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年金滿65歲可以領多少?3分鐘搞懂你的退休金怎麼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國民年金65歲能領多少?
每個月繳的錢划不划算?
欠費會不會領不到?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一頭霧水,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國民年金的算法確實有點複雜,但只要抓住幾個關鍵數字,就能輕鬆算出未來能領多少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搞懂國民年金的規則,讓你不再擔心退休金不夠用!不過你知道嗎?除了金額,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會影響你能領多少……




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給付的計算方式:領多少?怎麼算?

你知道嗎?65歲時,國民年金每個月至少能領4,049元!但這筆錢是怎麼算的?為什麼有人領得多、有人領得少?其實,這跟「A式」和「B式」兩種算法有關。今天我們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搞懂這些數字背後的秘密!​


A式計算公式解析

A式的算法是這樣:(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0.65%)+ 加計金額

舉個例子,假設你的月投保金額是19,761元(自112年1月起的標準),保險年資10年,A式的計算就是:(19,761 × 10 × 0.65%)+ 4,049 = 5,462元


這裡的「加計金額」是政府給的基本保障,113年起調高到4,049元,所以就算年資很短,每個月至少也能領到這個數字! ​


B式計算公式解析

B式的算法更簡單:月投保金額 × 保險年資 × 1.3%

同樣用上面的例子來算:19,761 × 10 × 1.3% = 2,569元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B式算出來比A式少?」沒錯,這就是為什麼多數人會選A式!但別急,B式也有它的優勢——如果你的年資很長,B式反而更划算。


年資越久領越多

假設你的保險年資有40年,用B式來算:

19,761 × 40 × 1.3% = 10,275元

這時候B式就比A式的9,211元更划算了!所以,年資越長,領的錢越多,這也是為什麼政府鼓勵大家按時繳保費,累積年資。


不過,到底該選A式還是B式?這不是你自己決定的,勞保局會幫你「擇優」發給。但要注意,如果你有欠繳保費或領其他社會福利津貼,可能就沒辦法選A式了……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開始好奇:「那如果我欠繳保費,會怎麼樣?」別急,我們下一段就來聊聊請領資格的細節!




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的請領資格與注意事項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65歲後能領國民年金,有些人卻不行?其實,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不是「年紀到了就有」,還得符合一些條件!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隱藏規則」,讓你提前準備,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請領資格解析

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年滿65歲」,這點大家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還得「曾經繳過國民年金保費」才行!


也就是說,如果你從來沒繳過保費,就算年紀到了也領不到這筆錢。不過別擔心,只要繳過1天保費,就符合資格,只是領的金額會因年資長短而不同。


另外,國民年金還有一個「排他條款」:如果你正在領其他社會保險的老年給付(比如勞保老年給付),仍可請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但給付方式將以B式計算。 ​


至於領取其他社會福利津貼(如低收入戶補助)者,仍可請領國民年金老年年金,但同樣僅能以B式計算。


欠繳保費影響

如果你曾經欠繳保費,會不會影響請領資格?答案是「不一定」!國民年金有「補繳機制」,只要在10年內補繳欠費,就不會影響你的權益。但如果拖太久沒補繳,這些欠費的月份就不會被計入年資,等於「白繳了」。


舉個例子:假設你欠繳了2年的保費,後來補繳了1年,那麼只有補繳的這1年會算進年資,另外1年就「蒸發」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你欠繳保費超過10年,這些欠費的月份不僅不計年資,還可能被追繳!所以,如果有欠費的情況,最好趁早處理,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其他津貼衝突

有些人可能會問:「我已經在領身心障礙津貼了,還能領國民年金嗎?」答案是「看情況」!國民年金的身心障礙年金和政府的其他身心障礙津貼是可以同時領取的,但老年年金就不行。這部分的規則比較複雜,建議直接向勞保局或專業顧問確認,避免因為誤解而損失權益。


另外,如果你領取的是「敬老津貼」或「老農津貼」,這些和國民年金老年年金是衝突的,必須擇一領取。不過,國民年金的給付金額通常比較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改領國民年金。


最後的小提醒

看完這些規則,你是不是覺得「原來領國民年金還有這麼多眉角」?其實,這些細節都是為了讓制度更公平,避免資源被重複領取。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提前規劃,別等到退休才發現自己不符合資格!


說到規劃,你有沒有想過,國民年金提供的保障可能不夠應付未來的退休生活?下一段我們會聊聊國民年金的其他給付類型,看看它還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保障!




