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中國難題:川普關稅大棒下的供應鏈危機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蘋果的中國難題:川普關稅大棒下的供應鏈危機

蘋果的中國難題:川普關稅大棒下的供應鏈危機

各位科技迷們,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滑來滑去的iPhone,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學?蘋果公司,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邊是「美國製造」的呼聲,另一邊是根深蒂固的「中國製造」供應鏈。這場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蘋果的紅色供應鏈:甜蜜的負擔

每一支iPhone手機上都印著「Designed in California.」這行字,象徵著蘋果的美國血統。但事實上,這款影響我們生活的產品,很可能是在數千英里外的中國組裝完成的。在美國前總統川普祭出高達245%的關稅政策下,蘋果的命運,與這個世界工廠緊密相連。蘋果每年銷售超過2.2億支iPhone,其中約90%在中國生產。從螢幕到電池,iPhone、iPad和MacBook的眾多零組件,都在中國製造、採購和組裝。這些產品再運往美國,這個蘋果最大的市場。

雖然川普政府一度將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排除在關稅清單之外,但川普隨後又暗示,可能會有更多關稅措施出台,並將矛頭指向半導體和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這使得蘋果一直引以為傲的全球供應鏈,如今反倒成了最大的軟肋。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相互依存,川普的關稅政策無疑讓這段關係產生劇烈震盪,也讓大家開始思考,究竟誰更依賴誰?

從救命稻草到燙手山芋:蘋果在中國的崛起與風險

中國能成為全球科技巨頭的組裝重鎮,獲益匪淺。這不僅是向西方世界展示其製造實力的機會,也促進了本土創新。蘋果在1990年代進入中國,最初只是透過第三方供應商銷售電腦。1997年左右,蘋果瀕臨破產,難以與競爭對手匹敵,此時中國成了它的救命稻草。當時,中國正積極對外開放,吸引外資以促進製造業發展和創造就業機會。

2001年,蘋果正式透過一家上海貿易公司進入中國,開始在當地生產產品。它與台灣電子製造商富士康合作,生產iPod、iMac,隨後是iPhone。在美國的鼓勵下,北京開始與世界進行貿易,蘋果也隨之擴大了在中國的布局,將其打造成為「世界工廠」。

當時,中國尚未具備生產iPhone的條件。但蘋果選擇了自己的供應商,並協助它們成長為「製造業超級巨星」,供應鏈專家林雪萍如此表示。他舉例說,北京精雕過去是一家壓克力切割公司,並非工具機製造商,但後來開發出玻璃切割設備,成為「蘋果手機表面處理的明星企業」。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正值中國與西方關係達到巔峰之際,蘋果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門市。此後,蘋果在中國迅速擴張到50家門市,門外總是擠滿排隊的人潮。隨著蘋果利潤率的增長,其在中國的組裝線也隨之擴大,富士康在鄭州經營著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廠,被稱為「iPhone城」。

對於快速發展的中國而言,蘋果象徵著先進的西方技術——簡潔、原創且時尚。如今,蘋果的大部分iPhone都由富士康製造。驅動這些設備的先進晶片則由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在台灣生產。此外,製造過程還需要用於音訊應用和相機的稀土元素。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的分析,蘋果在2024年的187家頂級供應商中,約有150家在中國設有工廠。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去年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對我們而言,沒有任何供應鏈比中國更重要。」

關稅威脅:幻想還是野心?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蘋果成功獲得了他對中國徵收關稅的豁免。但這一次,川普政府決定拿蘋果開刀,藉此鼓勵企業回美國生產。「數百萬人擰螺絲組裝iPhone的大軍,將會來到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稍早接受採訪時表示。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上週也重申:「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來製造半導體、晶片、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關鍵技術。」她補充說:「在總統的指示下,這些公司正努力儘快將其製造業務遷回美國。」

但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蘋果將組裝業務遷回美國的想法,簡直是「純粹的幻想」,蘋果公司學術顧問委員會前成員伊萊·弗里德曼(Eli Friedman)如此表示。他說,早在2013年他加入該委員會時,蘋果就已開始討論將供應鏈從中國分散出去,但美國從來都不是一個選項。弗里德曼補充說,在疫情爆發前,蘋果在這方面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但在中國嚴格的COVID-19封鎖措施影響了製造業產出後,蘋果「真的開始努力」。

「最重要的組裝新地點是越南和印度。但當然,蘋果的大部分組裝仍然在中國進行。」蘋果並未回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提問,但其網站顯示,其供應鏈遍布「數千家企業和50多個國家」。

