砥柱。」 組裝複雜度:C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0083 星塵回憶錄 型號:MS-14Fs 類型:限量生產指揮官專用型MS 用途:宇宙用指揮官專用機 全高:19.2米 重量:40.5噸(空重)、80.0噸(全重) 塗裝:深紫、棕、吉翁公國軍 所屬勢力:吉翁軍 駕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造型酷似搏擊手的第一代MS。」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05B 類型:量產型泛用MS 用途:量產機、MS初產測試 全高:19.2米 重量:50.3噸(空重)、55噸(全重) 塗裝:綠、黑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 模型類別:HGUC
Thumbnail
「造型酷似搏擊手的第一代MS。」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05B 類型:量產型泛用MS 用途:量產機、MS初產測試 全高:19.2米 重量:50.3噸(空重)、55噸(全重) 塗裝:綠、黑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 模型類別:HGUC
Thumbnail
「來自吉翁公國的紅色彗星。」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06S 類型:少量生產指揮官專用泛用型MS 用途:泛用使用、指揮官用 全高:18.0米 重量:56.5噸(空重)、75.2噸(全重) 塗裝:紅、黑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普爾 模型類別:HGUC
Thumbnail
「來自吉翁公國的紅色彗星。」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06S 類型:少量生產指揮官專用泛用型MS 用途:泛用使用、指揮官用 全高:18.0米 重量:56.5噸(空重)、75.2噸(全重) 塗裝:紅、黑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夏亞·阿茲納普爾 模型類別:HGUC
Thumbnail
「紫藍色塗裝的新世代薩克量產機。」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RMS-106 類型:量產型泛用性MS 用途:泛用型 全高:18.0米 重量:38.7噸(空重)、59.6噸(全重) 塗裝:黑、藍紫、黃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 迪坦斯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 模型類
Thumbnail
「紫藍色塗裝的新世代薩克量產機。」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Z 型號:RMS-106 類型:量產型泛用性MS 用途:泛用型 全高:18.0米 重量:38.7噸(空重)、59.6噸(全重) 塗裝:黑、藍紫、黃 所屬勢力:地球聯邦軍 迪坦斯 駕駛員:一般駕駛員 模型類
Thumbnail
「紅色彗星的第二台專用機」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M-07 類型:限定生產水陸兩用指揮官型MS 用途:兩棲作戰 全高:18.4米 重量:65.1噸(空重)、96.4噸(全重) 塗裝:紅、淺粉、灰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無特定駕駛員 模型類別:
Thumbnail
「紅色彗星的第二台專用機」 組裝複雜度:D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型號:MSM-07 類型:限定生產水陸兩用指揮官型MS 用途:兩棲作戰 全高:18.4米 重量:65.1噸(空重)、96.4噸(全重) 塗裝:紅、淺粉、灰 所屬勢力:吉翁公國軍 駕駛員:無特定駕駛員 模型類別: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哈爾濱號輕巡洋艦(PLAN Harbin)的歷史原型是1940-1941年間,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OKB-196設計局設計了小型輕巡洋艦之一,即「MK項目」(МК,Малый Крейсер的縮寫,即小型巡洋艦),其中哈爾濱對應的方案代號為MK-6。
Thumbnail
哈爾濱號輕巡洋艦(PLAN Harbin)的歷史原型是1940-1941年間,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OKB-196設計局設計了小型輕巡洋艦之一,即「MK項目」(МК,Малый Крейсер的縮寫,即小型巡洋艦),其中哈爾濱對應的方案代號為MK-6。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