國民年金的其他給付類型與保障

你知道嗎?國民年金不只是讓你老了有錢領,它還能在你人生的重要時刻提供額外保障!不管是迎接新生命、面對親人離世,還是遭遇身心障礙的挑戰,國民年金都有相應的給付項目,讓你在這些時刻多一份安心。


今天就來看看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的「隱藏福利」吧!


生育給付詳解

生小孩是人生大事,但你知道國民年金也能幫你減輕經濟負擔嗎?只要你是國民年金的被保險人,在生育時就能申請「生育給付」。


這筆錢的金額是固定的,目前是每個孩子給付2個月的基本保障金額(112年起每月至少19,761元,所以生一個小孩可以領到約39,522元)。雖然金額不算驚人,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這筆錢多少能補貼尿布、奶粉的開銷,讓養小孩的壓力小一點。


喪葬給付說明

面對親人離世,除了心情上的沉重,喪葬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國民年金的「喪葬給付」就是為了減輕家屬的負擔而設計的。如果被保險人不幸過世,家屬可以申請這筆給付,金額同樣是固定的,目前是給付5個月的基礎保障金額


雖然無法完全覆蓋所有費用,但至少能讓家屬在悲傷之餘,不用為了錢的事情太過煩惱。


身心障礙年金介紹

人生難免會遇到意外或疾病,導致身心障礙的情況。國民年金的「身心障礙年金」就是為了保障這些朋友的生活而設立的。只要被保險人因傷病導致身心障礙,且符合一定條件,就能按月領取年金。


金額的計算方式類似老年年金,會根據年資和投保金額來決定,但至少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這筆錢雖然無法讓你大富大貴,但至少能讓你在面對困境時,多一份穩定的支持。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覺得國民年金比想像中更貼心呢?它不僅是退休後的保障,更是在人生各個階段都能提供幫助的安全網。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單靠國民年金,真的能讓你過上理想的退休生活嗎?




國民年金不夠用?香港儲蓄險幫你打造退休金雙引擎


通膨吃掉退休金?

你有沒有想過,每個月領的國民年金老年年金,真的夠用嗎?假設你65歲開始領,每個月4,049元(113年起),一年下來不到5萬塊。


但現在的物價漲得這麼快,光是買個便當都比以前貴好多,這筆錢真的能讓你過上舒適的退休生活嗎?更別說如果還有其他開銷,像是醫療、旅遊,甚至是幫孫子買個小禮物,錢一下子就花光了。


通膨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偷偷把你的退休金一點一點吃掉,等到發現時,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穩定增值有妙招

那該怎麼辦?難道只能把錢放銀行定存,眼睜睜看著利息追不上通膨嗎?或是冒險去買股票,每天提心吊膽怕虧錢?其實,你可以有更聰明的選擇——香港儲蓄險。


它就像是你的退休金「雙引擎」,一邊有國民年金提供基本保障,另一邊則讓你的錢穩穩增值。香港儲蓄險的長期回報接近股票,但風險卻比股票低很多,甚至比定存更安全。你不用每天盯著股市看,也不用擔心市場波動,只要把錢放進去,時間會幫你慢慢累積財富。


而且,它的設計靈活,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資金運用,比如說需要一筆錢時,可以部分提領,完全不用擔心被綁死。


靈活規劃不求人

很多人會問:「那我現在開始規劃還來得及嗎?」當然來得及!退休規劃就像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香港儲蓄險的門檻不高,適合30到50歲的上班族,尤其是那些投資風格偏保守、不想花太多心力管理的人。


你可以從小額開始,慢慢累積,讓複利效果發揮作用。而且,它不像股票需要專業知識,也不像房地產需要大筆資金,只要找到適合的計劃,就能輕鬆上手。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我們一起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退休規劃方案!




別讓退休金被通膨吃掉!聰明規劃從現在開始

看完前面幾段,你是不是也發現國民年金雖然是個不錯的基礎保障,但光靠它可能真的不夠用?


想想看,現在一個排骨便當都要破百了,未來退休後每個月幾千塊的國民年金,真的能讓你過上理想的退休生活嗎?更別說如果遇到緊急醫療需求,或是想偶爾出國玩一趟,錢從哪裡來?


