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BBC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再次將矛頭指向國際貿易,威脅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項政策一出,立刻引發汽車產業的高度關注與憂慮。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後續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的長期影響下,美、墨、加三國汽車產業早已形成高度整合的供應鏈體系,關稅壁壘無疑將對整個產業鏈造成巨大衝擊。
首當其衝的將會是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尤其是通用汽車(GM)。通用汽車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最多,預計今年將從加拿大或墨西哥進口超過75萬輛汽車,其中大部分來自墨西哥。這些車款包括雪佛蘭Silverado、GMC Sierra等暢銷皮卡,以及多款中型SUV。更重要的是,通用汽車在墨西哥的工廠還生產雪佛蘭Equinox和Blazer SUV的電動版本。福特(Ford)和Stellantis也難以倖免,因為他們在墨西哥也有大量的生產業務。
路透社報導指出,通用汽車的股價在關稅消息宣布後下跌了8.2%,Stellantis下跌5.5%,福特下跌2.6%。SP Global Ratings 評估,通用汽車(GM)、Stellantis N.V.、Volvo Car AB (Volvo Cars) 和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PLC (JLR)等車廠,將面臨超過20%的EBITDA風險。
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 Matt Blunt 表示:「我們仍然認為,符合 USMCA 嚴格的國內和區域含量要求的車輛和零件應免於關稅增加。我們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滿足這些要求的美國汽車製造商,不應因關稅而損害其競爭力,關稅將提高在美國生產車輛的成本,並阻礙對美國勞動力的投資。」
雖然進口關稅是由進口商品的公司直接支付,但最終成本將不可避免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汽車價格上漲。這將影響到包括豐田Tacoma、福特Maverick、Stellantis的Ram,以及通用汽車的雪佛蘭Silverado和GMC Sierra等在內,於美國廣大農村地區極受歡迎的皮卡車款。
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件進口國,佔美國汽車零件進口總額的43%。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將會增加在美國組裝的所有汽車的成本,進而損害美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墨西哥國家汽車零件工業負責人 Francisco Gonzales 強調,北美地區的合作有助於降低客戶成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生產所有零件並保持競爭力。
美國銷往加拿大價值138億美元的汽車,以及價值265億美元的零件。美國在同期間也向墨西哥運送了價值42億美元的汽車,以及價值337億美元的零件。
墨西哥總統 Claudia Sheinbaum 呼籲與川普進行對話,並警告說,擬議的關稅「毫無道理」,將加劇兩國的通貨膨脹並扼殺就業機會。她還提出了報復的可能性,儘管鑑於其對美國的大量出口,墨西哥的經濟仍然更容易受到關稅威脅。
前USMCA墨西哥首席談判代表 Kenneth Smith Ramos 認為,這項舉措可能會像傷害其北美貿易夥伴一樣傷害美國。「美國將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說,對墨西哥汽車產業的影響也將「非常負面」。
面對潛在的關稅衝擊,汽車製造商正積極尋求各種應對策略,包括:
SP Global Ratings 認為,汽車製造商很難將更高的關稅的全部影響轉嫁給客戶。自 2024 年初以來,美國新車的價格已開始下降,反映了需求低迷和供應增加的綜合影響(見圖 4)。也就是說,汽車製造商應該能夠實現某種程度的轉嫁,包括針對特定型號或特定細分市場的選定的戰術措施。最終,轉嫁關稅影響的能力取決於需求的價格彈性。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可能導致汽車價格上漲,還可能引發以下連鎖反應:
CNN報導指出,S&P Global Mobility 副總裁 Michael Robinet 表示,汽車工廠可能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開始減速,甚至關閉。這是因為即使汽車是在美國組裝的,每輛車都有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零件,這些零件將受到關稅的影響,從而提高了生產成本。根本沒有所謂的純美國汽車。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美國汽車製造商、消費者以及整個北美地區的汽車產業鏈都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高度全球化的時代,貿易保護主義不僅無法真正保護本國產業,反而可能導致「雙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