前方的挑戰

任何對蘋果目前供應鏈現狀的改變,都將對中國造成巨大打擊。中國仍希望成為西方公司的製造業中心,這能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並讓中國在全球貿易中佔據關鍵優勢。「蘋果正處於美中緊張關係的十字路口,關稅凸顯了這種風險所帶來的代價,」供應鏈和運營顧問吉加爾·迪克西特(Jigar Dixit)表示。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中國沒有屈服於川普的威脅,而是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25%的關稅作為報復。中國還對一系列關鍵稀土礦物和磁鐵實施出口管制,給美國帶來打擊。毫無疑問,美國對中國其他產業徵收的關稅仍然會造成傷害。而且,受到更高關稅威脅的不僅僅是北京。川普已明確表示,他將針對參與中國供應鏈的國家。例如,蘋果已將AirPods的生產轉移到越南,但越南正面臨46%的關稅,所幸川普暫緩了90天,因此在亞洲其他地區轉移生產並非易事。弗里德曼表示:「所有可以容納擁有成千上萬工人的大型富士康組裝廠的地方都在亞洲,而所有這些國家都面臨更高的關稅。」

那麼,蘋果現在該怎麼辦?蘋果正與中國企業展開激烈競爭,因為中國政府正大力推動先進技術製造業的發展,與美國展開競爭。林雪萍表示,如今「蘋果已經培養了中國的電子製造能力,華為、小米、OPPO等公司可以重複利用蘋果成熟的供應鏈。」去年,蘋果失去了中國最大智慧型手機銷售商的地位,被華為和Vivo超越。由於經濟不景氣,中國人的消費意願不高。此外,由於ChatGPT在中國遭到封鎖,蘋果也難以在尋求人工智慧手機的買家中保持優勢。蘋果甚至在1月份罕見地對iPhone進行打折促銷,以提高銷量。

此外,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益收緊的控制下,蘋果不得不限制其設備上藍牙和AirDrop的使用,因為中國共產黨試圖審查人們分享的政治訊息。蘋果也挺過了一場針對科技業的打壓,阿里巴巴創始人、億萬富翁馬雲也受到波及。蘋果已宣布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3780億英鎊),儘管這可能不足以長期安撫川普政府。

鑒於川普政府多次轉彎,以及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意外的關稅措施出台,這可能會再次讓蘋果迴旋空間有限,時間更加緊迫。迪克西特表示,如果智慧型手機關稅再次出現,不會對蘋果造成重創,但無論如何,都會給無法迅速解除的供應鏈帶來「營運和政治壓力」。弗里德曼在提到上週對智慧型手機的豁免時表示:「顯然,眼前的危機已經有所緩解。但我真的不認為這意味著蘋果可以放鬆。」


蘋果的困境,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挑戰,更是全球供應鏈重塑的縮影。在美中關係日趨緊張的背景下,蘋果能否成功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找到新的出路?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而我們,將持續關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ter 全球經濟觀察
1會員
28內容數
全球商業經濟局勢變化很快,見一個部落格來記錄平日所看以及整理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28
眼看全球經濟被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攪得天翻地覆,各界都在密切關注這位非典型總統下一步會怎麼走。關稅大旗揮舞了幾週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究竟是川普準備軟化立場,還是另有盤算?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無數中小企業首當其衝,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BBC的報導指出,許多企業的對美訂單停擺,工廠被迫停產,數百萬美元的貨物堆積在倉庫中,進退兩難。
Thumbnail
2025/04/11
雖然政壇的消息總是讓人心驚膽跳,但科技產品的價格波動,可是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小確幸。最近,川普的關稅政策又讓蘋果迷們開始擔心,心愛的 iPhone 會不會因此貴到買不起?讓我們一起理性分析,看看這波關稅究竟會對 iPhone 造成多大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4/11
雖然政壇的消息總是讓人心驚膽跳,但科技產品的價格波動,可是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小確幸。最近,川普的關稅政策又讓蘋果迷們開始擔心,心愛的 iPhone 會不會因此貴到買不起?讓我們一起理性分析,看看這波關稅究竟會對 iPhone 造成多大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們透過《晶片戰爭》(Chris Miller,2023)與《決勝矽紀元》(黃欽勇,2024),解析華為與國際角力的關係。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與美國的矛盾,探討商業挑戰和戰略挑戰,以及晶片戰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華為的技術實力對於中國在半導體戰爭中的地位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們透過《晶片戰爭》(Chris Miller,2023)與《決勝矽紀元》(黃欽勇,2024),解析華為與國際角力的關係。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與美國的矛盾,探討商業挑戰和戰略挑戰,以及晶片戰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華為的技術實力對於中國在半導體戰爭中的地位有著重大影響。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蘋果APPLE,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蘋果APPLE,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這檔奇蹟般的科技股,最近股價表現乏善可陳,漲勢疲弱,😱落後大盤一大截。 🚗最近終止了電動車開發計畫,🚨又有壟斷罰單利空,雖然apple說不繳,但歐盟的權威很難撼動,最近做多的投資人,要仔細斟酌👓
Thumbnail
📱這檔奇蹟般的科技股,最近股價表現乏善可陳,漲勢疲弱,😱落後大盤一大截。 🚗最近終止了電動車開發計畫,🚨又有壟斷罰單利空,雖然apple說不繳,但歐盟的權威很難撼動,最近做多的投資人,要仔細斟酌👓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