其實退休規劃就像蓋房子,國民年金是地基,但想要住得舒服,還得往上加蓋其他樓層。香港儲蓄險就是那個能幫你把房子蓋得更穩、更高的好幫手。它的特色是「不用天天盯盤也能穩穩賺」,長期回報接近股票,但風險又比定存還低,特別適合不想操心市場波動的上班族。


你可能會想:「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晚?」放心,理財永遠不嫌晚!就像種樹一樣,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與其把錢放銀行被通膨吃掉,不如讓專業的儲蓄險計畫幫你的錢長大。


👉 加入港保一哥Line社群討論,讓我們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退休加薪方案!


avatar-img
1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港保一哥來幫你 的其他內容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買了ETF,結果賺不到錢還虧錢?別人投資ETF穩穩賺,你卻老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更慘的是,股市大跌時被迫賣股換現金,賠得更慘!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就藏在「為什麼不要買ETF」的背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麼避開這些坑,找到真正適合你的ETF。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投資理財#投資
Visa金融卡 vs. 信用卡 你是不是每次結帳都在糾結要刷Visa金融卡還是信用卡?出國玩的時候,是不是被Visa金融卡的手續費搞到頭痛?甚至連自助加油都被圈存機制弄得一頭霧水?別擔心,這些問題我們都懂!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幫你一次搞懂Visa金融卡和信用卡的5個關鍵差異,讓你以後選卡不再猶豫!
含 AI 應用內容
#金融卡#信用卡#理財
報稅時間快到了,到底該怎麼開始? 線上報稅和人工報稅哪個比較適合我? 有哪些扣除額可以幫我省錢? 別擔心!這篇「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就是為了解決你的困擾。不管你是第一次報稅還是小資族,只要花5分鐘看完這篇,就能輕鬆掌握報稅流程、節稅技巧,甚至學會最方便的繳稅方式。
含 AI 應用內容
#報稅#所得稅#繳稅
國民年金不繳會影響勞保嗎? 國民年金到底該不該繳? 繳了以後能領多少?划算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大家最在意的問題,幫你解開疑惑,不再為「該不該繳」煩惱。
你的ETF選對了嗎?小心賺了配息卻賠了本金! 你是不是也常聽朋友說「買ETF穩賺不賠」,但自己卻不知道從哪一檔開始? 台灣前十大ETF種類多到眼花,哪一檔配息最穩? 高股息ETF真的比市值型ETF更適合長期投資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麼避開這些坑,找到真正適合你的ETF。
含 AI 應用內容
#ETF#高股息#投資
辦信用卡前,這3個問題你搞懂了嗎? 「辦信用卡要帶什麼文件?」、「沒有固定收入還能申請嗎?」、「財力證明到底怎麼準備最簡單?」如果你也被這些問題搞到頭大,別緊張,這篇就是你的救星!無論你是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還是學生,這篇文章都會告訴你最實用的準備技巧。
含 AI 應用內容
#信用卡#銀行#ETF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買了ETF,結果賺不到錢還虧錢?別人投資ETF穩穩賺,你卻老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更慘的是,股市大跌時被迫賣股換現金,賠得更慘!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就藏在「為什麼不要買ETF」的背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麼避開這些坑,找到真正適合你的ETF。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投資理財#投資
Visa金融卡 vs. 信用卡 你是不是每次結帳都在糾結要刷Visa金融卡還是信用卡?出國玩的時候,是不是被Visa金融卡的手續費搞到頭痛?甚至連自助加油都被圈存機制弄得一頭霧水?別擔心,這些問題我們都懂!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幫你一次搞懂Visa金融卡和信用卡的5個關鍵差異,讓你以後選卡不再猶豫!
含 AI 應用內容
#金融卡#信用卡#理財
報稅時間快到了,到底該怎麼開始? 線上報稅和人工報稅哪個比較適合我? 有哪些扣除額可以幫我省錢? 別擔心!這篇「2025所得稅申報教學」就是為了解決你的困擾。不管你是第一次報稅還是小資族,只要花5分鐘看完這篇,就能輕鬆掌握報稅流程、節稅技巧,甚至學會最方便的繳稅方式。
含 AI 應用內容
#報稅#所得稅#繳稅
國民年金不繳會影響勞保嗎? 國民年金到底該不該繳? 繳了以後能領多少?划算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大家最在意的問題,幫你解開疑惑,不再為「該不該繳」煩惱。
你的ETF選對了嗎?小心賺了配息卻賠了本金! 你是不是也常聽朋友說「買ETF穩賺不賠」,但自己卻不知道從哪一檔開始? 台灣前十大ETF種類多到眼花,哪一檔配息最穩? 高股息ETF真的比市值型ETF更適合長期投資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怎麼避開這些坑,找到真正適合你的ETF。
含 AI 應用內容
#ETF#高股息#投資
