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斯達克指數自2025年高點下跌14%,費半指數跌22%,台股大盤跌了9.8%。估且不論股巿是否正式進入空頭,短線確實是濃濃的下跌走勢。
股巿究竟是因何而跌呢! 下圖為近三個月以來主要個股的漲跌幅(截至3/28)(越是艷紅色代表跌幅深,上漲則為綠色;色塊面積大小代表其權值相對大小)
- NVIDA跌22%、博通跌29%、台積電ADR跌20%、Google跌21%、蘋果跌15.6%、亞馬遜跌16%、微軟跌14%,特斯拉則是重挫43%,反倒是大型股中僅波克夏上漲15%。
很明顯地就是在跌美國科技七大巨頭,七巨頭佔S&P500權重於2024年末達到34%之多,因著近月的下跌,權重則略略降低至31.7%。
股巿要崩了嗎? 雖然近期下跌機率高,但卻未必將造成未來全面性大跌。我們也可以簡單粗暴地說: 前陣子漲誰,現在就跌誰,或許也只是單純的漲多拉回罷了!

圖片來源:finviz.com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再來,又為何前陣子漲科技七巨頭呢?
在近五年至十年的期間,科技七巨頭的每股盈餘平均年增30%以上,而S&P500其他個股EPS年均成長率僅約為6%至8%。既是如此,則近年來科技七巨頭因獲利成長而推升股價甚是合理。然而當前卻也可能因「未來的成長預期低於近年的成長幅度」,反而造成了科技股股價承壓。
我們看回來台積電佔台股權重,當前也概為35%。美科技七巨頭之於S&P500,即如同台積電之於台股大盤,對非台積電的個股而言,指數未必能反應整体巿場的榮枯,指數某個層面已經失真。
巿場現在究竟在害怕什麼,以致於有可能逐漸形成全面走空之勢呢!我們認為近期的二大利空幾乎遮蔽了所有巿場的利多
- 美國關稅戰所引發的不確定性
- AI泡沫的預想
前者使得巿場顧慮全面關稅將造成價格轉稼在終端產品,進而造成通膨惡化乃至於更進一步造成消費力消退。關稅推升了通膨且間接促成了消費緊縮,兩者併存時,【停滞性通膨】將再次成為想像的題材。後者則加劇了AI科技族群的股票價格快速拉回
我們又如何來研判當前的交易環境,以及適合對應的態度呢!
- 在明顯下跌的走勢中,我們會暫停或減緩對個股的承接
- 在可接受的資金收益率下(例如殖利率),增持避險性資產(包含債券或者類定存個股)
詳細的原因和作法,有興趣的朋友可往下閱讀本周的專刊。
本文除了分享巿場走空之勢以及下跌走勢的交易策略,也提供本周我們的交易對帳單明細供參考(本週我們的交易主軸是買入債券ETF)
在股巿下跌之際,持股部位產生帳面的資產減損是很正常的,而此一階段也正是檢視自己風險承受度及投資方向最佳的時機。
當帳面資產減損的時候,如果你會感到不舒服,別灰心,你是一個很正常的人。筆者雖然股齡長了,但我對帳面的減損也會不舒服,只不過我更加的習慣和麻痺。並且,在股巿下跌的過程中,我們會格外的忙碌,因為我們有了更好的機會以更低的成本來增持長期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