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旅行,也經常自問,究竟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
長見識、見珍奇、湊熱鬧,還是單純只為舒心自在。倘若這是複選題,我大概會全選了。如果是你,你的答案又會是什麼呢?
位於米蘭東北方的貝爾加莫(Bergamo)是我目前居住的地方,由於旅居海外,頗有「生活即旅行」的氛圍。承上所言,也就是能夠天天長見識、經常見珍奇,時時湊熱鬧,以及隨時享受舒心自在。
根據2024年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貝爾加莫獲選為義大利最宜居的城市。儘管貝爾加莫的國際知名度,遠不及羅馬、威尼斯、米蘭等大城市,然而,良好的社會治安、豐富的人文底蘊,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著實讓貝爾加莫拔得頭籌。
細究義語Bergamo的字源,即是「山上的房屋」的意思。顧名思義,這是個從山上發展出來的城市。狹義的貝爾加莫市,指的就是——「上城(舊城)」(Città Alta)及「下城(新城)」(Città Bassa)。然而,廣義的貝爾加莫地區,除了貝爾加莫市之外,還包含了附近的幾個市鎮。
來到貝爾加莫,從車站走出來,一眼望過去,遠遠地就可以看見小山丘上緊密相連的房舍,那裏就是上城的所在地。然而,在登上上城之前,首先會經過下城,也就是貝爾加莫的市中心。
大約十幾分鐘的路程,沿途盡是各式各樣的商店及餐廳,偶爾也會遇到熱鬧的市集。繼續往前走,你會發現道路突然寬闊了起來,大道兩旁矗立著兩座氣勢恢宏的相似建築,此處就是所謂的新門(Porta Nuova),也就是舊時貝爾加莫的邊境檢查站,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大致可以理解為「海關」的意思。儘管如今早已不具有當年的功能,但經過了這裡就等於是正式「進城」了。
擁有大型廣場、巨型建築是對新城的第一印象,主要是因為這個區域聚集了大型的金融、信託機構、著名的歌劇院,甚至是政府的行政及司法機構等等,都是屬於重量級的機構。同時,大道的兩側都是人來人往的行人徒步區,此處的餐廳、酒店、精品商店林立,不僅是來自各國遊客的好去處,更是在地民眾生活休閒的最愛之一。此外,各種定期或不定期的市場或集市也會在此處舉辦。因此,不論是平日或假日,總是人來人往,相當熱鬧。
貝爾加莫市的總面積只有四十平方公里,是座小而美的城市。簡單來說,位於山丘高地上,也就是在威尼斯城牆以內的區域,是為上城(舊城);反之,在威尼斯城牆之外,指的即是山下的金融、商業區,也就是下城(新城)。為了方便來自各地的旅客,由來已久的纜車,始終扮演著連接上、下城的重要角色。然而,就我個人的意見來說,強烈建議可以搭乘纜車上山,但一定要走路下山,如此才不至於錯過最美好的風景。
來到上城,所要看的就是歷史陳跡之美。貝爾加莫是從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古城。回溯到中世紀的義大利,並非處於一統的狀態,而是由數個政治實體分而治之。當時,貝爾加莫是隸屬於威尼斯共和國。為了鞏固國防,富有的威尼斯共和國致力於修建城牆。
自西元1561年起,開始在山丘高地建造「威尼斯城牆」,巍峨延綿長達六公里之遙。儘管這些防禦工事是為了國防而興建,幸運的是,最終還是備而不用,數百年來,從未遭受過戰爭的摧殘,時至今日依然完好如初,如今更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其中,威尼斯城牆更於201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沿著「威尼斯城牆」散步,遠眺山下的景色,很是舒心。天氣好時,甚至可以看見遠在四十公里外的米蘭地標式建築。
另外,在「上城」的另一端,擁有更早歷史軌跡的聖維吉利奧(San Vigilio)城堡,由於當地具有高度的戰略優勢,早在中古世紀即已興建碉堡並安置大砲,嚴謹防禦工事,頗有恢弘氣魄,相當值得一遊。
就旅行的氛圍著眼,優游在舊城裡,穿梭在丘陵坡地間,腳下踩的是古老的石頭路,眼裡中看的是中古世紀風格的教堂及建築物,僅僅在上城著名的地標,也就是位於老廣場的康塔里尼噴泉(Fontana Contarini)周圍,可以看見保有羅馬希臘式風格的聖母聖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具有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的貝爾加莫大教堂(Cattedrale di bergamo),以及科萊奧尼禮拜堂(Cappella Colleoni)等等。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在上城,即便是如今仍在使用的市民圖書館——安傑洛·麥市民圖書館(Biblioteca Civica Angelo Mai),也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滿滿的歷史、宗教及藝術的看點,絕對讓人感到不虛此行。
「上城」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其精彩之處,就如同一顆溫潤多彩的明珠,鑲嵌在義大利北部的山丘高地。而在「下城」的市中心,所能感受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現代休閒氣氛。一派輕鬆的購物閒逛,喝一杯香醇的濃縮咖啡,來一客美味的義式冰淇淋,或是享受一頓浪漫的晚餐……都能成為快樂的回憶。
貝爾加莫的上城、下城大不同,舉凡歷史、宗教、藝術、美食等,都值得一一細究,煩請靜待下回與您分享更多細節。(待續)
◇◇◇義生活.陳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