辦信用卡前,這3個問題你搞懂了嗎? 「辦信用卡要帶什麼文件?」、「沒有固定收入還能申請嗎?」、「財力證明到底怎麼準備最簡單?」如果你也被這些問題搞到頭大,別緊張,這篇就是你的救星!無論你是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還是學生,這篇文章都會告訴你最實用的準備技巧。
含 AI 應用內容
#信用卡#銀行#ETF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src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應該是我小時候的一首詩詞,剛好符合我想表達的一個思維主題,從2025年的3月開始,我確實也做出了一些投資思維的改變,因為我有一些資本額了,我覺得如果持續抱著持續買進的心態,累積的財富可能不會比較快,所以~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一個小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上篇說目前我的勞退帳戶餘額是184萬,7年後我滿60歲是選擇一次領還是月領呢?   來計算這2種方式領的差異,先確認請領條件: 年資滿15年以上者,得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未滿15年者,應請領一次退休金。所以年資15年以上才能選擇一次領或月領,15年以下就只能一次領。
Thumbnail
政府提供了三種退休金規劃為勞工提供保障,分別為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又稱勞保年金)屬於社會保險之一,在職勞工只要依規定繳交保險費,離職退保且符合請領條件時,便可提出申請。 依規定,投保年資未滿15年者,只能選擇一次提領,投保年資滿15年,或
資格 勞工年滿 60 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未滿 15 年 年資計算 年資合計每滿 1 年,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 1 個月,超過 60 歲以後的年資,最多以 5 年計 給付金額 = 平均月投保薪資 x 年資 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 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 範例
Thumbnail
請領國民年金老年給付前,建議您先確認這些事項,以免勞保局審核通過後幾乎沒辦法修正,影響老年經濟保障:
Thumbnail
老年年金 特點 保越久領越多,年資計算無上限 終身領取 會隨 CPI 調整來抗通膨 → 依 CPI 做老年年金調整 資格 勞工年滿 60 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 15 年 法定請領年齡 計算 平均月投保薪資 = 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 b 式 = 平均月
摘要 假設某人法定請領年齡65歲、可活到 85歲,月領2萬元,正常領、總計可領480萬元(2萬元x 12月x〔85-65歲〕)。 若提早從60歲開始領,每月打折領1.6萬元(2萬元x 0.8),總計領480萬元(1.6萬元x 12月x〔85-60歲〕) 若70歲起才領,每月領2
Thumbnail
這一篇我們不討論一次領與月月領到底哪種好?這篇的內容是給想一次領的朋友看,一次領可不可以跟月領一樣多,甚至於更多? 我們不但要證明且提供一些選擇標的,讓你老年退休生活,可以過得安穩舒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上篇說目前我的勞退帳戶餘額是184萬,7年後我滿60歲是選擇一次領還是月領呢?   來計算這2種方式領的差異,先確認請領條件: 年資滿15年以上者,得選擇請領月退休金或一次退休金,提繳退休金年資未滿15年者,應請領一次退休金。所以年資15年以上才能選擇一次領或月領,15年以下就只能一次領。
Thumbnail
政府提供了三種退休金規劃為勞工提供保障,分別為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又稱勞保年金)屬於社會保險之一,在職勞工只要依規定繳交保險費,離職退保且符合請領條件時,便可提出申請。 依規定,投保年資未滿15年者,只能選擇一次提領,投保年資滿15年,或
資格 勞工年滿 60 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未滿 15 年 年資計算 年資合計每滿 1 年,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 1 個月,超過 60 歲以後的年資,最多以 5 年計 給付金額 = 平均月投保薪資 x 年資 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 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 範例
Thumbnail
請領國民年金老年給付前,建議您先確認這些事項,以免勞保局審核通過後幾乎沒辦法修正,影響老年經濟保障:
Thumbnail
老年年金 特點 保越久領越多,年資計算無上限 終身領取 會隨 CPI 調整來抗通膨 → 依 CPI 做老年年金調整 資格 勞工年滿 60 歲,且保險年資合計滿 15 年 法定請領年齡 計算 平均月投保薪資 = 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 b 式 = 平均月
摘要 假設某人法定請領年齡65歲、可活到 85歲,月領2萬元,正常領、總計可領480萬元(2萬元x 12月x〔85-65歲〕)。 若提早從60歲開始領,每月打折領1.6萬元(2萬元x 0.8),總計領480萬元(1.6萬元x 12月x〔85-60歲〕) 若70歲起才領,每月領2
Thumbnail
這一篇我們不討論一次領與月月領到底哪種好?這篇的內容是給想一次領的朋友看,一次領可不可以跟月領一樣多,甚至於更多? 我們不但要證明且提供一些選擇標的,讓你老年退休生活,可以過得安穩舒